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社会精神文明、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原因是什么呢?它的发展规律又怎样呢?我们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先必须弄清楚这个问题。本文试作初步探索,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决定性的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的生产和再生产,即现实的生产方式,现实的经济基础。社会意识形态变化的真正原因,不在它的自身,而在于社会存在、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我们既不能把社会精神文明、社会意识形态看做超历史、超时代的永远不变的东西,也不能把它和社会存在割裂开来。在阶级社会中,物质文明不但具有社会性,而且具有阶级性,其精神文  相似文献   

2.
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建设”二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具有自己特定范畴和固定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必然要受着自身特有的客观规律的支配和制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内部的必然联系,是精神文明发展规律的本质体现和外在要求。它具体化、外在化为方式方法、步骤途径,是规定、指示和制约方式方法、步骤途径的内质,是科学的、客观的、具有一般性、稳定性的方式方法步骤途径.需要申明,本文所揭示的规律。乃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的、建设的规律。在这里,“建设”是其中心词。它与一般规律的不同点也就在于它所揭示的主体是“建设”。即是说,这些规律的外观是一种活动,其因之具有直接的实践特征。由此,本文并不限于对这些规律进行一般的理论表述,而更注重于挖掘其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性内核,以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经指出:“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第50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以下凡引自该书,只注页数)由此可见,掌握美的规律,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美的创造和审美教育,对我国人民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南粤大地,两个文明建设开始茁壮成长.我省的经济建设出现了全面繁荣、空前活跃的局面,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当前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形势下,总结近几年来我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将有助于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建设的走势和规律初探高玉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群众性的创造历史、创造奇迹和创造精神财富的光辉事业。精神文明建设应始终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重在建设,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  相似文献   

7.
<正> 广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特点,性质上不属于区别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同社会文明类型的建设。它是我国文明建设共性中的个性。这些共性中的个性,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般特征,广东在我国所处的具体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相应的地方思想文化传统,还有广东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等若干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本文试就广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特点、地方特点和时代特点的最基本方面作出简要的分析,以向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8.
宗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民信教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初探谢灿坤我国不仅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虽然已经基本消灭,但是,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心理根源仍然存在。再加之宗教有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党的六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全党要抓好两项战略任务,一项是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一项是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这两项任务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两个车轮,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为了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特征进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这不仅是因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任重而道远,需要弄清有关的基本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因为当前在一部分人中间,对这个问题有许多糊涂观点,需要澄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呢?或者说,它在哪些方面从根本上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当然也同历史上其他阶级社会的精神文明)区别开来呢?我们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是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则是损人利己的个人主义。这是区别两种精神文明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10.
权力文明初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视角厉忠教,张金富什么是权力文明?权力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如何?怎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搞好社会主义权力文明建设?这些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一、权力文明的内在涵义及其衡量标准从朴素的、直观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11.
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对象,是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提高两个素质;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功能,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见,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就在一般性中抓住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性和.特殊规律,就抓住了精神建设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就是以人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根据人的需要,人的追求,人的憎爱,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任务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成果,它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物质文明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文明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发展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成果,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人类历史上依次出现过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现代的社会主义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崭新阶段.社会主义文明同样包括物质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文艺,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思想作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方向和目的,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应该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者杨立新同志作为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很重,处在高度紧张、高度繁忙的状态,但他却在两年的时间里写成了这部近  相似文献   

15.
深圳经济特区开办已经四年多了,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是迅速而惊人的。与此相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虽然不象物质文明建设那样飞速发展,但在物质文明建设基础上,精神文明建设也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并且正在不断发展。尤其重要的是这种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经济特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问题。这里谈谈我们对深圳经济特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正>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切实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再次强调要贯彻我党“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由此可见,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一战略方针,的确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能不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大问题。 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小康水平,不但要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时必须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二者不可偏废。如果只抓一个方面,就从根本上违背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一是要人们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建设运行机制:一是舆论机制,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二是激励机制,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三是价值机制,以积极的价值观念陶冶人;四是监督机制,以正确规范引导人;五是导向机制,以优秀作品鼓舞人;六是保障机制,加大物质投入促进人。  相似文献   

18.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把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结合起来,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现代文明国家的需要,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根本形式。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的基本途径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立法及配套法规制定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使全体公民懂法、守法、用法、护法;提高执法水平,强化执法监督;扩大民主渠道,加强制度建设,保证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19.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作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并科学地阐明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以及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容、性质和作用,郑重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  相似文献   

20.
近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就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有价值的建议,现将其中一些主要观点分类综述如下.一、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一般学者都将文明区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种.物质文明指的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状况,它标志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而精神文明指的是人们精神生活的进步状况,它标志着人类精神生活发展的水平和自身解放的程度.精神文明的内涵大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社会的文化、知识、智慧状态;二是指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等.思想道德方面往往是体现一个社会精神文明最有代表性的因素,它反映精神文明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