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行配五”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与精髓,“五行配五”文化的基本含义及其科学价值已渗透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天文、历法、人的思维模式、礼数、医学、音乐等各个领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并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黎志敏 《兰州学刊》2011,(11):158-164
人类的根本需求和根本本能是"生存";这决定了人类的根本价值立场,即"生存"。为了保障"生存",各个人类群体以不同形式组织起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文化体系。文化体系包含三类基本文化关系,即个体和自我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不同文化体对这三类关系有不同的规范。西方文化以哲学、科学和宗教一方面务虚地追问生存的意义,一方面务实地改善人类的生存境地。中国传统的儒、道、释对生存意义的追问不如西方深刻,却务实地创造了延续时间最为长久的"生的文化"。"生的文化"以"生存"为绝对信念,并在此基础上围绕"个体生存"与"群体生存"、"自己的生"与"后代的生"、"肉体的生"与"遗传的生"等基本理念构建起庞大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3.
释“文”     
由于中国古人对"文"的备极顶礼,坚持道是"文以载道"之道,人是"人文主义"之人,这使"文"的概念几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集中指称。而一种深入到词源学的考查揭示了,中国古人所谓的"文"有相互关联的三重含义,其一,"象形"为文:文作为审美形式;其二,"交错"为文:文作为"互文";其三,"依类"为文:文作为族类生命的象征。这三重含义不仅发端于中国古代的文字形式这一文的"原型"里,也进而体现在包括文学艺术、社会礼仪以及人的思维方式在内的一切中国古代文化形式之中。故这种揭示既是对"文"的概念本身的澄清,同时又为我们真正破译中国文化之谜提供了一条根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和谐"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理念。研究和借鉴"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社会和谐"作为我党不懈奋斗的目标。这一重要理论的产生不仅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对中国古代传统"和谐"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5.
谭真明 《齐鲁学刊》2006,9(3):80-84
中国古代小说中普遍存在“有诗为证”现象的原因有五:与诗的崇高地位、特殊身份有关,与小说作者本身的经历、学养有关,与诗自身的艺术功能有关,与贵真求实的文化传统有关,与消费主体———读者有关。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四部名著的分析,可以体察古代小说中诗词韵文的基本风貌。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文心雕龙》杨批中“五色圈点”的运用和源流及其文化背景作了一个初步的考察。杨慎在批点《文心雕龙》时,用得最多的是黄色和红色,其次是青色、白色和绿色,而且杨慎较为关注《文心雕龙》的文学性与书中的“整严新巧”处“。五色圈点”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先秦到宋明长期的孕育与积淀过程。“五色圈点”产生的大背景是中国传统的五行文化,小背景是中国古代的色彩文化。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五色”与“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圈点的产生反映了在中国古人的潜意识里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圆”这个图形崇拜的心理,也离不开中国古代“言不尽意”这一思维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由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与地理环境的不同,中西方古代社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财富思想也有着明显的分野.但人类追求财富的经济活动必然有着特定的一般性规律,因而,中西方古代财富思想在某些方面也必然存在着共同点.纵观中西古代财富思想,它们在五个维度上有着深刻的暗合.这五个维度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彰显的伦理道德、关注人性、尊崇自然法原则、关注私有财产.  相似文献   

8.
方克立 《文史哲》2005,(1):17-19
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的统一的大国。先秦时期诸子学说的出现 ,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与兴起。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表明 ,从春秋到战国 ,中国大体形成了若干个具有各自特征的文化区域 ,先秦诸子的形成与这些地域性的文化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地域性传统贯穿在其后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全部历程之中 ,两汉至隋唐如此 ,宋元明清表现更为突出 ,就是中国近代哲学也还是摆脱不了地域传统的影响。因此 ,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地域性传统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而当下学界对此挖掘不够 ,为了深化对该课题的研究 ,我们组织了这次笔谈 ,现推荐给读者 ,希望引起学界的关注。今后 ,我们还准备在适当的时候继续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天人和谐”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要内容和最高目标。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法律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天人和谐”的法律思想予以分析 ,说明在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上 ,诸如立法、司法及审判 ,都在印证着天与人相和谐的法律观念。  相似文献   

10.
当 2 0 0 3年的骄阳直射大地的时候 ,曾经嚣张地横行于我们这个时空的妖魔SARS终于疲惫地遁走了。此时 ,摆脱了恐惧阴影的人们才能平心静气地用理性的眼光回溯历史 ,在折戟沉沙中仔细辨认我们的祖先和各种瘟神进行殊死搏斗的刀光剑影。吉林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人类瘟疫的历史与文化》(武斌著 ) ,就是一本集结人类历史上那一页页摄人魂魄的悲壮乐章的专著。人们常说 ,人类历史是如此如此波澜壮阔 ,其中除了因政治利益而导致的腥风血雨外 ,瘟疫和疾病也如泣如诉地留下了不少惊心动魄的篇章。瘟疫的震撼力丝毫不亚于血腥的战争 ,当一场突…  相似文献   

11.
从道德层面,曹七巧的灵魂是丑恶的——对金钱的无限度追求,丧失人伦的对情欲的非理性发泄,在非正常的"自我理性"中酿造他人的悲剧,与人为恶。从人性的层面,曹七巧的人性被摧残,传统社会、传统文化的反人性、反价值造成其"恶人"的悲剧。曹七巧的形象对中国人心理结构的展现和文化人格的揭示有着极强的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传统"和谐"思想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具有和谐的特征.从以人类为社会主体的角度出发,传统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自身内外的和谐四个方面.传统的"和谐"思想在中国古代,对维护当时社会的安定、保证生产的正常发展曾经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如果对这种思想做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解释和发挥,应该说对现在和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试图对传统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阐述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传统道德思想及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能山 《船山学刊》2008,(2):229-231
中国古代道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内容。其精华大体可归纳为人与家庭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的道德职责、政府的道德职责五个方面的思想。中国古代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仍有着积极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简"思想与西方文化中的"简化"思想对中国当代文化思想的反思具有重要的意义。用"尚简"的思想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复杂的社会现象,既能多元文化共存,又能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5.
《文史哲》2016,(5)
形象语言的特性决定了中国古代思维模式强综合、弱分析、强调整体性、直觉性的特点,瘟疫"致"与"治"的观念中"气"观念就是其产物。借助"气"大范围存在且具流动性的特点,瘟疫的各项特质可以得到解释,而且可以实现与荣卫气血思想的无缝衔接。早期人体外的气多指气候,而隋代注病观念注意到了邪气的人际传染,有了初步的细分、精分思想,但宋代以《圣济总录》为代表的官方医著用五运六气学说预言未来疾病,却是个机械的退步。明代吴有性的戾气论突破伤寒和五运六气成说,并明确指出了口鼻为传染渠道,使得治疗更有针对性,这是逻辑思维发展的体现,但仍然归属在"气"的概念之下。"气"的内涵不断被阐释、被置换,被加以正反两方面的利用。水、火、德行等具备弥漫性特点的物质或秉性往往也成为抵抗瘟疫的手段。围绕瘟疫问题上弥漫性物质(秉性)的左右逢源,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李朝军 《殷都学刊》2014,(3):109-112
胡适是我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泰斗级人物,他对书院的研究有浓厚的兴趣。胡适的"书院情结"有其早期教育、个人求学经历和家庭社会环境的根源,学习西方、反思传统、探索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救国之路,是胡适"书院情结"的根本原因。胡适对古代书院的源流、制度、经费及运作模式和精神内涵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凝炼了古代书院的教育思想精华,总结了中国传统教育资源的独特价值。他对比中国古代书院和西方现代型大学之后进行的深刻思考,至今仍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及时行乐"思想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但不管呈现出怎样的差异,其创作个体共同的心理基质总是表现为对生死的忧惧与对生命时空的超越,而中国源远流长的哲学传统与文化心态,又深深影响着创作主体的情感与审美心态。  相似文献   

18.
"性别"理论的建构寄托着西方女性主义者改造传统性别文化的梦想,但"社会性别"范畴自身却是父权文化二元对立思维的产物。尽管如此,女性主义者的这番理论探索却呼唤了人们对"女性文化"的重视,弥补了传统社会中久已颓靡的"女性质素"。其象征"爱"与"生命"的"双性同体"的伦理追求拓展了人类对"自我"的认识,打破"唯女性而女性"的话语方式,展示了"启迪男性、融合两性气质"的精神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9.
朱法武 《东岳论丛》2008,29(1):205-206
作为中国古代长期的统治思想,儒家文明对于中国传统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这个论断当已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儒学的研究,基本上立足于儒学的家庭与社会伦理观以及国内政治思想的层面,但是对中国古代重要政治现象之一的中国传统对外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和日本经历了大体相同的遭遇,采取了大致相同的政策.伴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深,西方近代文化大规模地传入中国和日本,中、日固守的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日益受到冲击和挑战.为了解救民族危亡,19世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