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俄藏西夏文草书《孝经传》吕注本是已佚汉文儒经的西夏文译本,笔者通过译考该书十八章正文,确认西夏文译本为节译本,力图为寻找这部已失传的汉文底本在内容上提供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回鹘文《金光明经》译自汉文本。回鹘文译者对汉文偈颂也以回鹘语诗歌形式进行了翻译。本文以回鹘文《金光明经》为底本,与汉文本进行对照,可以看出,梵文偈颂、汉译偈颂和回鹘文偈颂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回鹘文《中阿含经》残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阿含经》为北传佛教四阿含之一。回鹘文《中阿含经》译自汉文 ,且有不同的版本流传于世 ,曾在回鹘人中广为流传 ,倍受崇尚。本文对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编号为B52(甲 ) :18的一叶回鹘文《中阿含经》残叶进行拉丁字母转写、翻译和注释。  相似文献   

4.
试论《长编》西夏史料的价值杜建录西夏史料由汉文史料、西夏文文献以及文物考古资料3部分组成,而在汉文史料中,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本文简称《长编》)的有关记述最为翔实。据笔者粗略统计,今存7朝《长编》中有关党项、西夏史料竟多达200余万字。但《长...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此叶敦煌本回鹘文《杂阿含经》残叶 ,系摘取汉文原文的部分词句直译而成的手稿本 ,其年代似为元代。从目前已知的回鹘文《杂阿含经》来看 ,该回鹘文佛经至少有卷子式和贝叶式两种版本  相似文献   

6.
西夏音乐文化发达,然而古代正史并不对西夏录记,西夏乐志亦不能见。所幸的是西夏文、汉文双语对译辞典《番汉合时掌中珠》及西夏流行汉文辞典《杂字》中记录有大量的乐器名称,为认识与研究西夏音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历史资料。以上典籍所载乐器名录中,均载"七星"一词。七星,在中原汉乐中亦极少见,然而在西夏却是较为常见且流行的乐器。据笔者通过大量文献与图像考证,西夏七星乐器为六孔按音,尺度较长,横吹,竹之所属的笛类乐器,在黑水城出土卷轴画中亦有所见。  相似文献   

7.
论西夏文的形体结构和造字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文是西夏王朝创制和使用的一种文字。西夏大庆年间(公元一○三六——一○三七年),统治者李元昊命令他的宠臣野利仁荣创制了西夏字。西夏字产生之后,被定为“国书”,在官方文书中使用。宋景祐四年冬(公元一○三七年),西夏设立蕃汉二字院以教授蕃(即指西夏文)汉文字。《西夏书事》云:“元昊既制蕃书,尊为国字,凡国中艺文诰牒,尽易蕃书,于是立蕃字、汉字二院。汉习正、草,蕃兼篆、隶。”当时,用西夏文翻译了不少汉文典籍以为西夏人诵习之用,如《孝经》、《尔雅》、《贞观政要》等。西夏著名学者斡道冲还曾以西夏文写了《论语小义》和《周易卜筮断》等书。  相似文献   

8.
杜建录先生撰写的《(天盛律令)与西夏法制研究》,是以《天盛律令》为中心,结合汉文资料、其他西夏文文献和文物考古资料,对西夏法制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力作。该书把西夏立法中的种种现象放入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考察,从而使读者对西夏法制的理解更加深入;并与唐、宋律相关照,揭示了《天盛律令》的独特本质及其在中国法制史上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西夏文原始文献资料为底本 ,结合现存的相关版本与相关资料 ,在详细阐释和充分考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 ,分别从字数、音韵、内容、版本流传等方面对《同音》《同义》两部西夏文词书作一客观论证与分析 ,并进一步探讨两书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12世纪末(公元1190年),西夏刊出一部由骨勒茂才编撰的西夏文和汉文互译音意的幼学书《番汉合时掌中珠》(以下简称《掌中珠》)。此书按天·地·人三才的体例编排,每条词语分四行:中间两行,右为西夏字,左为该西夏字的汉文意译字,左右两边各一行,其中,右为西夏字的汉文音译音,左为汉字的西夏文音译字。下面以“天”字为例加以说明(为印刷方便,西夏字按先后编号集中附后,文中“□”号代表西夏  相似文献   

11.
宋、元、明、清四朝公私目录及宋人传记资料中述及了一些宋人著汉文西夏史籍 ,其中刘温润著《西夏须知》对西夏国情分条记事 ;《羌尔雅》是刘温润依汉语字书《尔雅》体例编写的一部西夏语字书 ;孙巽著《夏国枢要》重点介绍西夏王朝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对后世学者编写西夏专史影响很大 ;单行传世的《西夏事略》是一部删削之伪作 ,属好事者节录王称《东都事略》卷 12 7《西夏传》部分 ,另外 ,王称之名被四库馆臣臆改为“王 ,应加以辨明  相似文献   

12.
从宋、元、明、清四朝目录著录和宋人传记资料中辑出宋人著汉文西夏史籍,分别考证其著者的生平事迹、史籍本身的内容等,被考证的史籍包括:赵殉的《聚米图经》,游师雄的《元 分疆录》,无名氏的《西夏杂记》、《契丹夏州事迹》、《夏台事迹》、《西夏堡寨》,郑文宝的《河西陇右图》,景泰的《边臣要略》,郭申锡的《边鄙守御策》,郑骧的《拓边录》、《别录》、《河陇人物志》,刘沪的《备边机要》,薛向的《陕西建明》。这些史籍对研究西夏的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西夏文《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在20世纪末被误断为《大悲经》。本文纠正这个错误,同时提供经文现存部分的全文汉译,并指出元代刊刻的河西字《大藏经》存在版端经题与正文内容不符的现象,《频那夜迦经》的版端经题“大悲经”实际上是宋法护译《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的省称。  相似文献   

14.
西夏文书撰拟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夏文书撰拟制度是西夏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西夏统治者管理国家的强有力工具之一,受到了西夏历代统治者的重视。本文根据《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和其他有关西夏汉文史籍,从文书队伍、文书格式、文书内容、文书语言等四个方面对西夏文书撰拟制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关于西夏党项人的婚姻、家庭状况,由于文献资料贫乏,故目前所见有关西夏史的著作,对此均语焉不详。但自从史金波、白滨和黄振华同志的《文海研究》出版以后,由于其中有西夏文字典《文海》及其汉文译本的发表,则使我们对这方面的问题有了深入探索的可能。以下所论,即主要借助《文海》汉文译本所提供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16.
《番汉合时掌中珠》(以下简称《掌中珠》)所反映的西夏语音系的全浊声母应该是一种什么音貌 ?是普通意义上的浊声母 ,还是带有鼻音因素 ,即习惯上称之为“鼻冠音”的浊声母 ?有关这个问题的争论起源于《掌中珠》中有一批用“尼×”等汉文复字注音的西夏字。例如 :(行业 ) ,汉文注音为“尼责” ;(夏 ) ,汉文注音为“尼顷” ;(主 ) ,汉文注音为“尼足”。有人认为汉文复字为反切音 ;有人认为是为了方便汉人准确地发出西夏语的全浊音而特意加了“尼”音首 ;有人认为“尼”加在音首 ,表明西夏语中有鼻冠音。我们不妨先通检一下所有用“尼×”注…  相似文献   

17.
《归真要道》是明末清初极其重要的汉译伊斯兰教典籍,该书现今可见的三种版本有两大系统,《米而撒德经释义归真要道》和乾隆五十二年《归真要道》为清末手抄本系统,两书均源于同一个底本;民国初年念一斋排印本为另一系统。为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文献整理,促进《归真要道》的传播与研究,对其进行版本考述、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常啼菩萨求法故事》是抄写于蒙元时期的重要回鹘文佛教文献之一。玄奘法师翻译的六百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220)之"初分常啼菩萨品"及"初分法涌菩萨品"是回鹘文《常啼菩萨求法故事》的底本,但回鹘文故事不是汉文版的逐字翻译,译者用押头韵的诗歌形式叙述该故事,并在佛教教义和人物风景刻画上添加不少内容或删去汉文译文中的重复内容。  相似文献   

19.
首次对黑水城出土的一则西夏文药方进行翻译、释读与考校,认为此方名日还阳丹,主治遇冷腰疼,组方为零香、硇砂、木香,当归、桃仁、巴戟、蓬莪术、青皮、官挂、白椒、尉子、茴香、吴莱萸、京三棱。此方所依据底本可能为某种巳佚的汉文医方。  相似文献   

20.
《西夏志略》刊谬举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夏志略》是一部汉文西夏史籍,由于诸多原因,它一直未受到应有的关注。《西夏志略》不失为一部有特色、有利用价值的史书,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它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西夏史料被以讹传讹;第二,它集宋、辽、金三史《夏国传》于一体,便于学者取长补短;第三,用人物生平事迹反映西夏兴衰历史,为编纂西夏史籍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编写模式;第四,对引用史料注明出处,反映了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以上论述,纠正人们对《西夏志略》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西夏志略》自身有三种错误:第一种为被征引史书的史料本误,第二种为《古今图书集成》、《续通志》引误,第三种为《西夏志略》抄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