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章将citizenship译为“公民权”,着重讨论其疆界问题。公民权是相互性的主体间性概念。它涉及到公民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以及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的问题。公民权在本质上是排斥性概念,只不过这种排斥有着一种包容性概念的团结幻象。这种包容幻象通过权利义务配置和身份认同的构建,将原本被排斥的人群包容进社会体系之中,加强了社会团结。这是公民权的进步史,也是其辩证法。  相似文献   

2.
交往行动理论视域下的权利生成于商谈,介于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它以私权利为起点,通过主体间的交流产生交往权力这个介质,并通过建制化过程确证为公权力。解析公民权的关键在于私权与公权能否互动以及如何互动。身份确证是解决中国农民工公民权问题的前提,交往行动理论视域下的共同体构建与农民工公民素质的提升是实现中国农民工公民权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很少直接阐述公民概念及其理论,但其唯物史观蕴含着个人从市民到公民,从资产阶级国家公民到无产阶级国家公民,再到世界公民、自由个性的自由人的公民身份思想,展现了公民身份思想的演进逻辑:由批判封建等级特权、肯定资产阶级公民权进步性的肯定阶段,到揭露资产阶级公民权虚伪性、呼吁通过革命争取无产阶级公民权的否定阶段,再到促进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推进世界公民和自由人的生成演变的否定之否定阶段。这从公民身份发展的视角概述了人的解放轨迹,阐发了社会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公民身份视域出发,基于平等与自由政治理念,解析女性与男性差异问题产生的社会缘由,阐述了女性只有达到经济上的自治和独立,才能使自己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出发,论述社会如何以不同方式对待女性,审视女性公民身份对促进女性自身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产生的重大社会意义;从共同体与女性认同的关系出发,阐明共同体对女性公民身份的承认和赞同对凝聚人心、激发共同体成员认同力量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制度与公民权的结合便形成社会公民权。社会公民权之目的是确保一定的福利水平,使公民过上一种“文明化的生活”。而国家一般通过宪法等形式来确认社会公民权。公民与国家在社会公民权方面的争议可通过社会公民权的适当限制、理性的公众参与以及相应的司法救济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以户籍制度为标志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使社会形成了“农民-工人”相分离的主导的身份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双重转型,农民与工人两种不同的身份实现了过去人们难以想象的奇异结合,“农民工”这一特殊身份的建构是错误承认的结果,因而农民工身份的转变需要合理的承认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经历了从盲流到新市民、新居民的一系列身份演化过程. 它不仅折射出社会对农民工的认识变化,而且反映了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进程和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学术界对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日益深化,形成了素质论、移民论、社会层级/阶级论、制度论和多重歧视论等研究进路. 这些研究进路为理解农民工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但总体来说,当前有关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人口素质、户籍制度、权利等单一维度上,无法对农民工问题形成全面的理解. 农民工问题反映在资格、权利、行动、认同等复合维度上. 20世纪90年代初从西方引入的公民身份( citizenship)是一个包含成员资格、权利、行动、认同等复合含义的范畴. 从公民身份的视角来研究农民工问题,有助于对之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与公民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国家的公民体现了社会个体与国家共同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公民与国家联系的中介是公民权.公民权为现代国家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国家的合法性基础,成为现代国家的基石.长期以来,国家在公民权建设上的严重不足,导致了农民公民权的严重短缺.农村改革促进了农民公民权的生长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应围绕扩展农民的土地产权与平等权利这两个基本方面,大力推进制度建设与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特别是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社会,文化群体是否及如何在政治中得到承认,已成为当今民主政治议程中最为突出和不断争论的问题.查尔斯·泰勒在区分个人身份认同和群体身份认同的基础上,提出文化平等和公共交往的策略,试图通过一种寓于对话和交往之中的“承认政治”,调和高扬普遍主义的自由主义与倡导特殊主义的差异政治之间的紧张关系,为自由社会的制度设计寻找一条自我救赎的理论路径.泰勒的承认政治预示了后权利时代公民认同和文化正义对于政治团结的重要,开启了全球化背景下有关社会正义的规范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问题是当前中国社会管理现实建设与理论探讨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依据南茜.弗雷泽的三维正义理论,分析农民工在文化身份承认、经济资源再分配、政治代表权方面的非正义境况,指出当前农民工社会管理体制的不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在户籍管理、社区管理、工会管理三个方面创新农民工社会管理体制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1.
基于 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 2015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从社会排斥角度研究居住隔离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居住隔离显著降低了农民工市民化,居住隔离程度越高,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越低,两者之间的负向关系在新生代农民工和在大型城市就业的农民工群体中更为明显。居住隔离通过影响城镇社会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间接影响个体城镇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适应状况,进而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抑制作用。本研究为有效解决人口半城镇化问题和推进农民工有序市民化提供重要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分层:中国城市化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中国农民工是当代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农民工的社会分层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现象,更是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的产物。中国农民的市民化,首先是要解决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但人数过亿的农民工又不可能同步市民化,或者同时融入城市,它必须经历一个渐进地、分期分批地进入过程。为此,文章运用代理论与社会分层理论来分析农民工分层,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将进城的农民工大体上分为准市民身份的农民工、自我雇用的个体农民工、依靠打工维生的农民工、失业农民工、失地农民工五个层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家对国民幸福感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社会要和谐,首先必须实现人的和谐。农民工作为连接城 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的纽带,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本文以农民工幸福感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当代中国农民工的幸福感,从社会和农民工自身二维视角探讨影响农民工 幸福感的原因。其中,主观原因主要是自我认同度低、缺乏归属感、存在攀比心理等,客观原因主要是待遇低、欠薪严 重、维权艰难、子女入学难、赡养父母等。要提升农民工的幸福感,需要内部发力、外部助力共同作用,通过改变农民 工心态、加大教育培训、提高法律意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来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发展与城市农民工权益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农民工城市化、市民化的转移步伐,但由于国家户籍管理制度与市场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城市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既需要国家户籍管理、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又要从劳资关系角度保护农民工劳动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并从多方面推进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体制和制度等原因,新生代农民工不满情绪压抑在内心深处,形成怨恨。造成新生代农民工怨恨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分层理论看,新生代农民工属于社会下层;从社会身份理论看,新生代农民工属于“边缘人”;从社会交往理论看,新生代农民工仍是初级交往为主;从受教育程度看,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怨恨感的压抑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危害:伤害农民工自我心灵,阻碍社会进步;引起农民工思想混乱,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降低政府公信力,削弱社会的整合能力和动员能力。在此提出化解农民工怨恨感的对策建议:提升农民工的社会政治地位,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增强其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期农民工权益保障缺位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国家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城市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既需要国家户籍管理和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制度改革,又要从劳资关系角度保护农民工劳动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并从多方面推进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体育权利是公民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与生命权、健康权、文化和教育权利密切相关的一项基本权利。保障农民工体育权利对于提升农民工幸福生活水平、促进其自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本研究从公民权的视角分析农民工体育权利的性质、体育权利在权利体系中的地位、体育权利实现的困境,并从实现完全公民权的思路提出农民工体育权利保障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8.
构建农民工社会救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社会救助体系有明显的缺陷,其主要原因是农民工社会救助体系中立法的空缺、体制的限制、权利意识的淡薄、非政府组织等社会支持系统发展不完善,完善农民工社会救助的制度、落实农民工权利保护的法律依据、加强农民工权利的行政保护力度、重塑农民工权利的司法救助机制、建立专门的农民工社会支持系统等是完善农民工社会救助体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环境、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