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正呈现"公共性"这一新的时代特性。教育公共性的彰显不仅是教育特性的一种时代变化,也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诉求。教育所蕴含的公共性不是人为赋予的,亦非主观思维的结果,而是人类教育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展现出来的。当前,我国的教育公共性正处在一个曲折发展的阶段,只有深入把握其未来发展的走向,才能建立适合时代吁求的教育公共价值信念和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从理性与非理性的整合来建构新的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性与非理性都有自身的不足 ,理性主义发展观与非理性主义发展观也有明显的弊端。只有从理性和非理性的整合才能建构出我们时代的新的发展观。新的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是以经济发展为关键的整体发展观 ,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观 ,是一种开放的、多样性的发展观 ,是一种创新的发展观 ,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智慧属于思维领域,是教育情感和教育思维融合的产物,是具有爱的教育思维,表现为具有爱的教育观及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具有爱的教育观,是形成教育智慧的前提,只有以爱的视野理解了教育是什么,才能以爱的情怀设计教育怎么做;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是教育智慧的核心,只有形成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我们才能达到形成教育智慧的目标。教育智慧的形成,最终体现为教育者遵循具有爱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阐释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意义问题上,“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是我们同时代的人”实际上是走在同一条路上:我们只有回到马克思那里,马克思才能成为我们同时代的人;只有把马克思看作我们同时代的人,我们才能真正地回到马克思那里去。马克思思想中所透显出来的关注人类命运的强烈责任感和博大胸怀、彻底的批判精神及其实践性思维方式,对当代人(尤其是中国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哲学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正是要适应时代的变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固有属性,使哲学理论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不断推动实践的发展.哲学本质上是进行反思的思想活动,这归根结底是由人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思维方式决定人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中国现代思维方式变革和哲学创新将伴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只有在继承、丰富和弘扬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优长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思维方式的合理内容,才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思维方式,才能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文论思维的反思,认为仅用科学思维来解决文艺问题具有局限性,因为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文艺的所有问题。文章的结论是:只有通过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珠连璧合,才能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准确而又自由地对待各种复杂的文艺现象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既服务于时代又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展,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教育发展的目标,为新时期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认真研究十六大对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指导意义,并将之应用于我们的工作当中,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新的实践中开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传统文化中主体内向性思维是指人在与客体的交融共存中认识和把握世界,是“天人合一”观的一种体现,与西方摒弃主观才能接近和认识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思维有着质的区别。中医学中也有主体内向性思维的体现和折射,但浸淫在现代观念中的我们更多的是将主体内向性思维简单自贬为唯心主义的范畴。对传统的主体内向性思维,我们有着某种程度的自我理解的困境。当下,我们只有贴近地进行自我质询,才能更好地发挥主体内向性思维而恰当地继承与发扬传统。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社会学的结构论和交换论认为教育是由一定结构框架组成的社会现象,教育的过程是结构的各部分之间产生的交往、互动以及交换过程。只有产生交换才能出现有效的教育活动,否则就失去教育活动的实质意义。掌握教育活动的结构组成部分和交往、交换的过程对把握教育活动的实质提供新的视角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存在死亡观教育缺乏的现象。我们的教育在对人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死亡观的教育。只有树立了科学的死亡观,人们才能正确地理解和看待他们的生命,才能正确认识死亡现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去。  相似文献   

11.
以知识为主的道德教育模式,即知性德育的发展伴随着我国度过了许多年代,但当今社会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人们对知性德育进行"讨伐",认为我国高校中存在道德下降的现象是由于知性德育的教育模式,并提出新的德育模式,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文章以知性德育与活动德育有机统一,来解决当前道德时效性低下的问题,共同促进新时期下的德育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孝道视野下当代“傍老族”现象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中国存在着日益庞大的"傍老族"群体,"啃老""傍老"的现象屡屡见诸各类媒体,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家庭教育的偏差,学校教育的破坏,社会二元结构的夹击,是当前青年群体"傍老"的主要原因,中国人历来重视孝道,秉承中国的传统孝道文化,走出"傍老"误区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研究指出,由于网络高速发展因素的直接影响,一少部分网民学术素养降低,使得网络诚信缺失现象时有发生,并出现日趋严重的态势,引起政府部门、教育界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造成网络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因素、教育制度缺陷,也有人们本身对网络诚信认知偏差、高校忽视网络诚信教育等原因。因此,学校应加强人们的诚信教育,相关部门应制定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一些学生中反映出来的荣辱不分的现象,值得重视。这说明胡锦涛同志最近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非常及时,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十分必要。要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知与行结合起来,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5.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 ,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中的佼佼者 ,把握他们的择业心态 ,有利于社会加深对这一群体的认识 ,有利于调整我国教育的政策和方向。通过调查访谈 ,笔者认为西北地区研究生的择业观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一种功利集体主义价值观 ,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 ,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对公司企业、高校科研院有着不同的选择。本文以调查数据为依据 ,以调查访谈为辅试图揭示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贫富差距导致了"穷二代"的产生,而以该群体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和投入明显不足.对于这一现象,应加大对"穷二代"关注力度,健全社会公平机制,1转换思政教育思路,以人为本,尊重"穷二代"的主体性,通过隐性教育帮助其发掘自身潜力,使其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今电视节目有泛娱乐化趋势,社教节目不能追逐娱乐潮流,但是改进传统的慢节奏、平淡和说教意味的叙事方式,以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取向是必要的。用现象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新近出现的社教类节目,可以发现通过一种现象来给观众揭秘解惑的节目形态和叙事方式与现象学“悬置”、“观察”、“本质还原”等理论是完全吻合的。它通过故事背景的介绍,故事本质的探索和最后对现象的解释这三个过程来实现现象揭秘,从而使科学知识变得更有故事性和观赏性,使社会教育功能经艺术加工而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意识淡薄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导致贫困生感恩意识淡漠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四个个方面。感恩教育作为一种唤起人内心良知的道德教育与情感教育,对于提升公民的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作为一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结合自己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经历,对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培养出大批创新性人才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本文从创新人才和创新教育理论出发 ,就高校培养创新人才中所涉及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