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摩崖石刻景观不仅是景区重要的旅游资源,更是武夷文化的有机组成与参照系统。应用Arcgis软件系统分析了武夷山景区内摩崖石刻的时间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北宋至今的1054年间,景区内共统计石刻403方,水平格局上,石刻景观集中分布于九曲溪与云窝-天游峰两大热门景区;垂直格局上,平均海拔高度248 m以上的石刻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于100300 m,其中位于200300 m,其中位于200300 m的石刻数量占总数一半以上。对景区内已考定占总数74%的298方石刻进行时间格局分析,其年均值为0.3824,历朝历代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性。石刻的热点区域随朝代变更发生空间转移,石刻分布也随时代变迁趋向高海拔。  相似文献   

2.
摩崖石刻是传统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文化现象,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旅游信息,是研究旅游的重要实证资料。武夷山明代摩崖石刻反映了当时旅游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也反映了明代旅游所呈现的人本主义、旅游者对游览对象的敬畏态度、审美体验层次的多样性等特征。这一角度的研究,对今天的旅游发展和开发有一定的反思意义。  相似文献   

3.
邢恕是北宋重要的政治人物和理学人物,二程弟子,郑州原武人,元祐年间贬谪永州。《全宋诗》收录其诗作共10首,其中6首作于湖南永州,此外又有散文1篇,题名7通,也作于永州,部分石刻真迹保留至今。本文即以永州所见摩崖石刻,参以方志,对邢恕所作石刻作一汇考,冀补史阙。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居盈”、“则百”等最早见于汉魏六朝石刻的词语的解读和分析。充分说明汉魏六朝石刻在汉语词汇研究、尤其是在汉语词汇史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强调了石刻词汇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石刻唱和诗不仅是文学作品的刊行与流传,也是诗文唱和活动的凝定,它融人、事、景、情于山岩石壁,是“诗可以观”“诗可以群”的典型。石刻唱和诗文多以诗摹景、以景解诗,形成诗景互观的模式;石刻唱和诗文常借景联结唱和,以诗和群,唱和相勉;同时,将唱和刻之于石,使得“唱”与“和”相长相发,促进文学乃至文化的交流传承与生发。品评摩崖石刻中的唱和诗文,既能深刻体会诗中所咏所叹的景、人与文,也能感知文与景背后的石刻意趣与氛围。  相似文献   

6.
石刻作为一种文献形式, 具有写本、 刻本、 拓本、 辑本等四种形态。 石刻的四种版本形态, 构 成了石刻文献从生产、 阅读、 流通到利用的生命循环的完整过程。 不同版本形态, 代表不同的生产阶段, 需 要有不同的生产者参与, “四本” 突出了石刻文献的物质性与复杂性。 从这四个角度来分析和解读这一过 程, 可以更深刻地认识 “四本” 彼此的异同和关系, 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入思考 “四本” 对于重建整个 中国古典文献学体系尤其是目录学、 版本学、 校勘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海和日村是响应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的一个生态移民示范村,属于整村搬迁。在牧区草山时,和日村的祖辈们有少数人从事石刻,主要刻制藏传佛教经文及其他宗教用品。搬迁后,传统的石刻手艺为移民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契机,如今石刻已成为搬迁牧民维持生计的主要方式和后续产业的支柱,因而带动着全村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石刻的流程、工具和技艺,以及石刻内容也经历着动态的变化,这既是市场的需求,也是和日村村民为应对生存和发展而做的积极改变,作为文化载体的藏族石刻技艺,作为联结传统与现代的藏族石刻,不断延续并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8.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双遗产地.自然遗产的完美保护与文化遗产的精神浸润具有内在的契合.选取"逝者如斯"、"鸢飞鱼跃"和"智动仁静"这三方具有代表性的摩崖石刻来揭示朱熹的生态思想,并认为朱熹的生态思想是一个生态世界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三者内在统一,亦即真、善、美完美结合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9.
石刻文献是我国古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记录地方历史和信息的重要载体。桂林有关生态环境的石刻文献表明,桂林生态环境系统保护规制包含了村社农耕环境“议禁”、风景林“禁约”、官山“防护”、公山“禁伐”以及生态环境修复等内容;而基于其上内容在石刻文献中呈现出了石刻教育传导、官府制度及其调处压力、以村规民约为主要形式的村民自治、纠纷预防与协商解决机制以及官民互济的联动治理等明显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这些保护规制及机制在桂林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共同影响下,不仅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并且形成了持续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文化传统,在其长期保持“山水甲天下”的殊荣中作用突出,也于当今的生态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纳西族在历史上采用刻石记事的方法来记录本民族的迁徙、征战、宗教、儒学、人物、谱系、商业、建筑等方面的重要情况,形成了一批价值珍贵的石刻档案。本文运用档案学理论探讨了纳西族的象形文字石刻、格巴文石刻、喇嘛文石刻、汉文石刻和东巴画像石刻,并针对纳西族石刻档案的管理现状,提出了可行性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朱子研究会、江西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福建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朱子民本思想与当代"学术研讨会主要就朱子民本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朱子理学思想渊源与影响等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朱子学说作了广泛研讨,丰富了朱子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李滉(退溪)对朱熹理学的传承主要体现在理气论、心性论、格物论和工夫论等四个方面。李氏对朱子思想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创立了一个以理气二物说、四端七情理气互发说、格物说和敬学为核心内容,以主理为特征的性理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胡适“近世哲学”的思想概念的反思,综合20世纪以来有关宋明理学与清代学术的研究成果,超越宋明理学研究与明清之际学术研究两大阵营对立的各种观点,力求更加全面地看待宋明理学、清代考据学对中国现代学术与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墨家的政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宝贵遗产之一,它曾经和儒学一起,一同并为达贵显学,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墨学的繁衍传承没有像其他诸子学说那样的款款绵延,但是,其"墨子精神"依然在不同的时代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无论何时墨学总有许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探究,也总能发掘出许多新的理论点,其政治冲突与政治整合思想就是一个墨学新探的亮点.  相似文献   

15.
龚自珍以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为利器,对儒家先验的"性善论"进行了否定,并在"公私之辩"和"理欲之辩"领域内对程朱理学悖人性非人情的特点进行了深刻揭露,动摇了程朱理学的地位,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理学家的"见闻之知"和"德性所知"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的"感性认识".认为理学家的"见闻之知"有相类似于"感性认识"之处,但并不等同于"感性认识",而其"德性所知"与"理性认识"之间不仅没有相似之处,而且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从它们的来源、内容以及彼此相互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两对范畴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17.
考据学的产生、发展源远流长,其间形成了训诂之学与义理之学两种风格迥异的注释传统。这种学术史氛围,为乾嘉考据学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历史基础。从清初的经学复兴到乾嘉时期考据学派主盟学坛,清前期的学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顺治朝到康熙前期的经学复兴期、从康熙中后期到乾隆初年的经学沉潜发展期、从乾隆初年到四库馆设立时的考据学派正式主盟学坛期。乾嘉考据学派形成的原因历来有"文字狱高压说"、"康乾盛世说"、"内在理路说"等三种有代表性的学说,但三说各失偏颇。从社会环境和学术自身的演进规律综而论之,乾嘉考据学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大因素:自明朝后期出现的"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学术演进趋势使经学在理学的外壳下发展起来;明清之际兴起的经世学风致力于从经典文本中寻找到圣人的济世良方,但演变到后来,却逐渐失去了经世的内涵,对经典的研究本身成为目的;朝廷大力表彰的"理学"在心性思辨领域已经缺少可拓展的空间,因而理学在"尊德性"之外的另一面,即"道问学"在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就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8.
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思想在中国近代哲学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三史”和“六书”影响广泛,他的“新理学”体系,是对宋明理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的人生境界说,还有融入其中的中西文化观,对中国哲学发展的思考无不表明冯友兰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将2005年学术界关于冯友兰哲学思想研究的论文作一综述,以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  相似文献   

19.
景海峰先生是大陆现代新儒学研究的著名学者,以坚定的学术立场、开阔的哲学视野和独到的思维方式,力图揭橥现代新儒学的发展轨迹和精神风貌。他对儒学近现代转型的深思、对现代新儒家学术思想的评判、对儒学未来走向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现代新儒学的研究视阈。在此意义上说,现代新儒学研究是解析景海峰学术思想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0.
华严佛学是长安思想文化的宝库,其辩证思维和佛学解释学对后期的"关学"乃至整个宋明理学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华严佛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法藏在《华严经探玄记》卷一中对《华严经》的解释方法和华严哲学作了提要式的概括,其中的"文义分齐"部分对"十玄门"和华严宗的缘起根据做了非常细致的分析,突出显示了华严哲学的解释学特征,对其中的华严佛学语言观、一多关系、体用关系、圆融特征等做了极具特色的解释。由此可以挖掘华严佛学和宋明理学的内在联系,并有可能架起一座东西方哲学对话的桥梁,是中国佛学仍需深入挖掘的宝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