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节期间,我刚从美国回沪不久,就接到贵刊副主编刘经纬先生的约稿电话,说《人才开发》杂志已届百期,要我写篇文章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2.
《人才开发》创刊整整20周年了。这个刊物的品位高、内容好,为国家的人才开发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作为读者,向社长,主编及全体工作人员在此鞠躬致敬。二十岁,人气正旺,前途无限,贵刊  相似文献   

3.
《人才开发》已经弹指十年了。 我研究人才学十余年,创立特殊人才学也有十年了。我看《人才开发》杂志,因为我搞人才学。从这一点出发,我说《人才开发》可能带有感情色彩,容易偏好,但同时也正由于这一点,我说《人才开发》可能因了解而言之有据,不易偏颇。 在我所接触的国内近十种人才报刊中,《人才开发》是办得最好的。一是选题的广泛性与深度结合得适  相似文献   

4.
《人才开发》杂志一直是我喜爱的刊物之一,她给我工作和学习带来过不少帮助。坦率地说,贵刊一些文章给我写作提供了许多思考的方向,同时也使我的日常工作受到不少启发。我一直比较喜爱读贵刊一些应用理论性的文章,应该说,在时下不少刊物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下这类文章越来越少了,贵刊坚持刊用此类文章当属难能可贵,并且希望在新年中能保持这种特色,而且能读到更加超前、  相似文献   

5.
时节不居,岁月如流。《人才开发》杂志创刊至今已10年了。但我与《人才开发》的联系是较晚的,始于1993年;当年杂志的第6期发了我的以《人才的自用及外护》为题的第一篇文章,就这样,我与《人才开发》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她的积极的作者和忠实的读者。 近来,又翻阅了近几年的《人才开发》,总的感觉是,作为中国人才类的核心期刊,杂志的信息量大,内  相似文献   

6.
《人才开发》今年10岁了,在她刚满周岁的时候,我去浙江省人事厅办事。省人才研究会副秘书长丁坚同志送给我五、六本人才类杂志,内有《人才开发》,并希望我向这些杂志社投投稿。就这样,我有幸认识了《人才开发》。 我几次投稿失败后,终于在1990年第1期《人才开发》首次发表了我的作品。从此后,我每年均有文章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人才开发》2007,(8):56-56
编辑同志:我认识贵刊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我却是她忠实的读者。由于个人工作的缘故,我对人才相关问题比较关注,《人才开发》恰是一份不可多得的专业性刊物。在拙作被刊发后使我更加关注《人才开发》。这里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也是一个热心读者的阅读体会,仅供参考。1、思想性与可读性结合较好杂志是服务读者的,思想性是杂志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核,是灵魂。一本没有思想性的杂志,就是一叠与人无益的废纸,丧失了存在的根本价值。但是仅有思想性还不够,真正好的杂志还需要很强的可读性,这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的必要桥梁。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人才开发》杂志创刊20周年,我作为一名非常关心人才开发事业的老同志,谨表衷心祝贺。20年来,《人才开发》杂志正确宣传新时期人才策略,积极为人才开发服务,为国家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才开发事业做出了贡献。同时今年也是我们国家建国57周年,本  相似文献   

9.
《人才开发》杂志自1986年10月创刊以来,至今年10月整整10年了。值此本刊诞生10周年之际,谨向所有关心、支持《人才开发》成长的读者、作者和领导、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1989年9月我受命担任《人才开发》杂志社主编,至今年2月也有6年零5个月。6年多的历程,感受颇多。感受最深的是,我过去长期在组织、人事部门从事  相似文献   

10.
读者信箱     
《国际人才交流》是我钟爱的一份杂志,多少年来我一直是贵刊的热心读者和订户。《国际人才交流》选文质量高,可读性强,纸张、印刷质量好,这主要归功于编辑先生们的出色工作,在此新春之际,我要从内心向您说一句:新春快乐、感谢你们!但爱的越深要求便会更高,作为普通读者的代表,我想提出两点建议仅供参考,请恕冒昧。一、贵刊九四年第六期推出陈章良的特别报道后,以个人为主题的特别报道为何不见了?我想今后多一些个人特别报道对你们应当大有神益。二、人才沙龙栏目是我喜爱的一栏,以丰富的信息见出特色,贵刊九五年栏目有所变动…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人才开发》编辑部: 我是贵刊众多忠诚的读者之一对于贵刊,我期期必看,篇篇必读,深感贵刊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充分体现了“新、活、深、博”的办刊宗旨,不失为一本值得看的好刊物。然而“金无足赤”,作为一本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刊物,贵刊美中不足的是文字校对不够严谨,错别字较多,有时甚至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在此特就1994年第11期举偶如下(略—编者),希望贵刊能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此类现象,使刊物办得更好、更精彩. 编者按:这位读者的来信说得很好,指出了本刊的不足之处,为提高校对质黄,逐步消灭差铸,我们书米取措施进一步加强编样、校对工作,…  相似文献   

12.
《人才开发》经3年筹办,自1985年8月建社,1986年10月创刊,至今已有13年了。我于1988年4月从青海省委组织部《人才天地》杂志社调入《人才开发》至今已经10年半。筹办、创刊的艰难我虽没有经历,但不断听到有关领导的介绍,我深切领会到叶尚志老部长的含辛茹苦、呕心沥血。今天,《人才开发》已从一个幼童成长为一个"英俊少年",个中甘苦自不待言,一切成绩皆应归功于叶老的正确领导,一个革命老干部在各种风浪中能始终把握政治大方向,  相似文献   

13.
《人才开发》创刊10周年了,很值得纪念。10年,对于人生,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十年树木”,《人才开发》已从一棵幼苗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我衷心祝愿它茁壮成长,更加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给人们带来更多的阴凉和幸福。 人生不能没有老师和朋友,我一生同样有很多老师和朋友。但是,在我众多的老师和朋友中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人才开发》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4.
不应该脱期     
《人才开发》一送到我们单位,我就赶快借来阅读,但近期来,左盼右等总是姗姗来迟.比如去年第10期,我们在z一月一2日才看到;第lj期,也在12月旧才看到 据查,贵刊在每月中旬出版,照理再隔几天就应送到读者手中,看来,你们要找找原因,不能老脱期,影响贵刊的信誉。不应该脱期@金玉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相继出台,这是我国教育、人才工作向着更高更远目标推进的具里程碑的纲领性文件。我在《人才开发与中国崛起》(见《人才开发》2010年第5、6期)文中指出:中国崛起已是不争事实,但对中国崛起的原因,海外却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6.
我是贵刊的一个老读者。几年来阅读贵刊对我们的研究工作者有不少帮助。总之,贵刊越办越好,处在上升阶段,但问题似乎也不少。 这里只想谈一稿两投、重复刊用的问题。过去的不讲了,仅就去年第11期而言,我发现徐少伟先生的《集团学府在中国悄然兴起》一文,几乎没有改动地全文刊用于1994年11月份的《科技潮》。这显然是一稿两投、重复刊用。但这个问题也许是作者在较长时间前投稿贵刊,而贵刊没有向他发出刊用通知,他可能又投了《科技潮》,从而造成这种现象。 根据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  相似文献   

17.
出于爱好的缘由,从《人才开发》一创刊我就订阅 至今,弹指间,已10年了。在《人才开发》10周岁之际,除了向她致以最美好的祝福,祝她在下个10年更加光采照人,还想要表露的就是一缕浓浓的感激之情。 我是个人才学爱好者,10多年来一直探索不断。由于对一些人才问题常常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结果就往往不易很快被人们所接受。而每当此刻总是《人才开发》独具慧眼,以她的超前意识,发现了其中闪光的地方,并不吝版面,予以登载,而事实也证明,《人才开发》所推出的文章,绝大多数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在老干部局工作的便利条件,常有机会与老同志们探讨学术理论和社会发展等问题。一次在谈到二十一世纪国家多么需要人才时,一位老同志向我推荐了上海《人才开发》杂志,他说:“新时期要有所为,不可不读上海《人才开发》”。他并送给我两期《人才开发》,我一口气把它读完了。仅这两期《人才开发》,就使我头脑豁然清新,获益匪浅。两期中的篇篇文章都激起了我思想的波浪。  相似文献   

19.
尚志同志并人才开发诸同志:承蒙多年惠施《人才开发》,得以开阔视野,求索不已,以勤补拙,负驽前驱。贵刊艰苦创业,矗然沪上,推销全国,专论多独立创见,评述公允折服,改版之后,焕然一新,无愧于一流核心。尝闻致天下之强者在人才,成人才之成者在教化,教化之本者在学校。特致  相似文献   

20.
《人才开发》哺育了我,也在一定程度内指导了我所在单位的工作。 我离休已十多年了,由于离开工作岗位加上身体不好不接触社会,不参加会议、听不到上级报告和读不到有关文件,所以思想总是仃滞在离休前的状态,或者说是“僵化”的。但我却能“永葆青春”。分析起来,这不能不说是与我读了《人才开发》每期的每一篇文章有很大关系。读到《人才开发》,我才知道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边缘又兴起了一门《人才学》。我体会:站在《人才学》的角度看教育改革问题,会更深刻、更心明眼亮和更具有紧迫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