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国平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
一年前,周建人同志发表《思想科学初探》一文,言简意赅,读了颇受启发.文章提出了思想与语言产生的先后问题,思想是先于语言的,语言是先于文字的.他说:“‘思想——语言——文字’这一串相连的环节,可以肯定,思想放在首位.”我认为,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文字后于语言,这似乎不成问题,但说思想先于语言,就值得研究了.“是思想先于语言的吗?”我觉得问题就出在“思想”二字上面. 相似文献
2.
朱志方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3)
一、悖论不矛盾吗?谢洪欣同志在《哲学研究》1982年第4期上发表的《悖论的不可避免性和不矛盾性》一文中提出悖论不矛盾的观点,这对深入讨论悖论问题是有益的.但是,这种观点是否能够成立,我认为还是可以讨论的.谢洪欣同志认为悖论的定义应该是:“命题P是悖论,当且仅当P(?)(?)P(即P与其否定(?)P同值).”(《哲学研究》1982年第4期38页)他由证明“‘悖论是矛盾’是一个悖论”来证明“悻论不是矛盾”.请看他的论证一.“论证一:设P是悖论,即P(?)(?)P.(1)如果‘P(?)(?)P'是矛盾,则由于P与(?)P同值,可用P代替(?)P,即得 相似文献
3.
陈小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1)
遵照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本期发表对屈原有不同看法的两篇文章,先就屈原评价问题展开讨论,后将开展有关的其他问题讨论。热烈欢迎广大工农兵和专业理论工作者积极参加这些讨论。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通过严肃认真、广泛深入的讨论,将会促进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整个上层建筑领域,加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 相似文献
4.
阳作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Z1)
唯物辩证法究竟育几条规律?这个原来有争议的问题,前不久又在哲学论坛上重新提到人们面前来。有的同志认为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即对立统一规律。”(见1979年4月19日《光明日报》)有些同志认为“有三个”,“不可以对立统一规律来代替其他规律。”(见1979年5月3日《光明日报》)还有的同志说“从唯物辩证法的本性来看,把它的规律限定为一个或三个都是不对的。”“既然客观事物的普遍的本质的关系有许许多多,那么辩证法的规律也应当许许多多。”(见1979年6月28日《光明日报》)姚伯茂同志在同年6月 相似文献
5.
宫敬才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荣伟同志在《河北大学学报》一九八六年第三期的《中国传统文化再批判三题》一文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否科学、民主和人文精神的问题,作了基本否定的回答。这种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通观全文我们看到:荣伟同志基本上是以中国封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整个文化比较得出的。笔者对这种笼统、混乱的比较方法实在不敢苟同,所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下面,以就教于荣伟同志。 相似文献
6.
陈红儿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
读了陈谋箴同志发表在《中国经济问题》1983年第四期上的《劳动强度生产绝对剩余阶值》一文,深受启发。但对文中以马克思经济学手稿中的论述为据,认为超过国民平均水平的劳动强度,会在同一时间内增加绝对劳动量,同时增加剩余劳动,由它形成的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并且认为《资本论》中《劳动的强化》一节马克思说明的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基础上的绝对剩余价值。还认为若是主张劳动强度形成相对剩余价值,则就难于解释和坚持马克思关于“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时也是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的原理,对此,我认为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 相似文献
7.
《新疆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发表了署名蔡德贵的文章《阿拉伯哲学家法拉比》。读后感受有三:这篇文章是有针对性的,即针对本刊1982年第1期发表的拙作《关于研究新疆兄弟民族哲学与社会思想史的初步设想》和同年第4期发表的阿不都秀库尔·穆罕默德·伊明的文章《论艾卜·奈斯尔·法拉比的逻辑学说》,此其一;其二,文章的作者断言法拉比是“阿拉伯哲学家”,“法拉比的国别是不成问题的”;其三,文章就“法拉比的哲学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矛盾的说法。 相似文献
8.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七八年第二期,刊载了张永禄同志的《试论朱元璋的蜕变》(以下简称《试论》)一文。这篇文章提出了这样一个论点:朱元璋由一个反封建的农民起义领袖,“后来逐步蜕化变质,在推翻元朝统治之后,做了明封建王朝的开国皇帝”,“彻底背叛农民革命”,而成为“地主阶级的代理人”。据说蜕化变质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混入农民起义队伍,以地主阶级的思想意识(主要是封建帝王思想和孔孟之道),“对朱元璋进行思想腐蚀和影响”;一是农民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的阶级 相似文献
9.
周文彬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6)
纪树立同志发表在《复旦学报》一九七九年第六期上的文章《科学史:真理与谬误》,内容丰富,读了很受启发,但文中的一些观点,我们有不同看法,愿提出来与纪树立同志商榷。认识等于真理吗? 纪树立同志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科学真理中会包含谬误吗?回答是:不但会包含,而且一定包含。”其根据是恩格斯下面一句话:“今天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认识都有它 相似文献
10.
读了《兰州大学学报》今年第二期发表的刘家声同志《商品使用价值是个历史范畴》一文,很受启发。对于文中所论述的商品使用价值是个历史范畴问题,我们表示赞同。但对于文中论述的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问题,我们有不同看法,现提出来,以求教于刘家声同志。 相似文献
11.
寿步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1986年8月15日《中国法制报》刊登了张弘同志的文章《刑事证据一定要合法》(以下简称“张文”)。张文认为,“录音不能直接作为刑事诉讼的证据。因为,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视听资料(包括录音)可以作为证据。”对此,笔者观点不同。笔者认为,虽然刑事诉讼法中没有将视听资料单独列出作为证据的一种类型,但视听资料是可以作为刑事证据的。 相似文献
12.
周谷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2)
我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一期上发表了一篇短文,题目叫《逻辑推不出真理》.李继宗先生在同年同一刊物第二期上发表一篇文章,同我商榷,题目叫《逻辑能推出新东西》.我说逻辑推不出真理,李说逻辑能推出新东西,但新东西不一定是真理.依这点看,我们两人的意见似乎完全相同,逻辑推不出真理.但仔细一看,又完全不同:我是坚持就"逻辑推论"评价逻辑推论的,李则完全抛弃逻辑推论,评价所谓"推论"!李文共分九段,没有一段是不成问题的,我且依他的九段原文,逐段商榷如次: 相似文献
13.
现代经济的发展,就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要发展商品经济,人们生活消费必须走向商品化、社会化。但是,刘志凡同志在《略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非价格竞争》(载湘潭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以下简称刘文)一文中,却认为“在物质产品消费中,……非商品化部分的消费比重逐步提高。”这种观点,不仅在理论上是矛盾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不妥的,因而很有进一步商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马俊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3,(2)
《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1期发表了庞长富同志《物质与意识不是对立的统一》的文章(《新华文摘》1982年第6期也曾摘转)。初看起来,这篇文章立论新鲜、引证有据、理直气粗,但仔细考究一下就会发现,从观点到论据都似是而非。由于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如何正确认识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而且直接涉及如何正确认识对立统一规律的普遍性,所以,有必要从理论上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15.
尹瑜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
关于思维过程的阶段问题,是我国理论界正在研究的一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理论问题.张传湘同志在《马克思关于“从抽象到具体”的思想指明了理性认识的两个阶段》一文(以下简称张文)中作了有益的探讨,读来颇受启发.但对于其中的有些观点,尤其是涉及到黑格尔观点的部分论述,本人尚有一些不同看法,故撰此文,以就教于张传湘同志和理论界的其他同志.张文认为马克思关于“从抽象到具体”的思想来源于黑格尔,而黑格尔的思想又是在康德关于思维过程区分为知性和理性两个阶段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是有道理的.问题在于:黑格尔究竟主张思维过程分为几个阶段?他是怎样在被康德割裂开来了的知性和理性之间找到一条山此达彼的桥梁的?马克思对黑格尔这一思想的革命性改造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正是在这些问题上,我认为张文的观点值得商榷.而这些问题,实质上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问题:黑格尔的所谓“否定理性”在思维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一)正如张文所指出的那样,黑格尔的确说过:“逻辑思想就形式而论有三个方面:(a)抽象的或知性[理智]的方面,(b)辩证的或否定的理性的方面,(C)思辨的或肯定理性的方面” (《小逻辑》 198O在版 第172页,以下不注书名者皆引自本书.)但是我 相似文献
16.
王保贤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
刘玉莲同志的《关于“修正主义”的思考》(以下简称《思考》)一文在《聊城师院学报》1989年第2期发表以后,我们通读全文,认为作者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和理论问题。这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中,到底存在不存在”修正主义”?不仅如此,我们还认为,如果承认《思考》一文否定修正主义存在的观点是正确的话,那就必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无产阶级对机会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长期斗争是没有必要的。这一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从历史上还是从现实上讲,对于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来说,都是不能回避的,必须给予严肃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孙运福同志在《意识能动性刍议》一文(载《山东师大学报》1986年第2期)中认为,能动反映世界不是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唯一能动性就在于指导实践。笔者对该文的观点难以苟同,故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一孙运福同志认为,“能动反映世界是意识的能动性”的传统观点,与意识的本质相矛盾。笔者认为,这是他在片面理解意识本质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孙运福同志认为,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赵盛德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1)
文化大革命前,《光明日报》·《文学遗产》曾就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篇进行过热烈的讨论,对风骨的解释,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这篇文章里,我不想对过去讨论中提出的各种不同观点进行全面论述,只是就李树尔同志在《论风骨》一文中阐述的“风骨”即“风格”的理论提出些质疑,以求教于有关方面的专家。 李树尔同志在《论风骨》一文中说:“综上所述,‘风骨’就是风。风,对于某一个作家来说,是指他的创作风格;对于一系列相类似的作家来说,是文学潮流或流派。就广义而言,还有阶级的、民族的、时代的风格。风格即人,在阶级社会中,人都是阶级的人,因此,风格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倾向牲。” 相似文献
19.
帅国文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宁德师专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2期刊登了林颖同志的文章《浅议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以下简称《林文》),拜读之后深得启发,也有不解之处。富于启迪意义的是:《林文》从哲学与逻辑学两个层面,对公孙龙的《白马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提出了一些很有理论价值的看法,并从方法论的意义上指出:“我们对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必须加以具体的分析和批判,采取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观点,都不能说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林文》)。不解的是:按照《林文》的论述,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就是“白马不是马”,是否定“白马是马”的,割裂了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是形而上学与诡辩论。对此,笔者实不敢苟同。下面结合《林文》,从三方面来论述“白马非马”,并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林颖同志与逻辑界专家。 相似文献
20.
周荫祖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86,(3)
李伯钿和郑庆林两同志关于认识源泉的争鸣文章(分别载《哲学研究》1982年第7.11期),读者颇受启迪。但笔者与郑庆林同志观点截然相反,故也谈谈一孔之见,请郑庆林等同志不吝赐教。一、“物质源泉说”仅仅是旧唯物主义的源泉观吗?郑文的第一个观点认为,“物质世界是认识的源泉”仅仅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源泉观.我的观点则认为,“物质源泉说”是一切唯物主义当然也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源泉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