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景  杨燕 《回族研究》2013,(1):24-33
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白寿彝先生开始关注和研究小儿锦的时间是1952年。事实上,在20世纪30年代的伊斯兰教史研究中,他已经开始涉及中国穆斯林民间使用广泛的小儿锦。民国26年(1937年),他在《申报》上发表的《从"小锦"说到边疆教育上的文字问题》一文是目前发现学术界对小儿锦最早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本文以第一手的资料为基础,结合已有的零星研究,就白寿彝先生对小儿锦研究的缘起、重要价值、推广使用的可能性以及社会反响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以期拓宽白寿彝的伊斯兰教研究历程。  相似文献   

2.
白寿彝先生是中国当代历史学界的宗师、巨匠,他不仅在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史学理论等研究领域功勋卓著,而且是中国回族史研究的奠基者和开拓者。2005年是白寿彝先生诞辰96周年,逝世5周年。本文拟从以下六个方面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白寿彝先生在各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以示纪念。一、白寿彝先生学术成就的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瞿林东先生撰写的《白寿彝史学的理论风格》(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马邻翼先生的著作《伊斯兰教概论》的研究是忽略的,每当提及民国时期伊斯兰教的研究成果,主要关注金吉堂先生的《中国回教史研究》(1935年北平成达师范出版部出版发行);傅统先先生的《中国回教史》(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马以愚先生的《中国回教史鉴》(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白寿彝先生的《中国回教小史》(194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等。从中国伊斯兰教史的角度来说,这四部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理论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在学术界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相似文献   

4.
李兴华、冯今源合编的《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最近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国伊斯兰教研究方面的一项重要资料建设工作,也是对1911至1949年间中国伊斯兰教史研究成果的一次系统总结。伊斯兰教传人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对中国境内的回回、维吾尔等10个民族1,400万居民,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搜集并整理中国伊斯兰教史的资料,对研究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衍变,探索中国伊斯兰教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写好中国伊斯兰教史,以至于对写好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民族史等,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亮宇 《民族学刊》2016,7(4):86-87
中国移民史研究的拓荒者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谭先生早在1932年即著成《中国内地移民史·湖南篇》,并且计划以省份为版块编著中国移民史。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初衷。上世纪九十年代,他的弟子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编撰成六卷本《中国移民史》的煌煌巨制,一举奠定中国移民史研究基础的同时,真正拉开中国移民史研究的大幕,自此移民史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父亲白寿彝作为20世纪中国回族研究领域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在他70年的学术实践中筚路蓝缕,笔耕不辍,以其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回族研究的发展。父亲的学术工作包括对回族和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历史的研究,回族历史人物和伊斯兰教经师的研究,回族史、伊斯兰教史资料整理和刊布,回族史理论的研究等诸多方面。父亲在打倒“四人帮”以后,同全中国人民一起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迎来了中国回族研究的又一个阳光灿烂的春天,中国回族研究的队伍迅速壮大,回族研究的骨干力量也逐渐形成。李松茂、马寿千、杨怀中三位先生在回族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7.
杨志玖教授是享誉国内外史坛的史学家,山东淄博人,1915年生,回族。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另任中国元史研究会名誉会长、蒙古史学会理事、隋唐史学会顾问、中国海外交通史学会顾问、中国历史大辞典编委会主编等学术兼职。著有《隋唐五代史纲要》、《元史三论》、《马可波罗在中国》等,发表论文近200篇,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史卷》、《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讨论集》。即将出版的著作有《元代回族史稿》、《陋室文存》、《马可波罗在中国》(英文版)等。杨先生的学术研究涉及蒙元史、隋唐史、回族史、中西…  相似文献   

8.
刘闽  张广麟 《回族研究》2003,(3):105-106
翻开还飘散着油墨清香的《三元集》,作为这部著作的早期读者,我们感到十分欣悦。这部书是作者在宗教研究领域辛勤耕耘20余年的收获;是他秉承严谨而不保守,活泼而不轻浮,创新而不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名利的学术风格的真实记录;是当他走在人生第六十个春秋时为自己的学术生涯所作的一份客观总结。一、对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宽泛而深入在伊斯兰学术领域里,冯今源先生以精通中国伊斯兰教历史、文化而著称。他的学术著作多是关于中国伊斯兰教历史、文化内容的。在这部《三元集》中就收集了他研究中国伊斯兰教的论文30余篇。这些文章涉及中国…  相似文献   

9.
敏俊卿 《回族研究》2007,(1):134-138
马寿千先生(1929—2005),我国著名回族史研究专家,他一生潜心于回族史和伊斯兰文化研究,勤于收集资料,积累史识,撰述丰厚,提出了不少开创性的学术见解。他参与了由已故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回族历史人物志———《回族人物志》的编撰工作,并担任新型体例回族史《中国回回民族史》和《中国民族百科全书.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和保安族卷》的副主编,成为“建国后回族学研究领域领军式的人物”[1],他以其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回族学学科的发展。同时,马寿千先生还是中央民族大学回族史教学的奠基者,他在教…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三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史学,有记述边疆各民族史事、社会的传统。近代边疆危机的出现与加深,边疆史地之学兴。于是对辽、金、元三史的研究蔚成风气,而《皇朝藩部要略》、《蒙古游牧论》、《朔方备乘》、《西伯利东偏纪要》等北方史地与民族的著作,可以说开了近代边疆民族研究的先声。 1902年梁启超先生发表《新史学》一文,可谓中国史学史乃至整个中国学术史发昏震聩的一大变局。在该文《历史与人种之关系》一节,他指出:“历史者何?叙人种之发达与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