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带一路"战略为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使命,一方面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民族团结提供现实基础;另一方面成为维护边疆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民族地区城镇化推进路径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现价值。文章首先探讨了在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困境;接着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对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下,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应当走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过去20多年中滇中彝区富良棚乡城镇化发展的两阶段显示:前一阶段属于典型的"物的城镇化",后一阶段为"文化城镇化"。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不宜照搬东部沿海地区或内地发达地区的城镇化经验。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走人文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高举文化大旗,走"文化城镇化"之路。少数民族地区的当地世居民族及其文化须参与城镇化过程,并发挥主导性作用和体现主体性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要充分发挥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建设的正效应,推动民族文化从村寨传承向由城镇和村寨共同传承的历史进程;把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建设成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中心;创新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化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互动前行的模式;在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中积极应对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挑战,因势利导,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以促民族文化的继承与传扬;民族自治地方城镇的艺术院校、文艺团体、群众艺术馆要成为弘扬和创新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造就有利于城镇化与民族文化互动发展和共同繁荣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基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城镇化和国际化发展,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其创新路径有四个方面:第一,族群需求、政策导向和市场诱导是关键因素;第二,民族融合程度高、开放性程度广和社会稳定性强是重要基础;第三,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区域向整体转变和乡村与城镇协同发展是主要逻辑;第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城镇化发展、国际化发展和品牌化发展是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战略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性。少数民族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导向、目标定位以及评价标准之间存在一定背离,主要表现为城镇化质量偏低、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缺乏特色支撑产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困难以及城市规划趋同等。新型城镇化要求在提升少数民族城镇化水平的同时加强城镇化质量,需要培育和扶持特色产业,以民族文化生态为基础进行城镇规划、促进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以上策略又可初步归纳为三种城镇化路径:即特色产业驱动型城镇化、民族融合型城镇化以及文化城镇战略,并需要法律法规等相应的制度设计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6.
新疆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核心区,民族关系是新疆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变量,因此,和谐的新疆民族关系是"一带一路"战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尽管新疆民族关系在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影响下,民族交流、互动和交往有了大幅改变,但"相对固化"的民族结构改变还不明显,民族关系较先前更为复杂。针对当前新疆民族关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政府能力提升、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民族互嵌型社区构建三个方面调适新疆民族关系,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关于加快实施民族地区城镇化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就城镇化与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实施城镇化战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集中体现,是推动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实施城镇化战略,必须科学定位、全面规划、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放开搞活、综合管理。在实施城镇化过程中要处理好城镇化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镇化与市场化的关系,城镇化与扶贫、生态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持续发展,城镇化随之快速推进,并出现持续发展的趋势。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矛盾和问题,诸如民生保障、福利提升、结构优化、社会管理等,这要求我们反思城镇化发展战略,利用"新思维"来处理城镇化的问题,这包括重新规划城镇化发展战略,新建开发一批大中城市,调整城镇结构。同时,建立城市工作新机制,改变城市行政级别"终身制",并建立城市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经历了一个从自然发展到政策引导的初步探索阶段。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如何保留"乡愁",留住好山好水,已经成为从行政管理机构到城镇居民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从文化学的角度理解,民族地区"乡愁"实际上就是文脉、地脉和人脉三个角度解构了无形文化、有形文化、自然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四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之总和。基于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乡愁"保留的各种困境,从旅游业发展的本质需求、旅游开发、旅游经济和旅游产品特性四个维度分析得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中"乡愁"的保留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两者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维持是实现城镇化建设中"乡愁"保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重庆武陵民族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是重庆发展武陵山区经济高地和渝东南民俗生态旅游带的重要战略之一,其开发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重庆武陵民族文化旅游走廊的开发应该实施多项组合开发策略,培养龙头,创建品牌,突出特色,才能又快又好地发展其民族地区旅游事业。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的振兴,而山区乡村振兴则需依靠产业与生态协同振兴才得以实现.鉴于山区乡村肩负生态环境与(民族)传统文化"双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特殊使命,以及按现阶段山区乡村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多功能发展、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为理论视角,以乡村产业与生态振兴为山区乡村振兴的"两大抓手",稳步推动山区乡村振兴的进程.为此,应以村民全面发展及生活富裕为山区乡村产业与生态协同振兴的目标导向;聚焦推进协同振兴的产业、生态、文化、人才和组织等关键领域;以乡村基层党组织嵌入为引领、以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为立足点、以合理适度利用乡村资源为必要原则、以"生态+"为特色发展模式,推进山区乡村产业与生态的协同振兴.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是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两大动力,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互补的关系。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是调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结构、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建设具有少数民族特色城镇的一条重要渠道。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要遵循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与保护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与生态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一系列有利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使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在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并为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要成功推进现代化,必须成功推进城镇化,对于民族地区尤为如此。城镇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转型,进一步推进现代化,提升人们幸福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面临着严峻的可持续性危机。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可持续性的内涵包含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社会和谐可持续性、政治参与可持续性、民族文化传承可持续性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结合民族地区特色,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出较有适应性、实践性的提升城镇化可持续性的策略。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策略有:旅游兴镇,城镇群连片发展等;民族文化传承可持续性策略有:“点、线、面”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开发,“移动的”民族文化等;政治参与可持续性策略有:政治参与志愿者,城镇化办公室信箱等;社会和谐可持续性策略有:心理疏通机制,专项协调小组等;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策略有:美丽城镇建设,提升城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小康进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重点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必须加快小康进程,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民族地区的小康进程就是市场化的过程、城镇化的过程、工业化的过程、知识化和信息化的过程。民族地区加快小康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需要,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建设强大的"经济国防"的需要。民族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加快小康进程,应实行大通道战略、城镇化战略、特色经济战略、中小企业战略、科教战略、大旅游战略。  相似文献   

15.
加快湖南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临入世的机遇与挑战 ,湖南西部民族地区应选择新的发展战略思路 ,重点应实施绿色生态产业创新战略、区域经济主体民营化战略、特色产业创新战略、加快城镇化与农村人口非农化战略、新一轮开放带动战略。实施新的发展战略的主要对策有 :有效地利用政策资源 ,造、输血相结合努力增强造血功能 ;实施全民素质教育与人才工程 ;加大体制改革创新 ,提供新发展的体制平台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构筑供新一轮大发展的基础设施平台。  相似文献   

16.
注重民族区域差异加速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差异更多地表现为民族间的区域差异和发展差异。实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必须把握民族间的区域差异和发展差异,深刻认识新农村建设中由于区域差异而产生的诸多关系的内在联系,统筹处理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不同区域具体实施战略的关系;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关系;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发展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保护的关系;引导各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关系;坚持总体目标与允许个性差异存在的关系以及农民个体积极性与合作组织相协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西南民族文化产业为基础的民族文化贸易主要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终端消费市场,而民族文化贸易处于"内向型"发展阶段,文化贸易逆差现状与我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状况不协调,民族文化面临知识产权法制体系缺陷的困扰,民族文化贸易的产品和服务同质化导致系列问题。在坚持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更注重文化生产和创新,巩固以民族文化品牌引领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西南模式",实施从"引进来"转到"走出去"的战略转型,把西南民族文化产业走廊作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策略进行整合,从而沿着民族文化"走出去"的路径促进西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武陵山区生态条件相同,产业发展水平相近,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任务紧迫而艰巨。以恩施州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为案例,提出武陵山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政策建议: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绿色发展;立足本地实际,切实因地制宜;培育主导产业,促进效益提升;突出农民主体,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倾斜扶持,改善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武陵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是加快推进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的重要课题,与加快武陵山区民族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社会转型阶段,应该构建推动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创新的四个内在运行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对接与整合机制;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机制;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互...  相似文献   

20.
适应全球化趋势,本文提出了国家民族文化的对内发展的四个战略,并提出变革国家民族文化建构理念,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发展的国家民族文化权变体制问题。制定对内文化发展战略,有助于创建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建立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丰富多彩的多层次文化;形成凝聚各个民族文明成就的中华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民族文化的统领作用,坚实地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