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张传国 《东方论坛》2013,(6):128-128
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将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党和国家的诸多举措,反映了我国已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长期战略性任务。陈东景教授等人在此背景下所著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评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研究增添了一个重要的新成果。就笔者所见,该研究成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课题组 《金陵瞭望》2006,(23):25-26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重要内容.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南京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战略。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南京如何建设这两型社会?课题组带此问题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3.
崔泽田、秦书生在科技与经济2007年4期发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技术生态化路径分析”一文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合理利用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技术生态化能够实现资源减量化、废物资源化、消费节约化,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行技术生态化需要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意识,大力推广生态技术,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生态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2006—2010年中国30个省市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绩效的动态评价,从全局和局域两个角度检验省域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空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0年中国30个省域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绩效均有所提高,但5年间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绩效综合得分排名变化不大,地区间发展差距仍较为显著,且各省域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绩效存在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通过空间滞后面板数据模型的建构及测算,发现省域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其影响下,中国省域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空间集聚态势的整体均衡性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5.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新时期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根本要靠法律保障。要完善法律法规,推动资源节约的法制化规范化;要加大执法力度,将资源节约落到实处;要加强法制宣传,使全体公民知法守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物元分析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物元分析法对资源节约型社会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节约程度分为高、较高、中、低等四个等级,通过确定经典域、节域、待评物元、指标权重以及关联函数对资源节约型社会进行综合分析,并以天津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它不仅可以对资源节约型社会进行综合评价,还可以划分资源节约型社会各层指标的节约等级,对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资源供给不足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集约配置资源,节约使用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形成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必须建立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统筹和协调经济"考核体系,从形成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主体、资源节约制度体制机制和资源节约型体系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予以推进和实施。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面对资源的有限性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任务.如何实现这一任务?笔者试从实现"两个美化"(美化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视角,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可行性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关系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国家安全,有利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资源节约型社会法律内涵的分析,指出了资源的范畴主要是指物质资源,核心在于自然资源.社会目的的实现,需要综合各种调整手段,法律手段是最根本的首要方式.文章通过对法律功能的理论分析,梳理了我国法制建设的现状,指出了影响法律功能实现的立法缺失,阐明了进行宏观的制度创新,需要构建静态和动态两种社会法律保障机制.以静态机制为基础,动静结合,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充分发挥法律功能的优势,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通过制定政策、健全机制、提供科技支持、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手段,动员全社会节约资源,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人口、资源  相似文献   

11.
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贵州当前的农业、工业等产业都具有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特征。因此,贵州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应当发展节约型的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积极的参与区域经济分工,避免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改进。发展循环经济能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生态效益,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应该在政府调控、制度支持、法律保障、技术支撑、生产消费、公众意识等各个层面积极进行试点和探索。分析辽宁省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成效,总结经验教训,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两型社会建设与新型产业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长株潭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建立起以"两型产业"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通过实施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相结合、优化城市群间产业布局等措施实现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产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出现了一系列影响我国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的制约因素,如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等,胡锦涛提出了“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以和谐理念为指导,走节约型经济发展道路,建立节约型社会。从和谐发展理念的相关问题出发,审视传统发展观,阐述和谐理念指导下的节约型经济发展路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高消耗、高污染等问题,建设"两型社会"势在必行。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在经济领域,信息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会计信息占了经济信息的70%,因此会计信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不容忽视。文章首先概述建设"两型社会"的内涵,其次讨论会计信息质量与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关系,最后从信息资源的角度讨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建设"两型社会"的作用,以及如何实现信息资源的"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经济发展工程中出现的资源短缺与生态失衡等问题,湖南提出了"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最大限度上将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共同所存在的矛盾加以缓解,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两型社会"建设过程的主体因素主要是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湖南"两型社会"的建设主要是对城市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立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方面,其所产生的影响包括三个层面:在宏观层面上,循环经济立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保障;在中观层面上,《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对现行立法产生了冲击,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有一定的重复和交叉,应进行相应的修改完善;在微观层面上,《循环经济促进法》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企业应抓住机遇,树立“生态理性经济人”的理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是:重视人际道德关系对改造自然的作用;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健全法制,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两型社会建设成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两型社会发展程度的评价要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综合发展和两型文化与制度建设),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具体指标的权重,构造评价两型社会发展水平的FUZZY梯形隶属函数,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株洲市2012年和2007年的建设成效进行评价,分析评价结果,给出未来株洲市两型社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关系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国家安全,对促进经济的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法律功能优势的解析,指出了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中法律功能优势在实现过程中的不足与缺失.阐明应进行制度创新,逐步完善节约型社会法律促进机制,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充分发挥法律的功能优势,以法治保障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以法治现代化推进法律功能优势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