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西巴东地区古石刻作为见证三峡治水的特殊印痕,它是三峡水物质文化的另类表征;作为凝练传神的艺术形式,它是三峡水艺术文化的重要符号;作为古代峡江引人注目的水上航标,它是三峡水文化理念的生动演绎;作为古代长江两岸的人文景观,它是三峡水历史文化的高度浓缩.  相似文献   

2.
三峡地区的文化不仅源远流长 ,而且类型众多 ,水文化是其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任何文化现象的出现 ,都将伴随审美文化的产生 ,发生在三峡地区的水文化也不例外。审美文化不仅能与水文化发生关系 ,而且将对其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3.
湘西审美文化有着其自己的文化品格。本文试从审美的角度入手,对湘西审美文化进行分析与阐释,归纳出湘西审美文化的多样性统一、质朴刚健、浪漫诡奇、原始古朴等美学品质,并从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美学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详实的论证。  相似文献   

4.
三峡石刻与三峡审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三峡石刻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迹 ,是三峡审美不可或缺的方面 ,有着深厚的文化蕴涵 ,是三峡自然审美超越与升华的纽带 ,是三峡自然审美的盎然情趣。在三峡审美中 ,每一个用心审美的人都会关注三峡石刻 ,都会从中感受到中国悠久文化的灿烂与珍奇  相似文献   

5.
从沈从文作品乡村文化世界中表现出的种种生命形态、人性美和人性美的重建、乡村文化世界的生成三个方面 ,探讨了沈从文作品文化审美品格空间的巨大包容性 ,及其生成的乌托邦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峡有丰富的治水神话传说,而三峡水利是三峡水文化的主体,水利文化中农业水利成就并不突出,而盐业水利文化影响非常深远。三峡水文化特点是水有灵性、具有浪漫、神秘、多样的特质,人们普遍有水崇拜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发掘城市文化软实力、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等现实因素的驱动下,城市文化景观近年来被给予了广泛关注。就美学维度而言,城市文化景观凭借其以“连续性”为突出特征的感性形式、对感官和精神双重审美需求满足的审美内容,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兴审美对象。城市文化景观审美,在现实展开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休闲性、人文性、艺术性与自然性相杂糅的审美品格。这一审美形式,既能够为城市居民带来诗意栖居的审美愉悦,又可塑造独具文化品位的城市审美形象,还可以推动城市经济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承志的小说具有强烈的倾诉性,小说文体的诗化色彩十分突出,小说作品的意象较为丰富。张承志常常以丰富的意象建构使作品充盈着浓郁的诗意和抒情性,同时也体现了其小说独特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9.
三峡神话传说源远流长,其人物形象、文学意象及审美移情等构成了三峡神话传说独特的审美特征,对此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文艺传播在人类社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审美意识深入人心。只有具备审美品格的产品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文艺传播作为人类的文化产品,同样要求具有审美品格分析这一必要因素。针对文艺传播的审美品格进行研究,在定义文艺传播的基础上,分析和明确文艺传播审美品格的基本内容,引出其对传播学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以此促进文艺传播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许地山的早期小说因其浓郁的传奇色彩和异域情调而相对远离了当时的主流文学,但他能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上升到宗教哲学层面,从更宽泛的意义上关注人生终极意义,因而具有了超越性。同时他的小说因其人物形象塑造又显现出悲剧性与意志力的统一。在这种统一中,向善向美是他的人格建构,也是他小说创作的不懈的艺术追求。这些共同构成了许地山早期小说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客家散文的研读、概括,认为客家散文的审美品格为:表现客家文化性、亲近自然性、泛真性、离散性、泛我性和多维情结性。  相似文献   

13.
"情结"作为一个心理学名词为我们解读文学尤其是解读诗歌意象的深层意蕴提供了一把金钥匙。我们发现中国文人普遍存在着一段未了的情怀———恋水情结,而这个情结源自于不易获得的前意识。它并不是一个死寂不动的存在,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外物的激发沿着直觉、理性、审美的路线向前梯次展开,最后座实在水意象上,使这个水意象在不同语境中具有多元甚至是相反的主题指向。这种相反的主题指向以水滨迎娶与情崩离散等婚恋现象和退隐江湖与激流勇进等人生进退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4.
文学审美是新时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继承发展而取得的重要成果。它的确立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文学审美既符合人的精神需求,又是文学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要求。在创作中,实现文学审美品格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通过表现美,实现文学的审美品格,也可以在作品中表现丑,通过审丑在更高层面上实现对审美的回归,以另样的方式体现文学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开放包容、博采众长的开明态度;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怀;诚信为本、厚德载物的道德理念;崇尚科学、重视人才的理性精神--这就是他富有个性的文化品格.当前,学习和研究邓小平伟大的文化品格,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三峡文化是荆楚文化与巴人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并在三峡地带土著居民原始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多元的、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独特的文化形态。从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角度看,荆楚文化与三峡文化的开发具有突出的价值,值得深入研究,着力进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杜甫诗歌具有壮美沉郁、慷慨悲歌、高大深神等审美品格,认为杜甫诗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内容与形式严格结合统一,保留了一个盛唐时代那种雄豪壮伟的磅礴气势,只是加上了形式上的约束规范,开辟并确立了崭新的盛唐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18.
"庆阳石造像与古石刻艺术鉴赏研讨会"是一次由地方政府与学术研究单位联合举办的讨论陇东古石刻艺术价值的学术会议。与会代表就陇东石造像与古石刻的特征、石刻断代、佛教艺术资源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研讨,取得了许多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李白与苏轼具有相似的性灵与气质,故其皆追求“自然”的审美风格。然李白之“自然”是由其浓烈饱满之情凝聚而成,是“清水出芙蓉”,具有朝气、生命之美;苏轼之“自然”乃“虽物赋形之流水”,蕴含了旷达、超然的生命智慧,充满知性理趣,具有澄澈空明、平淡流转之美。  相似文献   

20.
组织传播的审美载体丰富,有故事传说、人物形象、语言文学、造型符号、空间环境等多种形式。针对我国组织传播网络不健全、协调功能紊乱、某些组织传播表现低俗等不足,应提高组织传播的审美品格:建立协调机制,提升传播信息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