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现代汉语详解字典》是一部特色鲜明的字典,注重吸收以往字典的长处,加入编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对象明确,体例精当,释义详尽。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说文解字》是一部深奥难懂、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大的古文字字典。通过对汉字发展演变、数量递增等问题的探讨 ,尤其是对代表当今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自动化新成就的基本字符集 (GB2 312 )与《说文》收字情况进行数量及释义的对比考察 ,可以证明《说文》是当时的一部通用字字典 ,今天仍然起着沟通古今的重要作用 ,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相似文献   

3.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是有史以来第一部供西方人学习福州方言的词典,也是我们研究十九世纪福州方言音系最好的参考材料之一。文章首先对该部字典的三个版本及所采用的注音方案详加介绍,最后对《福州方言拼音字典》1897年版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拟测。  相似文献   

4.
台湾《异体字字典》是目前通行并较权威的异体字整理成果,由于理论认识的局限性,以及对一些汉字形音义未加审辨,《异体字字典》尚存在一些未认同的异体字,在使用过程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5.
《纳西象形文字谱》和《么些象形文字字典》是研究东巴文必备的工具书。通过对这两部东巴文字典在收字、释义和体例编纂的特点进行考察,可以为编纂更加科学完善和实用的东巴文字典及其有关的少数民族字典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一部颇具权威性的字典,也是现今读者学习古汉语常用的工具书,使用相当频繁。虽几经修订,但在释义和体例方面仍有失妥之处。兹就其存在的差错分门别类,例举、分析典型书证,以引起对类似错误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是汉语语源学的一部力作,是语源研究史上的一座丰碑,然其对同源字语音关系的标注尚留有疑窦。本文依据王力先生在《同源字论》中确定的语音标准,对字典所收列的1029组同源字的语音关系进行了全面核查,在已经刊布的《〈同源字典〉语音关系标注献疑》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变通存疑、归类待商两个方面的问题,呈请方家释疑解惑。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韵表式同音字典和部首笔画式字典两类概述了潮汕方言字典编写、出版的历史和现状,并以陈凌千的《潮汕字典》、吴华重等的《新字典》和李新魁的《常用字黄》为代表,讨论了潮汕方言字典的优缺点,最后就方言字典的收字、注音、释义和索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夏季号)发表的《晚清"自由"语词的生成考略》一文,存在诸多不足或失误之处:第一,马礼逊《华英字典》在英文解释上,对"Freedom"与"Liberty"有所区别,但在中文解释中皆以"自主之理"一词译之;第二,传教士《自主之理》文中的"自主"、"自主之理",即指英文"Liberty";第三,《新解地理备考》的最早版本,最晚当在1847年已经刊印;第四,蔡锡勇在《美国合邦盟约》中,明确以"自由之福"对译"the Blessings of Liberty";第五,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对日本"自由"概念进行的是批评,而不是引介。  相似文献   

10.
《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字典 ,也是迄今最有影响、最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它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对普及全民族的文化知识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就《新华字典》1998年版的部分例证和体例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大型字书《汉语大字典》和《中华字海》中有很多音义不明的未识字,这些未识字大部分是从历代字韵书中辗转传抄下来的。历代字书在编纂时,对其中的未识字大都未详加考辨,只是简单地注上音未详、义未详或音义未详,极大地影响了字书的编纂质量。本文选取这两部字书中的17个义未详的未识字进行了考证,供未来的修订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具体实例的方式指出了《大字典》在例证中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缺少例证、义例不合、引文错误、溯未及源、探未及流、源流颠倒,并尽可能地作了一些理论探讨。可供《大字典》修订和汉语语文辞书编纂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四角号码法及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角号码法是汉语辞书最优秀的排检法之一,方案一公布即被图书馆用于馆藏检索,1964年经文化部汉字查字法整理工作组推荐为四种标准查字方案之一,当前又在境外汉字信息处理中用于汉字输入。本文针对四角号码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优化个别规则、增加附号位数和调整笔形代号以减少重号和空号等具体措施,可望把四角号码法优化为能兼用于辞书排检和汉字输入的汉字编码法。  相似文献   

14.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大型语文辞书,今利用马王堆帛书天文类文献《五星占》和《天文气象杂占》从释义等四个方面指出其不足之处,以供《汉语大词典》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待嵌格式”是指“两字交替显现、两字(个别的为多字)交替隐含而需人们在使用中将隐含的字填补进去以成就一个新的词汇单位的准四字格式”.《现代汉语词典》自1978年第1版至2005年第5版都收释了一定数量的待嵌格式,但具体条目有所不同.规范型词典收释待嵌格式应遵循如下原则:能产性强;所收格式应是普通话范围内的,没必要收方言...  相似文献   

16.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汇集了历代训诂学、词汇学、辞书学成就,代表了我国汉语文辞书的最高水平。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今后继续修订。  相似文献   

17.
字典、辞书的释义具有稳定性,同时也往往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封闭性。作为共同语的地域变体———方言,具有存古性,又有创新性,其词汇则往往可成为字典、辞书编撰的重要参考资料。本文以宜昌方言词为参照,结合文献考察,对《汉语大字典》以及《现代汉语词典》中几个语词的释义进行商讨补正。  相似文献   

18.
唐人张鷟的笔记小说《朝野佥载》,以当时人的身份记录了当时百姓生活的所见所闻,口语性很强,成为研究唐代口语的珍贵语料而受到汉语史研究者重视。这里选取词目的依据是各家辞书或专著未论及的词、词义或已论及但义项不全者;专著或辞书已收录但例证较晚或例证仅限韵文或孤证者,这对汉语词汇史及大型辞书的编撰具有补正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指出,有争议的《英汉大词典》盲从英英词典WBD是导致种种失误的主要渊源。英汉词典应破除对个别“权威”英英词典的盲目崇拜,从英英词典的种种失误中彻底解放出来,有效地借鉴众英英词典之长,编出优秀的英汉词典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词诠》、《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书对“何其”之“其”的解释提出商榷。通过对“何其”进行历时的考察,认为这里的“其”是指示代词,意义为“那样”、“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