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斐济生活     
我是去年到斐济的,对这个国家有着切实的体会和了解。如果来到斐济,你只要学会一个词就可以马上交到很多朋友,这个词就是Bula。可能是因为这个词在斐济是使用率最高的一个字眼。其实Bula字面的意思就是你好,但是在斐济人的生活当中它还包含着很多的亲切友好的含义,特别是对陌生人、外来人,他们就越显得  相似文献   

2.
去年秋天,我带着对大学的无限遐想,来到了期盼已久的上海交通大学。那时,作为一名保送生,我早已“休战”大半年了。这半年里,我当过家教,做过学校网管,还销售过奥运文化衫,拥有了很多难忘的经历,同时也在内心憧憬着,如何将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3.
2004年,我从遥远的江西考入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并从此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大学生活……眨眼之间,三年即逝。去年7月,临近毕业的我,经老师推荐来到中国第  相似文献   

4.
《新天地》2007,(7)
我叫冀文正,今年75岁,是西藏自治区民政厅离休干部。在1954年,我到喜马拉雅山南麓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里的墨脱县工作。当时的墨脱还处于一种原始的封闭状态,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珞巴人和门巴人,保留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生存方式。我花半年时间学会了门巴和珞巴  相似文献   

5.
春运,一个让人紧张的词;参与春运,一段让人恐怖的记忆。去年为了备战春运时坐火车回家,我提前两个月就开始健身。平时不论工作还是生活,我能站着时决不坐着,能一条腿站着决不占用两条腿的地方。另外我还锻炼自己站着睡觉的能力和在嘈杂的环境、刺鼻的气味中睡觉的能力。临到离  相似文献   

6.
陈杨 《成才与就业》2014,(22):34-34
正在东北度过了四年学习生活回到上海,我心里感慨万千。回想这四年,我学会了独立和坚强,也学会了照顾自己,还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没有辜负最初的梦想。毅然选择去远方四年前填志愿时,为了学医梦想,我把志愿填到了远在黑龙江省的学校,这对从小生活在上海的我来说,算是做了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决定。很多同学不愿意去外地念书,但我不想"委屈"自己的学医  相似文献   

7.
我的小农场     
朱建华 《老友》2012,(2):16-16
参加工作前,我曾在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安福分校读书和劳动,3年的劳动生活让我学会了许多蔬菜种植方面的常识。退休前,我就梦想着以后能找个地方种点蔬菜和花草,过上惬意的田园生活。这个梦想在我退休后终于实现了。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12岁的时候父母离婚,我随母亲与继父共同生活了20多年。去年继父去世,我继承了他的一部分财产。最近我的生父也去世了,请问,我还能否继承生父的遗产?读者:李阳李琴同志:  相似文献   

9.
我觉得在现实社会中,无论是谁,在何时何地都有不断学习的机会,并不是读了大学、有了高学历就一定有好的前途,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因此,我选择了毕业后就业这条路。于是去年7月,我由母校——上海市东辉职业技术学校推荐并通过面试后,在欧姆龙上海有限公司开始了实习生活。  相似文献   

10.
正喜爱摄影是我从高中时就认定的事。那时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想记录下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留住眼中的美景。当时正好学校里开设了摄影兴趣班,我不但报名参加,还在参与的过程中慢慢培养起了坚定的职业兴趣,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毅然选择了摄影专业。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去年我从学校毕业后幸运地进入了这一行。我入职这家  相似文献   

11.
痛并快乐着     
克服一切困难,希望的终点才会悄然临近。我曾经是个有点儿自卑的女孩,因为自己是个"三校生"。转眼在上海市东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生活就要结束了,我也面临着就业或者高复  相似文献   

12.
母亲从小就生活在老家的山村里,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我们那里的县城。去年,我和妻子商量着要将孤零零一个人生活的母亲接到城里来,可母亲总以  相似文献   

13.
孙玉友 《新天地》2011,(10):19-20
1990年8月,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报着尽快脱离农村户口的愿望,考入了诸城师范,说实在的,当时对于教师这个职业,自己没有太多的期望,也谈不上喜欢这个职业,因为我当时只看到了教师的辛劳与清贫,我幻想自己可以有另一种充满梦幻的生活。度过了充实而快乐的3年师范生活,  相似文献   

14.
去年秋天的一天,天气格外寒冷,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雨水哗哗流淌,不时还夹着几股寒风,老天爷似乎想让我们吃些苦头。外公照常来接我放学回家吃饭,外公只带了一把伞,当他看见我没有带伞时,便神秘地对我说:我们俩合用一把伞吧!”我不知有计,便说:好呀,我同意!”走着走着,我发  相似文献   

15.
去年3月,在上海市奉贤中等专业学校念书的我通过自主招生,拿到了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原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将在9月进入机电工程系学习。这样,3月到9月这段时间我就比较空,于是盘算着:是不是应该出去找点兼职、体验一下生活、长点见识,起码不是虚度光阴。在奉贤中专,我学的是数控技术专业,因此想找专业对口的工作,这样既能学以致用、在工作中  相似文献   

16.
试论大学生择业观形成及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毕业择业在其一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某种程度上择业决定着他们今后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生活情趣。有的学者认为职业不仅决定个人财富的收入、声望地位、生活方式,还决定人格倾向。还有的学者断言每一种职业代表着一种类型的收入水平、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人生观。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其他择业者对职业做出最后的选择,无一例外都受到其择业观念的影响,这种影响对其择业是决定性的,也就是说择业是受其择业观支配的,有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7.
一祖辈以农为生,至今,老伴与儿子的职业仍然是农民,经营着几亩责任田,靠着他们的辛劳耕作和勤俭持家,我在农村过着衣食无忧的农家生活。我18岁从学校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大半辈子在县城党政部门工作。20多年前熬了个正科级职务,机关给我分配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蜗居,房改归我后,我  相似文献   

18.
刘娟 《老友》2012,(5):42-42
老伴今年刚过60岁。自从去年退休后,一向性格温顺、仪态绅士的他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经常在家发脾气。有时我说他几句。他便好几天不言不语。更气人的是,有时他还因为赌气拒绝吃我做的饭菜。独自下馆子吃饭,并时不时地上演一出“离家出走”,不声不响地跑到女儿家小住几天,要不是女儿打电话来告诉我。我还为他“走失”而担心呢!一开始,我体谅老伴刚退下来的心情,知道他不习惯无所事事的生活。因而总是尽量迁就他,然而几个月过去了,老伴却没有多大改观,仍然沉默少语,心情忧郁,对生活百无聊赖。有几次,我说他生活态度有问题,他听着生气了,好几天都不愿跟我说话。  相似文献   

19.
巧判三亩地     
佚名 《山西老年》2013,(10):34-34
据说有个县官刚上任,第二天就有一个案子:一位财主拉着个农夫来到县大堂,让县老爷判农夫的三亩地归他耕种。只听财主抢先说:"去年三月初五,农夫因为没有钱买种子,向我借了一两银子,按约定今年三月初五以前必须还我,若不还我,他的三亩好地就归我耕种了。我有契约在此。"说完呈给了县官。  相似文献   

20.
我是2004年的毕业生,自去年7月毕业以来,一直在人才市场忙忙碌碌、进进出出,不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职业。终于,在经历了几个月的苦苦找寻后,我于当年9月份开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尽管新工作带给我的并不是“最佳满意度”,但我还是欣然接受了。然而,世事难料,几个月后,公司对部门和岗位进行重大调整,我由于不能接受调整,又重新回到了人才市场上。对于没什么工作经验可言的我,正面临着与更多的,包括2005年应届毕业生一起竞争岗位的现实,我感到了紧张与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