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毓华  田廷广 《民族学刊》2013,4(4):54-61,117-119
"5.12"汶川地震后,龙溪乡部分羌族居民因地震中生存空间遭受巨大破坏而搬迁至邛崃市南宝山安置区,面对震前与震后迥异生存空间所引起的居民生活的改变,笔者试图以羌民社会生活中饮食的变化为研究对象来解释饮食文化背后社会互动因子的改变,揭示羌族异地安置区身为"小传统"社会在现代化、工业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如何去适应社会改变,同时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2.
青海泽库县和日村生态移民凭借自身的文化传统发展出了适合当地消费模式的特色产业——石刻业,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围绕石头产品的加工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游牧到定居,不仅带来了和日村生态移民身份的转换,也使其生计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迁出牧区,靠近城镇,新的生产生活环境,促使他们的生计方式由过去的以牧业为主向现今以手工业——石刻业——为主转变,石刻业已成为和日村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支柱。后续产业的运作,是以资源合理利用为核心展开的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交往交流的最基本活动。实现传统产业的顺利转型,需要在充分考察藏族文化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与其他形式互联,探索符合实际需求的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3.
粤北山区瑶族移民的文化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粤北山区瑶族移民的文化适应。文章首先介绍了粤北山区瑶族移民的搬迁情况,然后利用人类学田野调查资料,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描述了粤北山区瑶族移民在生计模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适应状况。最后,文章对这些适应现象做了一些分析,指出移民村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周毓华  孙婷婷 《民族学刊》2011,2(6):39-46,101
羌历年是羌民族生活和文化的缩影。2010年11月6日,邛崃市南宝山“5·12汶川大地震”灾后异地安置点木梯村的村民迎来了灾后的第一个羌历年。通过对此次羌历年的仪式过程及其宗教内涵、文化意蕴的解读,分析了当地村民、政府和社会组织在此次庆祝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并探讨羌历年在新的环境条件下所发生的文化空间和宗教空间的重构、神圣与世俗的冲突与协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前人口分布和民族构成是在长期的人口流动和迁徙过程中形成的,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将长期延续下去。移民进入一个陌生环境必须努力适应当地原有文化,因此,移民的"文化适应"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以宁夏南部的汉族移民为例,从移民的"身份适应"、"语言适应"和对当地回族文化的适应等几个方面傲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完德吉 《中国藏学》2023,(5):178-190+219-220
政策性移民与其他移民相区别的主要特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移民,因此,对于生态移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将政府与移民双主体纳入讨论的维度。在以生态移民工程为背景的情形下,有必要对移民生计适应过程中政府与移民的角色及作用进行一些思考。文章以三江源生态移民群体的生计适应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发现移民、政府及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于移民的生计选择,尤其是政府政策对移民群体生计适应与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移民的生计选择依政府政策的变化,而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文章以此探讨生态移民背景下实现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机制,提出政府政策与移民群体能动性的有机结合,对生态移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鄂伦春族长期生活在大兴安岭地区,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形成采集狩猎的生计方式和独特的传统生态观。其生态观保留着适应山林生活、满足狩猎生产需要、根植于原始信仰的特点,可以为当代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思路,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8.
西海固地区气候干旱,水源奇缺,以农业为主又兼带牧业,农作物须依靠水生长,牲畜需饮水,人需用水,因此,水资源对当地居民而言极其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人均耕地面积随之减少,又由于技术条件有限,不能开发利用地下水,因此,当地居民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雨水上,从而产生了求水文化,通过在泉里祈雨以及到拱北"要雨"这两种形式来达到降雨的目的。近几年由于退耕还林、移民搬迁以及政府"引水上山"政策的实施、外出务工以及经商等使农业不再成为当地居民唯一的生计方式,从而求水文化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人们消失的记忆。求水文化从无到有再到现在的日渐消失,与当地的环境、技术条件以及生计方式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一定的环境产生一定的文化,而求水文化就是当地回族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而产生的一种独特文化。  相似文献   

9.
张世均  徐全利  朱彬 《民族学刊》2011,2(3):80-85,96
民族地区跨区域迁移和安置首先面临的是物质层面的差异,物质层面的差异只是非物质文化差异的表面现象。在物质层面下将隐藏着安置移民因地域变迁带来的饮食、服饰、建筑、节日、婚丧,方言等许多非物质文化的差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在这次羌族异地安置中受到严重冲击,县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升冠挂红、婚礼十二歌、羌族碉楼建筑等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相似文献   

10.
生态移民作为公共政策,既是一种经济行为,更主要的是一种文化、社会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和适应过程.本文从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对生态移民地区社会、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变迁和适应过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显著的移民资本流动已经在南朝鲜与延边之间发生.延边当地政府支持劳动力移民,支持随后的汇款额利用所带来的渐进利益.官方对成功的移民者和他们同延边经济发展的整合不感兴趣.他们已经采取措施推动移民但是并没有出台有效的政策用以将新资本转移到延边,并将它们注入当地发展中.到目前为止重要的资源并没有被触及.  相似文献   

12.
禁忌是民众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习俗现象和人类所具有的普遍的文化现象。渗透在生产生活中的禁忌“常具有智慧上的意义”,对民众产生着巨大的教育影响。本文选取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羌族为例,以羌族的禁忌为剖析对象,阐释了蕴含于羌族禁忌中的教育资源以及禁忌产生教育影响的独特方式,同时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揭示了羌族禁忌所具有的教育特性,以期为羌族的教育发展乃至整个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羌族体育文化在羌族人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尤其在缺乏文字记载的时空背景下得到了传承,并融入到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发展进程之中;发展羌族体育文化当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为基础,以保持原生态民族文化为根本,以服务于社会大众;加强羌族体育文化研究,对于保护传承该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是十分重要的;重点探讨了羌族体育文化的起源和主要形式,并就该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性开发进行了策略阐述。  相似文献   

14.
王思亓 《民族学刊》2020,11(5):66-73, 146-147
灾难移民的重建与社会适应不仅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而且还影响着地区的稳定和繁荣,特别是对于有多种跨境关系网络的边境族群。本文基于多年对中尼边境夏尔巴人的调查研究,论述了夏尔巴人灾后移居生活中的社会心态和社会记忆,以及在就业、宗教仪式与丧葬方式等方面与移居社会所存在的张力、矛盾和困境。提出地方政府不仅应注重灾民经济层面的安置与救助,更应加大灾民的人文关怀,深入了解移民的文化传统,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逐步引导移民适应灾后生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南非的中国新移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收集资料,阐释了南非中国新移民与当地黑人之间的族群关系,研究发现中国新移民在社会交往、文化交流、居住格局等方面与当地黑人有明显的差异,努力学习与适应当地的文化是增进族群和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与当前普遍的乡村戏剧衰落的格式化叙述截然不同的是,牛哥戏在桂东南乡村的演出场景热闹红火.作为当地一种传统文化娱乐方式,牛哥戏一方面通过演出构建村落的公共文化空间,并帮助乡村社区形成新的孝道象征符号.另一方面介入农民的私人生活领域,看牛哥戏已经成为当地乡民喜好的一种个人生活方式.由于契合了当下乡村文化生活由公共性、狂欢性转向私人化、日常化的趋势,乡村戏剧的持续繁荣成为乡村社会中被边缘化的文化建设的内生力量.  相似文献   

17.
羌族舞蹈历史悠久,是羌族人民的文化象征,融入到羌族人民生活之中。很多羌族舞蹈演员和民众以羌族舞蹈全方位地体现着自己日常生活,彰显着民族精神。羌族舞蹈有的表现出民族图腾,或者是表现出民族信仰,或者是表达民族对新时代的歌颂赞扬,向人们展现出属于自己民族的中国梦。羌族舞蹈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重点研究羌族舞蹈的分类及特征,针对羌族舞蹈发展现状及趋势,提出科学的发展建议,对羌族舞蹈文化产业发展和传承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结合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通过对青海省海西地区一移民村的生计恢复方式的调查,研究其社会行动背后的影响因素,包括行动的选择及结果.发现在社会变迁这个背景下,宏观的经济背景、村中精英的带头作用、不同安置模式的影响,以及移民群体的价值观等都影响着移民对生计恢复方式的选择及其可持续发展.同时,虽然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其是关系到移民安居乐业、社会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予以长期关注.  相似文献   

19.
蒋彬 《民族学刊》2012,3(1):44-49,94
羌族地区的灾后文化重建是在国家的统筹下,在受灾地区民众的诉求基础上,在社会各界呼吁保护羌族传统文化的舆论中,通过援建省市的具体实施而实现的。作为援建方的山东,一方面根据国家的相关意见、条例、方案的文化保护、文化重建规定进行援建;另一方面,他们又根据自身对羌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文化的援建与重建工作。在承认羌族地区文化重建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应当看到文化重建中政府意志与学者呼声的疏离,援建后的北川羌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同质化、一体化、文化符号泛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羌族舞蹈历史悠久,是羌族人民的文化象征,融入到羌族人民生活之中.很多羌族舞蹈演员和民众以羌族舞蹈全方位地体现着自己日常生活,彰显着民族精神.羌族舞蹈有的表现出民族图腾,或者是表现出民族信仰,或者是表达民族对新时代的歌颂赞扬,向人们展现出属于自己民族的中国梦.羌族舞蹈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重点研究羌族舞蹈的分类及特征,针对羌族舞蹈发展现状及趋势,提出科学的发展建议,对羌族舞蹈文化产业发展和传承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