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通解]女媭:王逸《章句》注说:“女媭(X(?))、屈原姊也.”许慎《说文》:“媭,女字也.贾侍中(逵)说,楚人谓姊为媭.”可从.按《诗经正义》引《周易》郑玄注:“屈原之妹名女媭.”周拱辰《离骚拾细》说:“媭,乃女巫之称.”汪瑗《楚辞集解》说:“媭者,贱妾之称.”陈远新《屈子说志》说:媭,侍女也.”郭沫若《屈原赋今译》译女媭为“女伴.”以上诸说皆可参考,而可疑.首先应肯定《离骚》是  相似文献   

2.
郭在贻师《楚辞解诂续》一文(刊中华书局《文史》第十四辑)谈到:《离骚》“索藑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脩而慕之”?其中“命灵氛为余占之”与“孰信脩而慕之”二句当为韵,而“占”、“慕”二字实不相叶,于是此二韵乃成为注家聚讼之点。文中特征引了各家主要说法,并提出了自己的新解。  相似文献   

3.
我所说的屈赋中的错简,是指《离骚》与《招魂》间的串简。屈原《离骚》自述身世说: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日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弗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这段话中的“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  相似文献   

4.
《孙子》有这样两个句段: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重点号引者加)——《孙子·计》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虚实》  相似文献   

5.
关于老子哲学的性质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有争论。虽然问题的探讨越来越深,越来越广,但原则分歧始终未能解决。 在给老子哲学定性时,人们涉及了多方面的问题。其中主要的是,老子的“道”究竟是“有”还是“无”?“有”和“无”的含义究竟是什么? 断定老子是唯物论者的同志认为:“道”是“有”。其主要根据是,《老子》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由此得出“道”是物质的结论。断定老子是唯心论者的同志认为:“道”是“无”。  相似文献   

6.
原简威王问(一背) 齐威王问用兵孙子,曰:“两军相当,两将相望,皆坚而固,莫敢先举,为之奈何?”孙子合曰:“以轻卒尝之,贱而勇者将之,期于北,毋期于得。为之微阵以触其厕,是胃谓大得。”威王曰:“用众用寡,有道乎?”孙子曰:“有。”威王曰:“我强适(敌)弱,我众适(敌)寡,用之奈何?”孙子再拜曰:“明王之问!夫众且  相似文献   

7.
墨子提出“三表”作为衡量言论是非真假的标准。“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何于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何于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何于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以谓言有三表也。”这就是墨子的“三表”。  相似文献   

8.
屈原的伟大的自叙性抒情长诗《离骚》,是一篇优美的韵文。通篇音韵和谐铿锵。但是,内有一节(四句)失韵,必有讹误。古今学者对此,异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一节据通行本照录如下: “索躉茅以莛箐兮,命灵氛为余占之; 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脩而慕之。”  相似文献   

9.
关于“……之谓”式,至今说法尚不一致。本文专就“……之谓”式的作用及特点进行一些探讨,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并借此机会求教于王力先生和其他同志。(一) 翻开古书,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句式: 1.《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上》) 2.《书》曰:乃大明服,惟民其力懋,和而有疾。此之谓也。(《荀子·富国》) 3.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4.野语有之曰,闻道百,可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相似文献   

10.
<正> 先秦时期,楚人极为重视服饰之美.其服装丰富多彩,美妙绝伦;“楚冠”素为世人所重,独具特色,被称为“南冠”.《国语·鲁语下》说:“楚公子甚美”.韦昭注:“美,谓服饰之盛也”.《战国策·秦策五》姚宏释楚服为“盛服”.《左传·成公九年》记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杜预注说:“南冠、楚冠”,二者异称同指.  相似文献   

11.
《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王逸注,“纷,盛貌”,历代治《楚辞》者无异辞。王夫之变言之曰:“纷,不一之谓也”;姜亮夫先生《屈原赋校注》亦伸之曰:“纷,纷然美盛也”,实际上仍未脱旧说的樊篱。在屈赋与《九歌》中,纷字有三种用法:一是单独用于句首,如《离骚》:“纷独有此姱节”,《九歌》:“纷吾乘兮玄云”。二是与其他词组合而置于句首,以状事物,如《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九歌》: “纷总总兮九州”,此是与叠音词组合;《橘颂》:“绿叶素荣,纷其可喜”,此是与助词组合,与“温其如玉”(《小雅·小戎》)、“烂其盈门” (《大·韩奕》)同例,即“纷然”之意。三是置于句中,如《离骚》;“佩缤纷其繁饰兮,“凤皇纷其承旅”,《涉江》:“霰雪纷其无垠”,《九歌》:“五音纷兮繁会”,“流澌纷兮将下来”,此与第二种用法同,也是与同义词或助词(按:兮也是助词,可释为其、之等字。闻一多、郭绍虞俱有此说。)组合,以状事物。  相似文献   

12.
在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州衙大堂内的北墙壁上,镶嵌着一尊高116厘米、宽70厘米的石碑,碑文系楷书,字体端庄,遒劲有力。这是建于宋代的“文臣七条”碑。这尊碑上镌刻的七条是:一曰清心。谓平心待物,不为喜怒爱憎之所迁,则庶事自正。二曰奉公。谓公直洁己,则民自畏服。三曰修德。谓以德化人,不必专尚威猛。四曰责实。谓专求实效,勿竞虚誉。五曰明察。谓勤察民情,勿使赋役不均,刑罚不中。六曰劝课。谓劝谕下民勤于孝悌之行,农桑之务。七曰革弊。谓求民疾苦,而厘革之。据专家考证,这尊碑上的“文臣七条”,是宋徽宗钦定的…  相似文献   

13.
“县特”     
《魏风·伐檀》第二章:“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毛传:“兽三岁曰特。”此说自汉以来无异辞,其实未必确切。(清人陈奂谓传文当作“兽四岁曰特”,那关系不大,与本文讨论的问题无关。)  相似文献   

14.
《离骚》: 摄提真于孟阪兮, 惟庚寅吾以降。 皇霓橙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RlJ兮, 字余日灵均。是摄提星正指在正月啊,庚寅那天我生了下来。父亲看兑了我的生辰啊,踢抬我以美名。抬我取名正RlJ啊,抬我短号畔灵均。杭州大学学报六句文辞蝉联而下。屈原为什么“名曰正则”“字曰灵均”呢?这里靓他的父亲,一观察了他的生辰是:“摄提真于孟阪兮”而取的。那么“正HlJ”一辞,它和“摄提真于孟随兮”一斋,意义是有内在的遥辑关系的。可惜翘点,古今学者都还没有注意到的。王逸_《楚辞章句”云: 皇,皇考也;臂,脱也;攫,度也;初,始也。 …  相似文献   

15.
一、肇“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王逸注:“肇,始也,言父伯庸观我始生年时,度其日月,皆合天地之正中,故锡我以美善之名也。”(《楚辞章句》)后来注家多承其说,释“肇”为“始”义。又近人闻一多、陈直据刘向《九叹·离世篇》:“兆出名曰正则兮,卦发字曰灵均”语,谓“正则”、“灵均”之名字因卜兆而得,兆、肇音同通用,《离骚》之“肇”即《九叹》之“兆”(闻说详参《离骚解诂》,陈说详参《楚辞拾遗》)。  相似文献   

16.
关于“美”的定义问题,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而一直是个“理论之谜”。我们认为:美是真和善的自然和完满的体现。何以见得呢? (一) 我们不妨先对照一下古今中外一些有代表性的解说。在中国古代,道家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中和之美”的说法;孔子认为:“里仁为美”;墨子认为“务善则美”;孟子进而曰:“充实之谓美”;荀子则从反面论证:  相似文献   

17.
孔子认为自己的“道”是可以“一以贯之”的。并曾想把“一以贯之”的内容分别传授给子贡和曾子——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相似文献   

18.
《郑风·萚兮》:“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诗序谓此诗是刺郑昭公忽“君弱臣强,不倡而和也”。说是刺诗,没有任何历史根据,诗中也绝无内证。这使相信诗序的注释家们枉费了许多笔墨,单是对“叔  相似文献   

19.
贞观二年(628),唐太宗对右仆射封德彝曰:“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比来命卿举贤,未尝有所推荐。”对曰:“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太宗曰:“前代明工使人如器,皆取士于当时,不借才于异代。岂得梦傅说,逢吕尚,然后为政乎?且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 (《贞观政要》卷三《择官第七》)唐太宗强调的“使人如器”思想,  相似文献   

20.
典故屏风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白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