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30年代左翼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纠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周聚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40-46
1930年代左翼文学-9现代主义文学之间具有一种复杂的关系,许多作家既有左翼文学的倾向,又有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作家主体意识的左右互换、作品内容中所呈现出来的颓废与反抗主题及鲜明的现代主义艺术形式三个方面。在有些人看来这是左翼文学不成熟的表现,但这应该是一种正常的文学发展状态。后来因过于强调左翼文学的政治性而导致二者分道扬镳,甚至出现了二者相互对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丁玲与左翼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思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11):104-115
笔者所用的左翼文学概念,是指由20世纪20年代末革命文学的论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以及1930至1936年“左联”六年以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影响下的由30年代初直至“文革十年”文学的终结。丁玲是以女性身份加盟左翼文学的第一人也是最后一人。丁玲一生的创作与左翼文学的兴衰发生了半是主动半是无奈的纠缠。她创作上的成就和局限及种种矛盾的困惑,都不可能离开左翼文学及其背后的政治权力而得到合理的阐释。笔者通过她的两组作品及两种写作身份的转换轨迹,从文学与政治与性别及语境与选择切入,从启蒙话语与革命话语方面对丁玲创作的全过程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3.
吴莹莹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5):63-66
不少学者认为左翼文学曾经成为了主流意识形态。其实,当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时,它早就已经被解构了,而这种解构正是从延安文艺时代就开始了的。由于革命的需要,许多左翼知识分子来到延安,为延安左翼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是,左翼文学与延安的主流是冲突的。在延安,文学作品的批判性遭到削弱,歌颂工农兵成为主流,左翼文学的精神遭到改写。同时,作家的主体意识也经历了从有到无的变化。而且,左翼文学的主题及人物形象也被解构。正是左翼文学与延安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最终,左翼文学融于工农兵文艺的大潮,失去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5.
张根柱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10,(6):59-60
在左翼文学研究领域,刘骥鹏连续发表系列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左翼启蒙派”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这一概念打破了文学史之时间分野与地域分野对相关问题的遮蔽,不仅能更加深入地认识相关文学史实,而且也有助于深刻认识这一时期文化政治史的运行状态,还原历史本来具有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屠毅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5(3):3-10
左翼文学经典的形成,一方面源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至建国后的历次文学史叙述,另一方面则与左翼文学产生之初的批评语境直接相关. 正是通过同时代的批评,一些带有左翼色彩的作家作品被进一步定性、塑形,成为当时左翼叙事所期待的形态. 像冯雪峰、瞿秋白在革命文学论争后对鲁迅身份的再界定,冯雪峰、胡风对韩侍桁等批评枟子夜枠权力的剥夺,以及茅盾、胡风对吴组缃、艾芜等一批左翼新人的创作指导等,都是这一时期"批评"介入并参与塑造左翼文学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7.
孔庆东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7(2):5-7,94
以鸳鸯蝴蝶派为参照系观看左翼文学,可以发现从鸳鸯蝴蝶派到左翼文学,再到当代文学中的大量"革命斗争题材"的文学,实际上是具有比较清晰的"草蛇灰线"可寻的。五四新文学革了鸳蝴派的命,打开了自己的新天地。但五四新文学由于不重视文学市场而渐趋式微,又被重视文学市场的左翼文学革了命。左翼文学在重视文学市场方面与鸳蝴派是相通的。文学本身具有的消费性,不论在何种时代,都会顽强地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刘婉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1)
"五四"时期在"自由恋爱"口号下的性解放到了革命文学年代,被延伸至唯物史观的历史框架内.对1930年前后的左翼文学批评界而言,后"五四"时代的新问题,是资本主义都市里一样得不到解放的爱欲是现代人苦闷的象征,"爱欲"的张扬因而成为一种进步的,既反封建又反资本主义的革命的现代性道德,"爱欲"的解放才是人类真正解放的标志,实现的方法就是构建一个无产阶级现代"性",它是唯物的,从而超越了"五四"的浪漫彷徨;是健康有力的,从而超越了资本主义的颓废虚耗."爱欲"不是与革命对立的因而需要被规训的激情,而是被视为一种革命之"力". 相似文献
9.
马晖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64-69
左翼文学价值观念对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它的萌芽、发展直接导源于近现代中外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及其对文学变革提出的要求,这种特殊的精神联系,促成其特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从文学价值观的视角切入,对左翼文学价值观的产生及其复杂性与多样性进行了梳理辨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它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左翼作家的革命情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剑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3):64-67
左翼作家革命情结的生成源于现代化的焦虑与渴望,在苏联革命的启示下,他们选择了由革命而走向"现代"的道路。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是左翼作家革命情结的生成过程。这种革命情结在政治的肯定、诱导下逐渐定型、僵化。从革命视角出发,左翼文学中出现了贬低知识分子、美化工农的倾向,造成了启蒙者与启蒙对象的错位。 相似文献
11.
冒键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6):33-37
中美两个文化截然不同的国家,其文学的发展却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了惊人的相似,这就是产生了在中美文坛占据主导地位,在两国现代文学史和文化史上都有过重大影响的左翼文学,两国左翼文学尽管发生和终结的背景不一样,但都以自己辉煌的成就谱写了文学史的灿烂篇章,并且都以人类博大的胸怀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对人类黑暗的一致谴责和对光明的共同追求,使它们形成了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可喜局面,对世界文学作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从而远远超越了不同质文化交流的一般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贾振勇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4):66-73
现代性是观测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座平台 ,是一种文学史视野与方法 ;左翼文学的发生和发展是历史逻辑的必然 ,是由“五四”多元启蒙理性向一元政治理性的演变 ;左翼文学是理性主义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段和特定区域的革命化展现 ,理性精神的时代要求选择了革命 ,革命选择了文学作为斗争的分野 ,是总体化现代性的一种时代演绎 相似文献
13.
王琢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1):68-72
20世纪的日中比较文学研究经历了战前战中、战后与和汉比较文学3个阶段,取得了极大的成就。21世纪的日中比较文学研究,要在传统的出典考据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关注日中历时性或共时性"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现象,寻求两国间乃至人类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4.
张剑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4):48-52
20世纪30年代作家对于现代性理解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思维方式上的分歧,直接影响了30年代文学场域与文学格局的形成。由于作家的立场、性格和审美观念的差异,在文学中表现出三种对于现代性的理解方式和实践方向:一、认为“现代”存在于未来,预设某个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在激烈的革命诉求下否定当下生活;二、认为“现代”就是当下,着力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历史,在对现实生存的欣赏与把玩中展现“现代”;三、将目光向后看,尝试从地域风俗和久远的道德理念中寻找别样的“现代”形态。 相似文献
15.
刘东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2):13-17
通过对1930年代两次论争的梳理、比较和分析,试图说明,面对共同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他们都从时代的精神症结"文艺与大众"入手,反思五四新文化.由于动机与立场的不同,导致了完全不同的讨论实质. 相似文献
16.
黄万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79-83
在1947年“二二八”事件前后反映、表现台湾社会的“二二八”文学迅疾纪录了战后台湾现实的真实面影,凸现了台湾回归祖国后台湾民众“当家作主”的愿望和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矛盾冲突,以丰富的历史细节化解了“二二八”中的族群冲突,在社会心理和台湾历史的层面上揭示了“二二八”事件症结所在,其中包含的反思尤为深刻。“二二八”文学是战后台湾政治文学的滥觞,其主导是左翼文学思潮,这种在野的左翼文学根植于台湾社会,呼应于中国大陆的革命形势,但又有自觉、鲜明的台湾本土建设性,其影响存在于日后台湾文学的发展脉络中。“二二八”文学反映了战后台湾文学遭受的重挫,但它提出的台湾文学课题及其表现出来的建设性构成了台湾文学的重要转折。 相似文献
17.
ESP的历史、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产生有其社会背景和理论根基。阐述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ESP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指出在理论上仅仅关注各专业语体的语言层次上的特征是不够的,还应该探讨它们的修辞策略层面; 在实践上也有待完善,应该解决好ESP在高校教育中的定位、教材、师资和教学方法等问题。本研究认为,社会需求是ESP发展的主要驱动力,ESP在中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左翼浪漫主义文学从“先锋”到“障碍”的乖戾命运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沉思。反思这段历史 ,首先要反思缠绕于它的三种外部批评观 :“唯物辩证法”、历史过程论、“小资产阶级”思想论 ;而以“左”反“左”的尴尬语境 ,矛盾、脆弱的理论品格 ,创作主体的两难境遇 ,构成了其悲剧性命运的最本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