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10年秋拍,王铎市场行情良好,主要归功于中国书画市场繁荣发展的良好氛围、拍卖行对王铎书画市场的开拓及买家对其作品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逃人法”是清朝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它在清初产生了巨大影响。近年来,清初“逃人法”逐渐成为史学界关心的课题之一。我认为:我们不仅要了解“逃人法”的形成和演变,还应该弄清它的性质和作用。譬如:“逃人法”作为直接反映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到底是奴隶制的,还是农奴制的,抑或二者兼有?“逃人法”对经济基础,是否有一个从基本适应到不适应的过程?弄清这些问题,对认识满族的社会性质和清初的社会矛盾不无裨益。因此,本文仅就清初“逃人法”的形成、性质、作用和演变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教正。  相似文献   

3.
王铎(公元1592年——公元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又号十樵、痴庵、痴仙道人、嵩淙道人、烟潭钓叟等,卒谥文安。河南孟津(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人。明末清初之际著名书法家。他于书法,诸体皆工,尤以行草为精。《图绘宝鉴续纂》云:“(王铎)书法二王(王羲之、王献之),行草为最,种种法帖鸣世。”清代著名书画鉴赏家段春  相似文献   

4.
清初诗经学总体特征为:汉宋兼采,多元发展,主张实证,全面总结.在学术思想上表现为:不主一家,兼采众说;诗经学家在情感上表现为:亡国之痛,故土之思,忧患之情.这由孙承泽与王夫之二家的诗经学思想和著述即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5.
周亮工仕清与其一贯追求的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儒家政治理想和人生目标是一致的,其中孙承泽对他的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周亮工长期生活在中原,中原理学的濡染形成了他经世致用的儒学思想观,其文学、书画理论及创作体现了中原文化兼容并包、经世致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王铎草书在晚明清初及现、当代书坛有重大影响。从他的草书线条上看,大多流利而畅快,但仍有不少控制线条边廓多样变化的内部运动,这种笔锋的内部运动是微弱、隐晦而自然的。王铎草书的起笔和转折往往重按。然后提笔疾行,在线条轻重、疾迟的处理上灵活多变。从草书史进行观测统计,王铎是草书史上最喜欢连绵线条。而且连绵字数最多的书法大家。因此,王铎草书线条的节奏流畅与顿挫相伴,迟重与迅疾兼具,连绵线型的极致发挥又使他的线条节律气势豪放。王铎草书线条基本属于正锋用笔,因而具有强劲的骨力:从他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王铎草书的线型绝大部分是斜线、曲线和斜曲线;王铎草书的用笔是疾速的。强劲的骨力、个性化的线型、疾快的用笔使王铎的草书具有“飞腾跳掷”之势。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朱彝尊一生的学术交游活动,论及朱茂皖、曹溶、顾炎武、孙承泽、徐乾学、毛奇龄等人与朱彝尊的学术交流活动和交往过程,具体展现出朱彝尊的学术成长历程。朱彝尊正是在活跃的学术交流中,逐步激发兴趣,夯实功底,开阔视野,得以与一流学术大师的研究接轨,获得他们的认可;加之本人勤勉努力、孜孜以求,最终成长为清初学界大师级人物。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诗歌发展史的角度看,王士倡导的“神韵诗”是对清初激越诗风的一种修正与发展,而乾隆时期袁枚倡导的“性灵待问,既是对“神的诗”说的扬弃与发展,也为清末诗歌革新开了先声。这两次诗风转变实际上构成了连接清初和清本诗歌创作鼎盛的桥梁。经过这两次诗风转变,清诗才真正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锦师学人     
吕德全 字磊,又昌圃,号一石,忘忧园丁,室名“溪柳画屋”、“三省斋”等。1941年生,辽宁黑山人。196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后又进入北京画院中国画专业研修生班学习并毕业。 四十年来,潜心书画,在写意花鸟画创作方面取得令人瞩目之成绩。《月下》、《篱笆老瓜》等数十件作品参加赴日本、澳门、荷兰,“当代水墨画精品展”和“ 97’欧洲中国画艺术展”及“北京国际扇面书画艺术展”,第一、二届“湖社画展”、“全国高校专业教师中国画作品展”等国内外大展并获奖。《秋国》、《雨后》等8幅作品为文化部和中国美术馆收藏…  相似文献   

10.
廖敏 《今日南国》2009,(13):44-44
书画收藏是收藏的重要门类之一,爱好书画的藏友数量也非常多。说起书画收藏品的造假、陷阱问题很多藏友会用“水深得很”来形容。今年5月初,在南宁一个大型寻宝活动的海选中,记者就发现造假者除了编故事玩心理、用化学手段做旧等常见伎俩,让人防不胜防的手段还有不少。  相似文献   

11.
王铎是明末清初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中尤以行草最为世人所重,王铎的草书虽然是学自二王灵秀俊逸一路,其用笔却出自颜真卿、李邕的厚重浑朴,熔碑帖于一炉。涨墨在王铎书法上的应用更发挥到了极至。他的书法气度雄厚、笔性老辣、涨墨淋漓、章法宕逸,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12.
焦宝 《东方论坛》2011,(1):83-87,109
赵执信是清初山左诗人群体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其诗文、诗学理论、诗余乃至书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时期以来,赵执信研究在学界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具体有赵执信概论性研究、赵执信诗文及诗歌理论研究、赵执信与王渔洋关系及其交游行迹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人类步入了新世纪,为了把中国画向更高领域推进,有必要对被历史尘封的优秀传统中国画进行重新审视.清代扬州八怪高扬创新旗帜,注重人品与书画的统一,大胆探索"自立门户",注重艺术的全面修养,对中国画的发展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晚明到清末社会剧烈变化激荡,书法艺术风格变迁明显:从晚明行草的狂放到清前期赵董的柔媚、馆阁体的板滞僵化,到清朝中后期碑学复古。书法艺术风格的变迁与文化思想、书家个性、社会变动等深层契合。探索一定历史书风变迁,有助于深刻解读书家身世、时代思潮、社会政治等方面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陆《兰亭序》真伪论辨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兰亭序》传为王羲之的千古书法名作.宋人开始对传世《兰亭序》是否为右军所作表示怀疑,但因缺乏出土文物的印证而不得深入.清代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学者对此进行考证,主要立场是否定此帖为王羲之所作.20世纪60年代,南京近郊出土的东晋墓志为《兰亭序》真伪之辨提供新线索,中国大陆学界开始进行比较严肃的学术争论,史称"兰亭论辨".这场论辨继承了明末清初兴起的实学思想和清代乾嘉学派的传统,围绕隶书笔意、文字出入、文章风格、智永依托《兰亭序》等焦点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20世纪80年代的论辨呈现出一种维护传统、驳论否定论者的走向,学者们不仅考证兰亭真伪,而且把反思的视角投向前期论辨,使学术研究趋于客观冷静的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期,新出土的《高崧墓志》为全面认识六朝书法提供实物资料,"《兰亭序》国际学术研讨会"对兰亭现象作了综合探讨,真伪之辨日益深入.《兰亭序》真伪是关系到书法史、汉字发展史的问题,意义重大.围绕此帖展开的真伪论辨涉及了社会科学学术探讨的种种层域,对已成定论的学术观点进行新的探讨,体现了学术的开放性和独立的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16.
满族家庭艺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满族家庭艺术教育,主要包括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这种教育使满族家庭艺术得以传承,满族艺术修养得以提高.同时,培养出许多专业艺术人才,创造出许多艺术作品,这些都为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王维艺术学思想的最大特点是以“诗”为中介,以艺术功能为基础,以艺术构思为途径,“打通”了诗、书、画、乐等诸种门类艺术。这种具有“一般艺术学”意味的艺术思想是王维儒、释、道三家哲学思想融合的反映,也是整个盛唐时代艺术风貌的呈现。王维的艺术学思想对当下“一般艺术学”的学科建设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明清之际,西洋画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明末西洋画的初步传入、清初传播的深入发展以及清中叶传播的兴盛与衰落过程。导致西洋画在中国传播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当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对文化艺术交流的限制和束缚,还有强化的君主专制统治对思想文化的控制、西洋绘画的主要传播者的身份与目的的冲突以及文化艺术的传播规律使然。  相似文献   

19.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笔墨遒劲、嗜书尤甚的帝王书家,其在书法实践上的成就以及对后世书法理论和审美意趣的基奠上,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唐太宗对书法的挚爱主要表现为:始开崇王之风,躬耕翰墨书论,督学馆设书科。其"法度森严""雅正中和""尽善尽美"的美学思想恰当地诠释了初唐书风的审美风尚。"书""教""论"贯穿了唐太宗书法艺术的整个生命历程,也为唐太宗的翰墨情结及其在书法史上的成就作了贴切的注解。  相似文献   

20.
扬无咎是南宋初期著名墨梅画家、词人、书法家,其词、画、书法尤为人所称,时有"逃禅三绝"之誉。其词清丽婉雅,格调殊工;其画清淡野逸,格高韵深。以《柳梢青》与《四梅图》为代表的词画艺术,真正达到了"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极高境界,并将词、画、书法三者完美地融为一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南宋词人刘克庄、周密、陈允平,元代诗人虞集、张雨、柯九思,明人文徵明、文嘉、徐守和、徐贲,清人宋荦、宋韦金,乃至乾隆皇帝等,或题跋、或追和,蔚成词坛画苑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