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个部门法都有各自的基本原则,某些是共同的原则,某些是专有的原则。行政法具有它本身特有的基本原则。加强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研究,无论对立法、司法、守法,还是对行政法理论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探讨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对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作了初步探讨,指出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按其涉及的社会关系内容和范围来划分,可分为行政法的社会政治基本原则和行政法的专门基本原则两大类,前者具体包括社会主义原则、党的领导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保障人民权利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民族平等原则;后者具体包括行政法治原则、监督行政原则、行政公正原则、行政公开原则、行政科学原则、行政效能原则。  相似文献   

2.
行政行为应受成文法的拘束,是法治国家的根本,如果法律没有明文规定,行政行为仍须受法治国家一般法律原则的拘束。法治国家的一般法律原则,可作为引导行政行为的准据,更可提供法院作为审查的基础。本文拟尝试就台湾行政法学理论及实定法的规定与实务的操作,释论行政法的一般法律原则。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对马克思学说的兴趣空前提高,马克思学说的反对派不得不承认它是当代诸多思潮中最为普及和影响最广的学说。资产阶级理论家拚命寻找“促使”马克思主义“中立”,以至将它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体系“融合”的最有效的手段。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伪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包括妄图给资产阶级经济理论涂上“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行政改革中的政府权力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为基础,从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入手,探讨了我国政府行政权力的重构问题。行政改革的实质是行政权力的重组与建构。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以后,行政权力必然发生变化和重组,以适应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行政权力的这种变化趋势表现为微观的弱化与宏观的强化;上下的分化与部分的转化以及行政权力的法制化。行政权力的宏观强化是以行政权力的上下分化为前提和基础的,没有行政权力上下的合理、科学的分配,就不会有政府宏观调控权力的加强;行政权力的微观弱化又是以行政权力的部分转化为前提的,否则就不可能完成政企分开的职能转变。行政权力的强化与弱化、分化与转化最后是以其法制化为前提和保障的,行政权力如果没有法制规范,它的重构就不可能真正地实现。因此,法制化是行政权力重构得以进行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公共利益辨析与行政法政策学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杨建顺 《浙江学刊》2005,(1):158-163
本文试图从行政法学层面对"公共利益的需要"展开剖析,评析传统行政法学研究中对界定"公共利益"的疏漏及行政使命的广泛性和不同层次性,从行政法政策学的角度对政策形成过程中行政的作用、行政法的特殊性质、现代国家的利益反映机制、舆论监督的作用以及如何把握人民的意思表示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揭示现代行政法学研究必须重视价值和利益多元化、复杂化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传统"行政"角色定位不当与功能缺失,造成政府管理体制成旧、效率低下、人权得不到充分保障.行政行为选择自由是行政法学疆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的最新成果,有着充分的公法保障和私法基础.而作为公法领域私法化特例的公共行政民营化,与行政行为选择自由相互交融,二者以人权保障为契合点,是人权保障在行政法学领域中的新路径.人权保障是行政行为选择与公共行政民营化存在与发展的正当性理由与合法性基础,是最终检测标准.鉴于行政行为选择与公共行政民营化有可能偏离人权保障轨道,因此可以通过规范其运行程序、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国家权力结构运行机制、采用最小成本激励机制等措施,再辅之以私法视角下的权力限制理论对其予以适当"关怀",加强行政主体意识教育对其进行控制以充分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7.
行政的“疆域”与行政法的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明安 《求是学刊》2002,29(2):66-73
行政的范围 ,既取决于不同时代 ,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 ,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同时也取决于人们对政府权力的成本—效益的认识。在传统社会 ,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量较小 ,政府管的事自然不多 ;在现代社会 ,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量大增 ,政府的职能和行政的范围是不是就应该和必然无限地扩张呢 ?行政国家、全能政府在为人们部分解决了现代社会发生的许多复杂问题 (如“市场失灵”问题 )以后 ,又导致了大量的更为复杂的问题 (如政府腐败、社会腐败问题 )。于是 ,“有限政府” ,政府权力向社会 (“第三部门”)转化的方案提出来了。政府权力转化为社会公权力后 ,行使社会公权力的行为还属不属“行政”的范畴 ,应否受行政法的规范和控制 ?行政法的功能是什么 ?管理论、控权论、平衡论对之有不同的看法。现代行政法在纠正传统行政法片面强调管理或片面强调控权的偏向后 ,正逐步形成以规范和控制行政权为手段 ,以服务行政相对人和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为目的的法律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8.
行政法,是日本资产阶级法律总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它对规范日本的国家行政机关、加强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等,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日本行政法与经济法等一样,涉及的事项很多,本文仅就其中的三个基础问题初予探讨。  相似文献   

9.
依法行政,是对各级政府进行行政管理的要求。依法行政之“法”,在政府行为中变得举足轻重,在行政执法中,依此决定是非曲直;在行政诉讼中,依此判定胜败赢输。依法行政之“法”,主要是行政法,即不排除当政府部门作为裁决机关对相对人的民事行为进行裁决时所适用的民事法律。但行政机关的主要职责是行政执法,所以行政法在政府行为中就显得十分重要。这里所说的行政法,既包括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以及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对于行政管理方面的立法,也包括了国家行政主体,即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地方人民…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等,当代日本的各级行政机关所进行的行政活动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因而,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就愈加显得重要起来。行政作用法,是日本行政法主体框架的构成部分之一,也是日本行政法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拟述论当代日本行政作用法中的下列几个问题,以期对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一、当代日本的行政程序行政程序这一当代日本行政法学中常见的术语,是从德国法和英美法引进后加以研究和应用的学术用语。日本行政作用法中所含的行政程序,与欧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国家,法治原则已成为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现代行政法的原则和核心,是各级行政机关行政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对于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规范行政权力、保护社会公民和社会组织合法权益等具有重要保证。我国提出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时间不是很长,许多问题还在实践和探索中,从观念到制度、从理论到务实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从制度上、行为规范上、立法程序上认真加以解决,并处理好党的领导与依法行政、依法行政与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与接受社会监督的关系,使依法行政步入科学有序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经济行政管理法,是日本行政作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独成法域的经济法一样,在维持经济秩序、规范经济行为、保护公民利益、促进经济繁荣等方面,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本文试图从借鉴其积极意义、完善我国行政法体的目的出发,对日本经济行政管理的有关法律问题作一简要论述。一、日本经济行政管理的法理法域 (一)行政作用与经济行政日本法上所说的“行政作用”,一般是指行政机关的活动,它涉及国家行政管理的诸多方面。根据日本行政法学的基本理论,行政作用可分为事实上的行为和法律上的行为。前  相似文献   

13.
孔颖 《学术交流》2002,(5):51-53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行政法的精髓 ,在指导和统帅行政法的制定、实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没有真正体现行政法的本质特征 ,也没有反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法的新理念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行政法基本原则理应包含行政合法原则、程序正义原则、行政救济原则。  相似文献   

14.
对行政法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从法学的角度来看,行政法不过是一个部门法,是调整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从宪制的角度来看,行政法所调整的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是更大的国家与公民关系的一个侧面;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来看待行政法,则主要强调行政法的实然性,强调行政法要与现实切合。从对行政法的本质的把握来理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可以发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应然与实然两个方面:行政法治原则、适度性原则、互动性原则、程序性原则、责任行政原则。  相似文献   

15.
方洁 《浙江学刊》2007,(4):133-139
行政法体系是客观而开放的。“公务”可以取代“权力”作为界定行政法体系范围的线索和标识。除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之外社会第三部门组织公务构成行政法的新型调整领域。由公益而产生公共责任,公共责任促成公务的产生,行政是公务的动态活动。第三部门组织公务兼有权能行政与服务行政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政法诉求立足于实现行政法治社会。行政法治社会的外在形态即行政法秩序,其基础性本质内容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平衡、法律性实体性本质内容是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法律价值性本质内容是公正与效率的平衡。行政法治社会是渐次实现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是由行政法运行所展现的“控权”与“平衡”内在联系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党一贯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作为国家政权组织原则和形式,我国也一直在坚持体现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而且在宪法总纲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关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  相似文献   

18.
范文进 《社科纵横》2014,(11):69-72
中国行政法治正面临着"看上去很美"的尴尬困境。对此现状的反思应当在转变和重塑行政法学研究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姿态主动回应社会需求。将回应型法的原理运用到行政法的研究中进而形成的回应型行政法,为我们的行政法研究打开了一条新思路。回应型行政法可以作为行政法学研究的一种理论模型,其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意。而在我国现阶段,公权力主导下的互动共进是回应型行政法建设较为现实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面对日益复杂的公共行政事务,传统的行政法学方法论已经无法承担相应的功能.在多元法治国的背景下,行政法学方法论无法固守传统的行政行为型式论,而新兴的行政过程论和法关系论毋宁是动态化的行政行为型式论,亦无法应对公共行政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实现行政法学方法论的调整,逐渐使行政法学趋向更为严谨、实用的社会化研究.具体包括:在体系构建上,应通过学理体系的变革,使行政法学成为公共行政与社会现实联结的纽带,以发挥行政法学的实际效用;在方法论上,吸纳其他社会科学方法,走出传统的规范思维,避免行政法学对行政法专业领域的失语状态;在本体论上,将对行政行为的控制方式从规制转向管制,侧重公共福利之实现,实现行政管制方式的多元化,从政策决定、程序规制和技术规范三个层面实现行政行为的深层次正叉.  相似文献   

20.
黄小玲  张运萍 《探求》2009,(4):27-34
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是世界范围内较为成熟且不断发展、完善的法学课题之一。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要反映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通过对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在各国行政法治中的实践,以及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理论基础和价值内涵的分析,指出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听取意见”、“兼听则明”等工作方式,它是由众多特别法律原则支持的一种法律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