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尼泊尔,这样一个面积仅有14万多平方公里的小国家里,却居住着36个不同民族的人民,这是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环境所造成的。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北方中国的藏族文化和南方的印度文化,这两大在世界上极具特色的文化,在喜玛拉雅山一带不断发生碰撞,产生出灿烂的尼泊尔文化火花,造就了风格各异的不同民族文化.在众多的尼泊尔民族中,有一个世界闻名的民族──夏尔巴人,他们以极善于攀登珠穆朗玛峰而受到人们的称赞。他们的聚居地主要在喜马拉雅山南侧的索卢昆布地区和首都加德满都附近,即在尼泊尔的北部和东部山区一带,有7…  相似文献   

2.
夏尔巴人是尼泊尔境内已经被人研究得相当深入的民族集团之一,其中居住在索卢——昆布(Solu—Khumbu)地区的大约有15000人。夏尔巴人现在生活在尼泊尔的政治辖区之内,在这个信仰印度教的王国中,他们在地理上地处边远,在宗教上尚未完全被同化。夏尔巴人今天所信奉的宗教是略带几分萨满教残余的大乘佛教,其中也杂有印度教的影响,特别是在比较靠南的地区内更是这样,但这是比较晚近时期才出现的情况。佛教主要是以“初译宁玛”的形式从北方传入该地区的,毫无疑问,在400百年前左右,当夏尔巴人的祖先穿过今天的尼泊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之间的政治边界时,佛教已经和苯教以及藏传佛教的其他思想派别互有影响。对于尼泊尔本身的宗教,至今  相似文献   

3.
尼泊尔西北部洛沃(木斯塘)地区属于藏文明辐射区,是藏文明向南传播、延伸的中间地带,也是南亚文明北传之重要通道。千百年来,洛沃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与中国西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间频繁的往来互动,留下诸多遗迹和遗物。从纵向的历史脉络来看,洛沃地区先后曾被阿里古格王国、拉达克王国、贡塘王国统治,同时又几度被亚孜王国、门宗朗王国所征服,其历史变迁极其曲折复杂。后随着廓尔喀崛起,西藏在洛沃地区的影响日益衰微,而尼泊尔逐渐加强了对洛沃的控制,到21世纪初,洛沃地区失去自治权利,完全成为尼泊尔的一个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4.
李益波 《世界民族》2007,2(3):35-44
印度东北地区位于南亚和东南亚的连接点,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该地区包括阿萨姆、那加兰、梅加拉亚、特里普拉、米佐拉姆、曼尼普尔6个邦以及所谓的“阿鲁纳查尔邦”。①按印度官方统计数据,该地区总面积为255037平方公里,占印度总面积的8%;人口为3741万,占印度总人口的3%。②该地区也是印度部族的主要聚居地区,大约有200个表列部族。③自印度独立以来,该地区的一些大部族为了从国家政治中心获得自治(成立单独的邦或独立建国)而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包括政治斗争、武装叛乱乃至恐怖主义活动等。这种分离主义运动与部族冲突、宗教矛盾交织在…  相似文献   

5.
董莉英 《中国藏学》2008,(1):218-222
本文通过回顾西藏地区自吐蕃时期以来与尼泊尔的交往,侧重分析了两者在清朝及至当代的经济贸易。指出尼泊尔在穿越喜马拉雅的垄断地位一直保持到19世纪80年代。其后直至近代,尼泊尔作为西藏地方与印度等国贸易的中介地位日渐衰落。西藏和平解放后,尤其是1956年《中尼协定》签订后,西藏地方与尼泊尔的贸易有序恢复并日益发展。  相似文献   

6.
处于人们注意中心的印度人类学我们应邀著文阐述南亚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状况,但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打算只谈印度的情况。就我们所知,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和孟加拉都没有把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些国家虽然也有一些人类学者,但他们基本上都不在研究人类学的机构里工作。斯里兰卡有几位著名的人类学家,但他们都在国外为别国服务。印度的情况则不然,一百多年以来,学术团体和非学术机构都承认人类学的重要性。在详细阐述现代印度的人类学的背景材  相似文献   

7.
印度民族性格是数千年来在特定的宗教文化氛围中熏陶出来的,其中构成印度民族主体的印度教徒的信仰与文化,在印度民族性格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印度教民族崇尚真理、宽容与非暴力、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个人主义、等级观念、淡漠历史、业报轮回和文化自豪与民族自尊等理念和观念,对整个印度民族性格的形成,以及印度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与外交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牛燕军 《西藏研究》2021,(1):157-162
西藏南亚大通道建设的提出,是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表现,为中国与南亚相关国家的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西藏南亚大通道建设沿线国家和地区民族复杂、宗教多元,也面临着诸多民族宗教领域问题的挑战。尼泊尔在西藏南亚大通道建设中的地位特殊,民族宗教因素影响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尼泊尔国内民族宗教因素的积极作用,助力西藏南亚大通道建设;另一方面,要有效应对和防范尼泊尔民族宗教问题给西藏南亚大通道建设在政治、经济和安全等领域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1998年圣诞节期间,有一百四十多名旅居哈萨克斯坦的波兰侨民回到波兰省亲。波兰电视台报道了他们到达华沙的情景。人们从荧屏上看到,一名老妇人在华沙一下飞机,就趴在机场停机坪上亲吻波兰土地。旅居独联体国家的波兰人知多少1997年波兰议会通过了《旅居国外的波兰侨民问题解决法》。人们对比匈牙利的做法纷纷指出:国土面积和人口都比波兰小得多的匈牙利,最近八九年来已使十万名旅居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前南斯拉夫的匈牙利侨民返回祖国,而波兰在这方面则相对落后,没有什么举措。这是因为旅居独联体国家的“有据可查”的波兰人八年前只有八…  相似文献   

10.
打开亚洲或南亚的地图,乍看起来,尼泊尔似乎是个不显眼的小国家,其实,它的面积相当于荷兰、比利时、丹麦和瑞士的总和。尼泊尔山川秀丽,喜马拉雅山横贯其中,素有“亚洲的瑞士”之称,尼泊尔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地,有“佛教圣地”之称,它是世界上久享盛名的旅游胜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王宏纬编著的《高山王国尼泊尔》是一部介绍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由于英国殖民主义势力在喜马拉雅地区的扩张,以及英俄竞争对这一区域产生的压力,引发喜马拉雅地区的政治、经济局势变动,导致西藏地方与尼泊尔的关系呈现出"希望、挑战与挫折并存"的状态。这一时期藏尼间的政治关系因边界争端、贸易纠纷等长期存在,时常表现出冲突与矛盾,而两者间原有的宗教、文化及民间社会的联系仍绵延不断,为双方关系的保持与调整提供了多维的渠道。文章利用西藏地方和尼泊尔两方面的史料,记述1918—1921年西藏协助尼泊尔修缮斯瓦扬布大佛塔等史事,力图呈现近代西藏地方与尼泊尔关系更加全面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12.
在尼泊尔的喜马拉雅高山谷地中,有保持着藏语言和文化的若干群体。尽管直到最近人们对他们还不甚了解,但他们已成为民族学家深入研究的对象。经过12年研究之后,我们不但能够确定这些生活在尼泊尔的人们的生活范围,而且也能说明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用地域分类法,考虑到大量内婚的不同地区,我们可以由西向东将他们区分为以下群体:胡姆拉、  相似文献   

13.
尼泊尔是中国西藏南缘的一个小国,因与中国西藏接壤,同处喜马拉雅山地区,地域的相近性使其具有了文化上的共性。因此,自古两地便有了频繁的来往。自7世纪时,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的赤尊公主为妃,并为其随行带人的释迦牟尼像在拉萨修建了大昭寺始,由于共同的信仰使尼泊尔与西藏在宗教方面的往来不断。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随着印度的崛起,一度弥漫于印度文化中的"大印度教主义"思潮,,期望通过对印度教与佛教关系的重新诠释,来建立印度佛教的文化影响力,以此作为"泛亚洲"的文化平台,这是一种基于宗教、种族、地缘以及国家崛起意识于一体的文化民族主义,它能否成为当代印度发展的驱动力或是新的障碍,是值得人们深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海湾地区最大的外来人群,印度劳工不仅为海湾国家的社会经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也促进了母国印度的发展。他们汇给印度数量可观的侨汇,降低了印度国内的失业率,拉动了印度对海湾国家的出口,减少了印度因从这些国家大量进口石油而产生的贸易赤字。有鉴于这些作用,印度十分关注这些劳工的生存状况,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印度,各种反动集团、政党和组织显得异常活跃。他们利用广大劳动群众对严重的社会经济状况不满和对由于种姓、“不可接触者”、宗教、民族(种族)、语言、部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而产生的各种歧视和特权的愤恨,挑拨种姓间、教族间冲突,煽起民族仇恨,千方百计鼓吹分立主义狂热情绪。在印度独立后不长的时期内,就曾由于某些宗教、种姓、地区、语言等方面的差别和矛盾经常发生群众抗议活动。五十年代,在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在审定印地语作为国语的决  相似文献   

17.
18世纪末,拉卜楞寺第二世嘉木样董·久美旺吾遵照第六世班禅华丹益西的法旨,依照后藏地区江仁钦宗的弥勒佛殿款式,在甘肃夏河县拉卜楞寺大经堂之西北隅亦修建将一座弥勒佛殿(俗称大金瓦寺,也叫寿禧寺)。同吋,聘请了数名尼泊尔国手艺高超的金属工匠,来铸造高达8  相似文献   

18.
赵萍 《西藏研究》2010,(1):24-30
尼泊尔与我国西藏在地缘、宗教、民族、文化以及经济等方面有极强的相关性。文章就古代尼泊尔与西藏在政治、经贸往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9.
蕃尼古道是从我国西藏拉萨通往尼泊尔、印度和中亚的重要干线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道自开通以来,一直是我国西藏和内地通往尼泊尔的干道,至清代形成了一张线路清晰、站点密布、主辅路交错的复杂路网。它不仅对西藏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对元以来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治理、国家的统一和汉藏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中国与尼泊尔、印度和南亚诸国的交流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新时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这条古道的进一步开发和建设,对于西藏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稳定,以及中国与南亚诸国的合作,必将产生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俭平  戴永红  王彦宏 《民族学刊》2020,11(1):60-65, 134-135
“跨界民族问题”作为国际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在南亚这个“世界民族博物馆”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印度作为与南亚大部分国家都接壤的地区大国,跨界民族问题不仅仅是“存在”,更是一个亟需加强内部治理的社会难题。与此同时,“跨界民族问题”对于印度的影响还有着积极与消极的两面性,跨界民族的存在既导致诸如边境管理、跨国犯罪以及非法移民的问题,又为印度提供了干涉周边国家内政的“借口”,进而有利于巩固其南亚大国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