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都学坛》2016,(5):14-18
汉代"少吏"指官僚群体中位居百石、斗食、佐史之秩的低级官吏。因受汉代用人之制、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变迁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西汉时期的少吏有一个从"文法之吏""儒化之吏"到"吏化之儒"的发展与演变过程。这一方面反映出对秦时以法吏为主之弊的渐进式调整,另一方面又可弥补不谙吏事、不达时宜的儒吏之弊,从而使汉代官吏形成儒法兼通的历史格局。此外,汉代社会还给予少吏晋身的通路与保障,使得众多少吏得以渐达官僚结构上层;而这类官吏的参政不仅可保证施政的正确性、针对性和可执行性,而且有利于规范社会秩序并有效治政。  相似文献   

2.
从人性的高度上揭示法家"以术治吏"的理论基础是本文的主要特点之一.与此同时,还详细论述了法家的"察奸之术"、"防奸之术"和"除奸之术"等,并且进一步对法家"以术治吏"的刚性管理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末期的"吏役"制,是该时期徭役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吏役"制的重要特征,是服役者通过官府给予的职务而赋予的徭役负担,故可称为"职役".清人俞正燮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唐长孺教授进一步论证了这个问题,认为"吏役"制确立于三国时期.但是,此制究竟是怎样逐步确立起来的,却因史料缺乏而无以知其详.通过嘉禾四年、五年<吏民田家莂>中"诸吏,,的状况与孙体永安元年十一月诏中"诸吏"的比较,可以探知"吏役"制从"吏役"制的初期形态到典型形态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对岳麓书院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的取材特色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其与当时的律令有着密切的关联,与同性质的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等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说明它们都是当时"学吏"制度的产物,其内容是"为吏"者必备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5.
"军吏"在先秦时仅指军队里的各级军官,起家途径以军功为主.两汉时,一方面将军从"军吏"中分离,校尉成了将军与"军吏"的分界点;另一方面,除了军队中校尉以下的军官,各号将军幕府的属吏以及中央或地方部分负责军务的武官也被纳入"军吏"的范畴,不少士人和士卒以此起家入仕.随着"军吏"群体的扩大以及选官制度的发展,汉代"军吏"的起家途径更加丰富,涵盖军功、将军或都尉辟请、举荐、朝廷征拜、招募、察举等.相比于文官与后世"军吏",汉代"军吏"的起家仍保留"尚首功"特色,体现出明显的原始性.  相似文献   

6.
秦及汉初的治狱之吏既包括监管监狱之吏也包括断狱执法之吏。断狱执法之吏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案件受理违令、获得辞证违令、破坏或毁灭证据、治狱稽迟、审判不当、擅断等。这些规范性或惩罚性律令加强了对治狱之吏的管理与监督,塑造了一支严谨、高效的吏员队伍。同时,也因制度本身细密繁缛,执行过程中存在刚硬有余而变通不足等问题,司法的种种弊端在汉代逐渐显现,其中的大部分为后世所调和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俗称"三吏"的《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是"诗圣"杜甫的经典之作,对其英文译介却为数不多.作为翻译大家,许渊冲以精湛的翻译技巧在"三吏"诗歌翻译中再现了"三美论"之意美、音美、形美的美学特征,堪称诗歌英译的典范.从"三美论"视角品鉴许渊冲对"三吏"的英译,既可以感受诗歌英译的创造性美感,也可以得到英汉文化差异带来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8.
元杂剧经常写到的吏人的名目有六种:六案都孔目、都孔目、孔目、司吏、令史、外郎.这六种名目其实是"六案都孔目"和"令史"两个职位的不同称呼.元杂剧中,涉及"六案都孔目"和"令史"故事的作品今存十三种.这些涉及吏人生活的元杂剧故事,反映了元朝政府施行"由吏入官"的铨选制度,日常行政管理工作过于倚重吏人,以及由此造成的官员无能、吏员主政、吏权太重、吏弊多端这样一种社会现实.元杂剧吏人故事的这一特点,显示了元杂剧作家强烈的批判意识,具有很强的认识功能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居延新简》中有关"寒吏"的记载,反映的是边塞下层戍吏生活的"寒苦"与艰辛。他们待遇不高,且因自备衣装等物而常易趋于"贫寒",以致有被"罢休"的可能。"贫寒罢休"反映的应是与訾选有关的一项选官制度。戍吏一般来自当地,积功劳升迁,从而摆脱"寒吏"身份应是他们积极入仕的动机。然而,大部分戍吏未能如愿,却因生活的"贫寒"而遭到"罢休",若要复职,须资产达到一定标准。"寒吏"语汇的出现,为我们了解边塞戍吏的实际生活状况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0.
吏道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特殊概念,其本质是吏道观念系统对吏治实践规则的决定,是为政观念之主观见于为政实践之客观的认知与行为范式,是由一定的政治观念系统所决定的政治行为规范。传统吏道的内涵可从自然起源、历史演化与社会认同三个方面寻求依据。传统吏道包括“散点织锦”与“纵深分布”双层结构;吏道的具体运行轨迹主要有二:一是由表及里,二是由内而外。传统吏道具有四大特征:理想性和现实性的对立统一,平民化与精英化的对立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对立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对立统一。吏道的内涵决定了吏道的结构、运行与特点,是吏道的核心。中国传统吏道对于现实社会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金圣叹一生致力于文才以追求功名。而时局的变迁,使他追求功名的方式发生了从“科举”到“立言”的变化。这一变化则促成金圣叹在承上启下、沟通文史的过程中形成自觉或不自觉的宇宙情怀。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尚书.周官》与《周礼》二者关系是:周公致政前“制礼作乐”,作《周礼》;天下稳定后,巩固平静成王执政据《周礼》的纲要向群臣宣告说明,遂有《尚书.周官》。在早期中国文化精神的演进历程中,道与学不断从官府向民间下移,在春秋战国时期具体体现在诸子私学的兴起。孔子儒学既直接继承了西周的公卿王官学,对西周所代表的礼乐文化又有着历史性地突破,自觉和直觉的道德理性主义是孔子儒学的历史新特色。  相似文献   

13.
论闻一多文艺思想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一多在其早期受西方济慈等人的影响 ,认为“以美为艺术之核心” ,主张“纯艺术的艺术”并“纳诗于艺术之轨” ,坚持“做”诗并倡导诗歌的“三美”。然而随着那“不是混着好玩”岁月的流逝并亲身体验“生活的严重”后 ,他转而重视诗的社会价值并彻底摒弃了“唯美主义”的价值取向而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呼唤“时代的鼓手”。文艺观由“艺术为艺术”变为“艺术为人生” ,从誓做“艺术的忠臣”到成为“人民的忠臣” ,我们在其文艺思想的嬗变过程中 ,看到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林语堂虽不是著名的红学家,但他的红学研究也是不可小觑的一家之言。他的红学研究成果主要收在其专著《平心论高鹗》一书中,集中探讨了“伪续”说、高本后四十回如何评价、脂砚斋及畸笏等问题。林语堂红学研究最大的特点是他以小说创作家的身份介入红学研究,因此得出了许多与非小说家的红学家不同的创见。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又称"官德")问题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键.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官德"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领导干部加强以"爱岗敬业"为中心内容的职业道德修养,是转变干部作风、扭转不良社会风气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宋末诗人高斯得,其诗歌创作以叙事为主,纪实与伤时并重,创作了大量堪称"诗史"的诗歌。高斯得诗歌中有着明显的秉笔直书的"诗史"意识。他的诗歌创作以古体诗为主,通过组诗的形式更好地记录时事。其诗歌创作中大量的自注,解说背景、补充时事,使得其诗歌有着明确的"诗史"内涵。  相似文献   

17.
陈凯歌是“第五代”电影人中最才华横溢、学贯古今的一位。从很大程度上来说 ,陈凯歌也因此是其中自觉历史文化责任感最强的一位。从“文革”情结到骨子里对商业电影的蔑视(不愿“同流合污”的困境 ) ,陈凯歌的大部分影片中都表现出强烈的悲壮意识。然而今天终于“穷途末路”的陈凯歌居然也低下了他高贵的头 ,开始向他作为文人一向不耻的商业体系和主导意识形态全面投诚 ,也许这才是构成陈凯歌艺术人生的最大悲剧。  相似文献   

18.
晏殊为北宋词坛初期的主要词人,有《珠玉词》传世。因其官位显赫、雅好宾客而常在宴席上赋词,前人评其词为"风流醖藉"、"温润秀洁";至今不衰。笔者通览《珠玉词》,发现其中大部分充满了"酒"和"愁",是借酒浇愁。其基本风格不是和婉而明丽,而是深沉的伤感。晏殊词深沉的伤感源于对生命感悟的深情和对自然人生的哲理深思。这深情和深思以"千回百折,哀感无端"姿态展现之,为后世留下"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喟与继续探索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陶渊明被视为隐逸之宗,陶渊明的诗文也被看做是作者心迹的写照。本文立足于"文"的修辞效果,运用精神分析和符号学的方法,通过对陶诗作互文性的阅读,从陶渊明的身份认同、仕隐之辩、固穷守节之心等方面揭示了他的飘逸形象与他的写作策略之间的结构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192 3年 9— 1 1月 ,蒋介石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莫斯科 ,与苏联、共产国际就“西北军事计划”以及国民党与苏俄之间的合作问题进行协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苏联、共产国际改变了以前的态度 ,不再支持“西北军事计划” ,而且共产国际做出的《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也使蒋介石感到很不满意。 1 92 3年访苏之行对蒋介石产生了深刻影响 ,他对苏联、共产国际的基本看法与态度即萌生于此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