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内丹哲学史上,李道纯在理论上较好地解决了“道”与“性命”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李道纯运用从道教传统形神观转化而来的“身心”概念,对性命修炼论做了详尽说明,并通过“先性后命”的性命修炼方式确立起“性命双全”的丹道境界,使内丹学在宋元之际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略述了"三教并用"政策及"三教合一"思潮等相关社会历史背景,其次详细探讨了伍柳派内丹学佛道融合思想的基本特点,如消解门户之别、融通内丹与禅法等,最后进行了简要评析,希望能尽量呈现出伍柳派在内丹发展、佛道互动及政策文化变迁等多维度视角下的流变轨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内丹学发展和变革为背景 ,首先比较分析了早期全真道与仙学内丹思想方面的两点差异 :一、在哲学观上 ,早期全真道注重从心性角度诠释本体概念“道” ,认为“道”是本具物质功能的精神实体 ;仙学则侧重从物质层面来解释“道” ,认为“道”是本具精神功能的物质实体。二、在方法论上 ,早期全真道主张首先要“明心见性” ,仙学则主张首先要神气相守 ,“以神驭气、以气养神”。  相似文献   

4.
元代道士陈致虚在《上阳子金丹大要》一书中,讲到禅学与内丹相结合,其金丹姑且称为"禅丹".陈致虚的禅丹要求弟子们禅道俱明、仙佛同证、性命双修.陈致虚不止于援引南宗禅学,他还向前进一步,认定南宗禅就是丹.南宗禅至元代势力大衰,谁能想到另有道教陈致虚在道教弟子中推行修惠能南宗禅?陈致虚还虚构惠能炼丹故事,意在提倡禅丹.陈致虚的禅丹不仅弘扬惠能南宗禅,而且虚构故事以借用惠能的名气,可见惠能对中国历史影响之深.谁能说惠能与禅丹关系不密?  相似文献   

5.
唐玄宗统治时期,道教重玄学学者吴筠开始将唐初重玄学的理论重心由道本论向本原论 生成论转变,由此形成其贬佛融儒、同有无、忘情说及性命双修等道教哲学思想。同时,这又是对道教的道体论、性情论及修道方法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特色既代表了当时上清派主流的理论水平,同时又包蕴了内丹道思想的萌芽,是对重玄学的发展和总结,预示着重玄学已逐步向性命双修的内丹学转变。  相似文献   

6.
广西南丹县丹炉山,是国内目前规模宏大较为完整的明代万历年间那地州土司罗谦端丹道修炼遗存,以具象活态展示了罗谦端天元、地元、人元"三元合修"丹法思想和"实验"活动。罗谦端为明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道教南宗陈致虚道脉后学,其"三元合修"丹法思想渊源于道教南宗内外丹合炼的思想传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明代壮族土司罗谦端的丹道思想是历史上道教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互动紧密联系的生动案例,显示了道教文化在促进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生命哲学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独到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道纯把心分为道心与人心,以此为理论基础的修炼,在现实中不得不涉及到人心与身、意、精、气、神、性、情等概念的关系,由此转后天的人心为先天的道心,进而上达于道.其中的关键是处理好性与命的关系.为此,李道纯运用有无、体用这两对范畴从身、心、精、气、神等方面详尽论述了性与命的关系.他的上述思想,是对全真道南北二宗思想的综合,也是对道教心性论哲学思想的发展,在元代中国哲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陆西星是明代著名的内丹家,所著《方壶外史》是道教内丹史影响颇大的宏篇巨著。本文着重探讨《方壶外史》之《老子玄览》的思想特色。陆西星站在内丹家的立场注解《老子》,对《老子》的“道”论、“观妙观徼”、“上德下德”、“有为无为”等等都从内丹炼养的角度进行诠释,旨在阐发其“玉炼金炼”、“炼己采药”的内丹双修理论。《老子玄览》还深受大乘佛教的影响,讲解内丹以无相为宗,此为其不同于以往丹经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李百川的《绿野仙踪》是清中期一部有着鲜明特色和较高文学价值的小说,它是以冷于冰求仙访道的过程为框架,使得小说具有了浓厚的道教文化内涵。其中不仅有对于道教内丹和外丹修炼技法的详细介绍,还有对于道教法术详尽而全面的展示,这都反映出深藏其间的“内炼为本、内外兼修”的道教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0.
葛洪内丹养生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洪虽以道教外丹学名世,但其内丹养生学也在道教发展史上居有承先启后的地位,惜乎过去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此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对葛洪道教内丹学形成的由来及其成因,对其内丹功法诸如宝精、行气、导引等内容一一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