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查,许多中国近代史论著对英国侵占九龙的记载,均作依《中英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为英领地”(如,《中国近代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189页,《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8页,《中国近代史新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10页,等等),实不确切。  相似文献   

2.
大约十五、六年以前 ,我正通览近代几位大学问家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刘师培等的著作 ,偶然在图书馆发现日本学者高田淳所撰《章炳麟·章士钊·鲁迅》一书 (东京龙溪书舍 ,1974年第一版 ) ,我的眼睛为之一亮 ,三个中国近代史上显赫的名字 ,或是情谊笃厚的师生 ,或是壁垒分明的论敌 ,并列一起以为书名 ,顿觉寓意颇深 ,随即借来参阅。以我其时有限的日文水准 ,通读以后也油然产生一种亲切新鲜之感 ,其评析人物的视角、展开思路的方法、陈述理念的风格、对待研究对象的态度 ,皆有其独特之处。那时刘国平先生正在研究鲁迅的早期思想 ,对于高…  相似文献   

3.
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成功尝试──读《理想·历史·现实──毛泽东与中国农村经济之变革》陈荣华最近,有幸拜读了温锐先生的《理想·历史·现实──毛泽东与中国农村经济之变革》一书。据我所知,这是温锐先生对中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进行探索的又一学术成果。读来引...  相似文献   

4.
阅读·感悟·收藏──《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价值浅评廖广洲1997年7月1日,是一个令亿万炎黄子孙魂牵梦绕的日子,东方的明珠──香港将回到伟大祖国的怀抱。在这一天即将来临之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一书。该书已作为百部爱...  相似文献   

5.
怎样正确认识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游记》,特别是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这对“马可·波罗学”来说已是当务之急了。目前学术界“肯定论者”所提出的“确凿证据”充其量只可作为一种间接材料。靠一二条间接材料加上逻辑上的“猜想”,在理论上是无法让人信服的 ,这也是中国学者疲于应付“怀疑论”者论战的根本原因 ;而“怀疑论”者对马可·波罗的某些苛求 ,在逻辑上讲确实是站不住脚的。解决马可·波罗问题的关键 ,是不能只躺在《马可·波罗游记》上去研究所谓的“马可·波罗学”。其实 ,“马可·波罗”这个名字不一定是指某个特定的人 ,而是指当时的一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开拓者。“马可·波罗”就是他们的代名词 ,《马可·波罗游记》就是他们当时历险经历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爱国·述变·求真——《吕著中国近代史》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思勉先生(1884-1957年)是与陈寅恪、陈垣、钱穆并称的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四大家之一。他学殖宏富,知识渊雅,在一生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治学生涯中,除了著力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外,还十分重视对中国近代史的探索。吕先生生前曾出版过《国耻小史》等多种近代史论作,并撰有《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中国近代百年史概说》、《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等未刊讲稿。这几种未刊讲稿连同商务印书馆旧刊《日俄战争》,计五种,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合编为《吕著中国近代史》于1997年9月出版印行。这部书32万字,内容详实,富有特色,堪称是一部爱国、述变、求真的近代史佳作。  相似文献   

7.
一项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读《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卷》萧灼基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海成研究员等同志任主编的《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是环渤海经济圈大型系列丛书系之一。该系列丛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韩国国...  相似文献   

8.
怎样正确认识和看待马可·波罗与他的故事《马可·波罗游记》 ,特别是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这对“马可·波罗学”来说已是当务之急了。解决马可·波罗问题的关键 ,是不能只躺在《马可·波罗游记》上去研究所谓的“马可·波罗学”。其实“马可·波罗”这个名字不一定是指某个特定的人 ,而是指当时的一批东西交通的开拓者。“马可·波罗”就是他们的代名词 ,《马可·波罗游记》就是他们当时历险经历的总结  相似文献   

9.
自由·美·人生──庄子的“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美·人生──庄子的“道”路王剑峰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国哲学之中心部分是人生论,人生论之中心部分是人生理想论”。庄子哲学被称为道家哲学,虽然从表面上看,完全是一种以“道”为核心的宇宙本体论,但实际上也内涵着人生理想论。《庄子》...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历史小说创作开始摆脱史传文学和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规范的束缚,以全新的姿态走进二十世纪,从而显现出鲜明的“现代性”特征。本文拟从鲁迅的历史观入手,探讨《故事新编》的“现代性”。一、怀疑主义的历史观在历史观上,鲁迅持深刻的怀疑主义。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中将中国的历史概括为“瞒和骗”的历史。他认为,中国的正史“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华盖集·忽然想到》)。他曾这样说:“中国学问,待重新整理者太多,即如历史,就该…  相似文献   

11.
关于阿瑟·密勒,《美国最优秀剧选》的编者约翰·加斯纳认为是和田纳西·威廉士并驾齐驱的剧作家。剧评家理·瓦特则认为,他们俩加上威廉·英兹,是继龙金·奥尼尔以后的三位严肃剧大师,无疑会在世界剧作家的光荣榜上永远留名。这是五十年代的评价。到了六十年代末,另一个《剧选》编者巴恩斯沙为他的《代价》仍是该年代最优秀剧之一,但他的成就将无法驾乎爱德华·阿尔比之上,在某个意义上其历史地位可能还比不上尼·西门。  相似文献   

12.
洪秀全、曾国藩功过片论———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的一个论点曹念明有关太平天国运动中洪秀全、曾国藩的功过是非,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六册的《自序》中对这个问题作了概括的论述:“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所要学习而搬到...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的礼书中,《仪礼》一书历来号称难读。而《仪礼》中的《丧服》篇则因其内容深奥和蕴涵丰富而备受历代礼学大师们的重视,然而一般学者则把《仪礼·丧服》研究视为畏途。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的师兄于永玉曾把《仪礼·丧服》作为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论文答辩时,以博闻强记蜚声学界的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陈连庆教授被聘为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委员。陈连庆先生在答辩会上乃至答辩会后不止一次地说:“把《仪礼·丧服》作为研究对象很不简单,只有金老的学生敢写这样的题目。因为这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深厚的功底,一般人这样的题目…  相似文献   

14.
一、《邶风·柏舟》是“以男女喻君臣”的作品 在整部《诗经》中,《邶风·柏舟》是一首很奇特的名篇,它以浓烈的感情抒发和独特的艺术手段光耀着中国古代的诗坛。但对于此诗的题旨,却历来争论颇多,张树波先生《国风集说》就归纳出十种说法。概括合并一下,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类:一、《毛诗序》以为是卫顷公时仁人不遇之作,清人姚际恒,今人陈子展、高亨等遵从序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纪美国卓越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1876年、1884年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塑造了汤姆·索亚和另一个儿童哈克贝利·费恩的形象。在本文中,我想对马克·吐温的这两个儿童形象作一点初浅的分析。(一)一开始,汤姆就带着满嘴果酱出现在读者面前。接踵而来的是汤姆的一系列顽皮行为:他逃学并去游泳和城里的孩子打架;在主日学校里捣蛋……然而汤姆的这些行动却赢  相似文献   

16.
《唐·新罗·日本政治制度比较研究》一书中对“突厥”、“琉球”、新罗统一“三国”、唐太宗征高句丽的战争胜利与失败、新罗与中国的交往、百济两个国王的名字等问题的认识与提法值得再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试议《战争·男人·女人》所传达的审美信息杨梦菲孟嘉《战争·男人·女人》(依据《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缩写,见《文学报》“文学大众”专栏第866期)情节曲折,内容独特,不读则已,一旦读了就会牵动每个读者的心!从创作上看,这篇作品是以人物为线,形成...  相似文献   

18.
最近,读到经济学家苏星的又一本经济文集:《计划·市场·价格》(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深感得益非浅。收入此书的是作者在1978—1982年期间所写的十三篇论文。这些文章从不同的侧面,集中地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个当前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正> 出现于西汉的《毛诗·大序》,是儒家《诗》论发展史上继孟子、荀子而后的一篇经典性文宇.它在中国古代诗论史上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这是古文论界所公认的.然而,关于它本身的理论价值,古文论界的意见并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代表着否定的一方,郭先生认为:“《毛诗·大序》一篇对后世的文学批评虽有相当大的影响,但是也不出儒家论诗的意见.没有什么新义.”持肯定意见者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20.
《环境·生存·发展——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比较》是一部对中外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进行比较研究的著作,它从一个新的视角丰富了社会科学学和社会科学管理研究的内容。 社会科学实践、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一组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