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暴力侵害儿童事件会给受害儿童的身体与精神健康带来极大的伤害,建立国家儿童保护制度是保护儿童远离暴力,减轻暴力伤害恶性后果的最有效手段。儿童保护制度是儿童福利制度的一部分。中国的儿童保护制度在1989年之前经历了无意识的制度演进阶段,自1990年我国签署了《儿童权利公约》之后,儿童保护制度进入了萌芽阶段,此后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儿童保护制度在2010年迎来了"儿童福利元年",我国儿童保护制度开始进入了专业化发展阶段。研究儿童保护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有助于总结过去的儿童保护经验,发现儿童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可据此来预判儿童保护制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家庭问题是儿童外出流浪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家庭问题得到了缓解,流浪儿童才能真正实现回归家庭和社会。因此,流浪儿童救助保护需要家庭的参与。本文在结合前人研究和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家庭参与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建构了"家庭参与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将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解决和家庭问题解决相结合,为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提供可资参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现代儿童观将儿童看作是一个有待发展的、非理性的、不成熟的"未成年人",而非正常的"人",童年则被视为个体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化的过渡时期。对于儿童的这种发展性,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具有高度一致的认识。生物决定论者从基因、遗传等生物角度阐述儿童的发展过程,心理学的儿童发展阶段论则强调人格等内在心理因素之于儿童发展的意义,儿童社会研究者则突出社会文化的影响对于儿童发展的作用。20世纪下半叶后,儿童研究者开始对这种发展性童年观进行反思,开始了一趟重新发现儿童的认识之旅。在这个过程中,关于儿童的自然性与社会性、普遍性与多样性、脆弱性与能动性的争论日益突出,出现了关于儿童社会研究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有关儿童权利受侵害的案件日益增多,严重侵犯了儿童的权利,对我国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本文以分析我国儿童权利保护立法现状,概括总结了我国立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儿童权利保护的立法发展方向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儿童常常被认为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大部分父母就像护犊子一样护着自己的独生子女,在父母过度保护下成长的“独一代”也因此常常被人诟病。但是,由此被忽略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真正做到儿童保护了吗?儿童仅仅有家庭保护就够了吗?  相似文献   

6.
推进公权力对家庭育儿过程的干预,积极预防和有效应对家庭内的儿童虐待问题,是儿童保护制度的重要价值追求,也是现代国家的共同努力。中国在政治上高度重视儿童保护,并在法律层面为儿童保护制度的实践提供了基本框架,但儿童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不够健全、具体、可操作,儿童保护制度缺乏相应的社会政策与服务基础,缺乏有力的组织机构保障。我国儿童保护制度的发展,要在不断健全法制、强化组织机构的同时,致力于建立健全面向儿童及其家庭的监护监督制度、监护支持制度、监护替代制度等国家监护制度,发展并完善一系列儿童保护服务,全面落实国家之于儿童的监护责任。  相似文献   

7.
为所有儿童提供一个安心、安全,能最大程度实现自我和社会参与的健康成长环境是儿童福利的核心部分,而儿童福利政策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政策保障。本文以日本儿童福利政策的发展变迁为纵轴,分析梳理20世纪90年代日本儿童福利政策从“补缺型”向“普惠型”、从“儿童福利”向“儿童、家庭福利”、从“救助、保护”向“自立支援”转变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为我国儿童福利体系发展提供拳者视点.  相似文献   

8.
研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理论以及他对问题儿童的看法和教育,根据理论总结出"问题"和"问题儿童"的本质,探讨家庭教育、先天缺陷、被惯养和忽视、长幼顺序对问题儿童产生的影响以及问题儿童产生的征兆。研究"问题儿童"的成长预期和其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30年来,我国儿童保护立法政策不断发展,儿童保护涵盖了儿童救助、收养、教育、安全、医疗卫生等方面内容,已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依托于儿童专项法律及国务院行政法规,以部门规章及政策性文件为主体的儿童保护立法政策体系。然而,存在儿童保护立法层级低,呈分散化、碎片化特征;涉及部门多,业务有重合也有空白;缺乏预防性措施;缺乏责任主体和罚则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困境儿童伤害事故频发之际,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等机构联合召开国内首次以困境儿童命名的"上海困境儿童保护"研讨会,深入探讨上海困境儿童现状、既有政府保障措施和当前儿童保护法存在的弊端,展望困境儿童保护的未来愿景,包括履行国家责任、制定儿童福利法和成立儿童局等,力图寻求上海在困境儿童保护中可能的突破口,如以地方性政策和项目推进立法、完善家庭政策,建立社区家庭服务中心以及推进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功能等。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个体人格形成的根基,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基础。对于一般人来说,家庭教育的作用就不可小觑,而对于视障儿童来说,视力的障碍和生活的不便以及心理上的特殊性,家庭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但我国学界对视障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还很薄弱,大部分集中于视障儿童的学业教育,对于家长的实践指导建议也没有专门的探讨,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家庭暴力对儿童的伤害及其社会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我国,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关注,绝大多数集中于已婚女性,而对儿童的家庭暴力则远没有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家庭暴力加剧了亲子冲突,催化了儿童不良心理、不良行为乃至犯罪行为的产生。建议创设儿童免遭家庭暴力侵害的社会舆论氛围、完善儿童保护网络、强化对施暴者的教育和惩罚措施,以减少对儿童的身心伤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人口流动性的日益增大,以及对儿童保护的不到位,拐骗、拐卖、抢夺儿童案件层出不穷。中国每年有多少人失踪,国家没有公布过具体的官方统计数字。据联合国估计,全球去年被贩卖人口达250万,其中一半为儿童,而亚太地区是重灾区。据民间调查,失踪儿童大致去向包括:被贩卖给需要孩子的家庭;沦落为流浪儿童;被职业乞丐控制成为乞讨工具;被社会福利机构救助;被好心人收养;受劳动剥削;性剥削;贩往国外。  相似文献   

14.
从《儿童权利公约》的视角看中国儿童保护立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就儿童保护立法在四个方面与《儿童权利公约》进行了比较,包括儿童保护的基本原则、家庭环境和替代措施、紧急状态下的儿童的保护以及受侵害儿童的康复和重返社会问题。通过比较,指出了国内立法与公约之间的差距,对形成这些立法空白在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这些立法空白提出立法建言。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保护儿童.仅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家庭担当起保护儿童的责任,社区建立起保护儿童的机制,政府设计和完善保护儿童的政策和制度,并且以专业化的理念和方法指导服务实践,才能推进我国儿童保护事业蓬勃发展,化解儿童群体面临的诸多难题,全面提升儿童福祉。——安徽读者 季敏  相似文献   

16.
儿童的家庭保护是儿童保护系统工程的关键环节。美国儿童的家庭保护工作在经历了从“不干涉家庭生活”到“居主导地位和负起责任”。从“解救”到“预防与永久计划”的历程之后,逐渐确立了细化和可操作化的法律体系.开展了广覆盖、多层次的预防与监测工作,提供了全面多样的服务项目。在儿童的家庭保护工作方面为各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这些对于我国的儿童家庭保护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在立法、机构建设和专业化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基于问卷调查研究广州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显示,广州存在农村留守儿童及其问题,但是,广州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程度相对较轻。根本原因是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二元结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对广州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能听之任之,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和学校关爱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杨舸 《城市观察》2014,(2):48-55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思路就是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解决流动儿童问题正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流动儿童仍面临以下问题:接受义务教育情况明显改善,但流动少年在城市继续升学存在困难,就业弱势状况明显;跨省流动儿童的平等权益保障存在盲区,流动儿童集中的重点地区反成"不友好"城市;儿童进城有经济困难,产业工人家庭难团聚;流动儿童仍然不能平等享受公共卫生服务;学龄前流动儿童的入托、入园存在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级政府必须以满足流动人口及其家属的基本公共需求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从财政转移机制、改革高考制度、完善职业教育、加大城乡托幼机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等方面入手解决流动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小学教育中,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民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由此引出的"留守儿童"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它不仅是个教育问题,而且是个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更多地关注。  相似文献   

20.
儿童色情业已成为一个严重侵害儿童权利的世界性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各主要国家在刑事法律中,纷纷将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儿童色情制品的行为纳入刑法调整对象之外,对儿童色情制品持有行为进行刑事规制。法益保护原则一直是我国刑事立法的基本指导原理,以法益保护原则视角分析,在我国儿童色情制品持有行为犯罪化具有正当性,应通过刑事立法将儿童色情制品持有行为纳入刑法规制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