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投资主体行为的变革顾江传统投资主体行为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在传统的投资体制中,有限的资金投放到哪些部门,按什么样的比例及如何投资,以便使国民经济保证较快增长,都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掌握。政府用行政办法管理投资,把计划职能演变为直接控制和调节投资的主...  相似文献   

2.
陆青 《理论界》2013,(11):92-94
政治主体从来就是政治哲学中的重要问题.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复兴了霍布斯和斯宾诺莎的诸众概念,并将其作为后现代语境中的政治主体加以重塑,引发学界对诸众的多元解读.诸众的创新阐释为政治哲学开启崭新的话语空间,其建筑学隐含着对阶级、政党、国家的解构与超越.当然,哲学家所阐释的虚构性范畴必须在理论生成的时代土壤中显现其现实性.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技术改造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 ,但很多技改项目尚存在许多问题 ,其关键是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改造主体。只有充分认识企业技术改造的前提条件及企业技术改造主体错位原因 ,才能找到企业成为技术改造主体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投资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行为,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行为,一方面直接影响着社会总需求及其结构的形成,另一方面又动态地决定着社会总供给的增长。投资行为提出的需求,不仅仅是对生产资料的需求,而且包含了对消费资料较大量的需求。投资行为的这种特征,一方面决定了投资需求宏观控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决定了这种控制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十年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格局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但农业投资主体的模糊,农业投资环境的不完善,使农业生产发展乏力,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回潮和低落,因此农业投资主体的选择与投资环境的培育,就成了适合国情、振兴农业的基本策略。 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契机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民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开始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农产品由供不应求,达到供应基本平衡。但正是这种表象,遮掩了农民积累水平低,不具备形成较大项目投资能力的实际状况,弱化了国家作为农村商品经济有计划发展主导者的地位和作用,这种微观经营眼前利益与局部利益带来的短期行为,在农业发展的一定阶段势必显露其不合理性。因此,必须从长远的目标出发,重新构造和选择农业的投资主体。  相似文献   

6.
国有投资、外商投资、民间投资作为不同的投资主体具有不同的投资目的和行为特征,由此导致其投资效率存在巨大差异.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在对各投资主体的行为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增量资本产出比(ICOR)指标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对各投资主体的投资效率进行了计算、比较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广东投资主体结构与民营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这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体责任意识的缺失及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德东 《中州学刊》2007,(2):119-121
责任意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人们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坚持不懈地宣传教育,又要进一步明确个体责任;不但要弘扬正气,而且要对不负责任的行为给予必要的责罚。  相似文献   

9.
重塑价值主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景华  柳方 《云梦学刊》2004,25(1):27-28,42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学术界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以往的研究大都停留在人与自然关系所造成种种危机的层次上,没有从更深的层次,特别是从价值主体的层次,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一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重塑价值主体、重新审视主客体关系,实现主客体协同发展,要求价值主体一元与多元的统一。在当今社会实现价值主体重塑具有现实迫切性与可行性,只有把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世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快速度而又高质量的社会发展,是由多种主体协同作用的结果.若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直接责任的多少和所起的推动作用的大小来划分,这些主体包括各级政府、各类非政府组织和个人三大类.政府是在社会发展中承担责任最多和所起作用最大的主体.它的主要任务是:1.确定主导社会发展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社会发展必然会处于盲目的混乱状态.因此自觉的社会发展总是建立在相应的社会发展理论基础之上的.而起指导作用的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化程度,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理想化程度,所以选择一个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是极其重要的.一般地讲,在一定时期内,有关社会发展的理论往往是多种多样的,或者同种多样的.它们或者从国外传入,或者在本土产生.但在其中,总会有一个是相对最佳的.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挑选出那个相对最佳的社会发展理论,并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将其变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当代中国知识女性主体意识消解的历程,着重从父权制的超稳定性、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经济地位的差异性等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而要改变这一现象,应当从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性别平等意识科学化、个体主体意识现代化、群体主体意识自觉化等方面重塑当代中国知识女性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和大转型,由政府扮演社会治理唯一主体的传统模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寻求"治道变革",重构社会治理结构,这是社会治理体系变革的必由之路。杭州社会复合主体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对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本文旨在搞清楚社会复合主体在杭州孕育、生长的生态机理,进而探究杭州社会复合主体的治理绩效,特别是对于社会转型和社会治理体系变革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然要经历投资主体转移的过程。经过十几年的经济体制及其投资体制改革,投资主体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投资主体逐步由中央向地方和企业转移,并出现外资和国内个人投资,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这种以投资主体转移或投资主体分散化为主要特征的改革,调动了多方面的积极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投资主体结构转换过程中,也出现了投资膨胀和投资结构失衡。当然,这与整个经济体制的转换不配套相关。在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投资主体应怎样转移,才能建立起符合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投资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市场配制资源和调节经济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发育正常的市场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要素:一是市场主体必须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二是市场客体必须是具有竞争机制的商品、金融、技术、劳务、信息等完整的专业市场;三是必须建立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则健全、运转有序的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四是市场信息必须完整、准确,能及时反映社会成本和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农业投资主体结构的嬗变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投资主体结构经历了由最初的“国家 农户”、“国家 集体经济组织”的二元投资主体结构到“国家 农户 其他主体”的多元投资主体结构的历史嬗变。以此为基础,探讨投资主体结构的嬗变所给予我们的启示与思考,对于构建合理的农业投资主体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公式,储蓄=投资。不考虑对外经济部门,上述公式可在政府、企业、居民(家庭)三大部门间进行分解,即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居民储蓄=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居民投资。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储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居民成了最重要的储蓄主体。本文将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分析储蓄主体移位对投资机制转换的影响。我们将集中分析消费者的储蓄行为与全民企业投资行为的微观冲突及其由此引发的宏观效应,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探讨居民储蓄与全民企业投资之间究竟应当建立一种怎样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公安机关刑事侦查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都是其职权行为,两种行为的监督救济途径不同.因实施主体的同一和其他原因,在实践中经常发生两种行为混淆的现象.正确区分公安机关刑事侦查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辨别公法诉讼中的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对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城镇化是中国特色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进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最重要的内容。城镇化要受到包括中央和农村乡镇政府、农村工业企业及农民经济行为的影响。分别分析他们的行为模式 ,是制定有效城镇化政策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主体哲学,是当代哲学的一个“热门”课题。哲学发展到今天,把视线主要投向主体,这是哲学的一个进步。生体的行为是合目的性的自觉选择活动。主体的行为选择,在主体哲学中占有异常重要的位置。研究主体,应当重视对主体的行为选择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开展对企业行为主体的研究,首先应该对行为主体的一般特性,主体与行为的关系以及主体与环境信号和外部作用力的关系要有一定的认识,这对于企业行为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主体不仅受环境的影响,而且也反作用于环境。。这种反作用,表现在主体不仅以自己的行为、语言影响环境,还以自己的形象,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思想、意志等影响环境。主体更重要的任务是改造环境而不是被环境所改变。2.行为主体的目标不可能完全从外在于自己的客观目标中派生出来,实际上主体的很多目标,尤其是一些主要目标都是内在、内源于主体的。主体的相对独立性首先体现在其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