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身份认同理论的观照下,匹普的成长过程包含了以主体为中心的启蒙身份认同和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身份认同。在此过程中,匹普经历了焦虑与希冀、痛苦与欣悦并存的主体体验。同时,认同环境也对其身份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民族主体性问题的认知程度反映了民族主体的自我意识水平。它理所当然地应该在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的框架中显现民族主体的时代特性,并以此来标定民族自身存在的理由。然而,在中国当代哲学的研讨中,却以时空缺位的形式表露出关于这一问题的阐释焦虑,这种焦虑有可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时代课题搁浅于民族主体性这个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中。在走出历史上的族群限定,以哲学的方式消解了民族主体性的朴素认知形式,并且把民族主体性提升为中国当代哲学的核心问题之后,走出民族主体性问题的阐释焦虑,寻觅民族自我意识的当代表达方式,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多丽丝· 莱辛在《好邻居日记》中书写了英国社会中边缘群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在消费社会的话语建构下,作品中的老年群体和女性对自我身份产生了怀疑,而身份焦虑背后指向的是他者的困境.通过不断追寻爱,老年群体最终实现了身份认同.莱辛的小说展现了人在消费社会、父权制度等压迫下的多重困境,反映了莱辛对边缘群体追求自我身份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4.
"工农兵作者",既指"工农兵"出身的作者,也涵盖书写"工农兵"的作者,它是延安文艺研究中的重要话题之一。《讲话》从创作主体方面规定了文艺工作者的多重创作身份,尤其赋予"工农兵作者"身份的合理性。以延安本土的农民作家及去延安的知识分子为代表,分析他们在认同"工农兵作者"身份的同时,受意识形态及文艺创作规律影响,自身身份的悖谬性。延安作家总是在政治家与艺术家身份、作品的政治性与艺术性中徘徊,他们选择自我"改造"缓解身份焦虑。这一现象不仅是"工农兵作者"独有,也是作家创作时的普遍现象,并直接影响了当代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6.
文艺学的身份认同在后现代语境下出现了危机,“建构新世纪的文艺学”成为当前文艺学界的集体呼求和深层焦虑。在如何重建文艺学的身份意识上,当前文论界存在着“以中化西”和“以西释中”两种极端倾向。因此。建构新世纪的文艺学应从话语重建的基点、建构策略等方面入手,寻找某种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同性恋者身份认同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性恋者认同自身的同性恋性身份,不仅意味着将生理欲望指向同性以及具有特定的性行为方式,还意味着认同与同性恋性身份相关的角色和行为规范。"同性恋身份认同"既是同性恋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同性恋人群健康成长、社会稳定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对国内外近20年来关于同性恋身份认同研究的学术论文和专著进行梳理和分析,从相关概念、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角度出发,概括了同性恋身份认同研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总结归纳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特别是国内研究对于同性恋的社会认同部分的缺乏等问题,提出未来研究应该更多转向探讨同性恋身份的社会基础和支持手段,探讨社会认同机制以及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互动、农村同性恋社会认同过程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身份和身份认同是一切文学中不可避免的主题,其多种表现形式常常带有不可避免的政治性。本文讨论身份与身份认同在文学中的表现,以及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等当代文学批评关于身份问题的利用,从身份认同、身份危机、身份建构和身份叙事等方面探讨文学中的政治问题。结合对法侬、奈保尔等后殖民知识分子和作家对经典作品中的人物以及身份在批评理论中之挪用的分析,指出身份本身就与社会、文化、民族、种族等重大问题不可分割,与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不可分割,因此本身就具有政治性。  相似文献   

9.
身份认同与中国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国家实力有了巨大的提高,同时,西方国家越来越多的对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提出质疑。本文从认同理论出发,阐述身份认同,即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对中国外交的重要性。同时,提出适合中国的不同身份,以谋取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具有关系和结构两重性的特征,整个中国社会将个人、家庭与国家都纳入到这张平面化的社会关系网中。中国人社会认同的结构建立在关系之中,获取身份是中国人社会认同的动机所在。中国人社会认同的心理历程通过中国人的人际信任过程和人际关系动机两个方面来展开。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外人"变成"自己人"的过程,就是整个社会认同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11.
叶嘉莹虽为海外学者,却认同自己的中国人身份。早年生活、生长在汉文化传统中形成的文化修养和文化自觉是其获得、认同这一身份的基础,汉民族与中华民族文化之间的同一性则整合了她的汉文化身份与中华民族身份,从而构筑成常识中的中国身份。对这一身份的认同与自觉使她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文学批评和理论探索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在阐述评估和测量农民工身份认同的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农民工农民身份认同结构并从心理学角度编制农民工农民身份认同的测量工具。以社会身份理论和身份理论作为农民工农民身份认同问卷编制的理论基础,采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等心理测量学方法对问卷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农民身份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测量农民工对...  相似文献   

13.
文化公民身份问题是一种试图通过建立沟通性社会而设置的论题,它通过解构文化中存在的主体与客体建构的中心—边缘结构,消解二元结构所产生的不平等文化对人们生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通过纳入“他者”视角,从文化的主体间性形成的平等关系,寻找认同和承认的政治空间,从而重塑新型共同体。审视文化公民身份认同在社会转型时期发挥的作用,为公民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呈现一种新的转机和希望,并为解决全球化背景下人类遭遇的环境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粮食短缺和核危机等难题指明出路。  相似文献   

14.
身份问题是《人性的污秽》中作家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分析了《人性的污秽》中主人公科尔曼从青年到老年的文化身份认同之路,展现了美国社会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民教师专业身份,民办幼儿教师感受到无尚荣光;作为民办幼儿教师,又感受到专业身份的纠结.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地位较低、职业声望较差、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相对较差、经济收入偏低、情绪情感体验较差是其专业身份纠结的原因.通过重塑对民办幼儿教师的专业身份公共认同,提升专业能力、增强专业自信,提升教育情怀、丰富专业情感体验,规范专业行为可有效应对其专业身份纠结.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在企业实践中,要面对企业、社会、同行以及自我身份认同的挑战。我国现行的高校教师发展制度以及校企合 作的开展水平,造成教师自我身份认同和他者身份认同的文化和现实困惑,这种“客体”身份的困惑对教师企业实践的投入程 度、实践成果和效果产生了很大负面的影响。超越身份认同困境,提升高校教师企业实践的效果,第一,高校教师要深入企业 实践,而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引进要以企业实践经历作为入职门槛;其次,营造专业课教师身份认同的文化环境;最后,要建 立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机制,培育教师职业人格。  相似文献   

17.
传统社会中,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具有相对的自然特征,其身份认同也具有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但在全球化、信息化日益加剧的时代,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变得“不自然”.更加密切的接触、交流、比较,“文化自觉”越来越突出,因而身份认同变得越来越复杂、迫切、重要.当代的中华民族就处于这样剧烈的社会转型之中,“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因而也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基于牟钟鉴先生关于“复合型民族”思考的启发,从历史上北魏政权的认同实践和现实中真切的生命关怀,我们认为超越地域、民族的更广泛、更深刻的“文明认同”,不仅是过去中华民族发展中珍贵的历史经验,而且对于当代中华民族“身份认同”问题的思考,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个人认同通常分布在单一身份认同到叠合身份认同两端之间。不同身份认同状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和重大的社会后果。人们在认同行为中既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也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民族、宗教群体以及民族政策、宗教政策通常会改变人们在认同上的收益和代价,从而决定了不同的认同状态。中国当前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有一些内容不利于叠合身份认同的形成,有必要进行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19.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1]自发表后经历了一评再评。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王蒙和五十年代的林震都集知识分子、青年、干部/革命者三种身份于一体。多重身份对应着多重焦虑。身份之间的压抑、转换、矛盾、冲突产生身份认同危机和困境。只有通过成长才能最终实现身份的突围、认同。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传统文化身份被西方书写、撕裂、扭曲。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身份的重构,存在着不少的误区。文章从这些误区谈开去,运用后殖民理论分析了西方汉学再现中国文化身份背后的权力运作。同时,笔者对后殖民批评的批评,剖析了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困境,并就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策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