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浅析高校处分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对高校处分权作出了界定 ,并指出高校应慎用其处分权 ,行使处分权时应遵循比例原则、正当程序原则 ,作到规范、合法。本文同时阐明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是对高校处分权纠纷的两条重要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2.
试论高校处分权及其司法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处分权是中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的大学自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司法实践中高校处分权的法律监督虚设,高校处分权纠纷进入诉讼的案例急剧增多而学生受教育权被侵犯却难以得到法律救济。从对高校处分权司法审查的正当性和司法监督的可诉性的分析中得出,学校对违纪学生实施开除、取消学籍、勒令退学等处分行为,对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构成重大影响,应构成司法审查的对象。完善高校处分权制度,必须建立健全司法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学校被诉案件,反映了学校处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现实冲突正在加深,也暴露了学校处分权行使中的非法治化、非适度性。对此,必须加强对学校处分权行使的约束与限制,构建合理的法律制约机制,以达到合理与合法的最佳契合。  相似文献   

4.
规范高校"处分权"行使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状告高校不公正纪律处理的案件不断增加,引发了全社会对高校如何行使“处分权”的思考。从高校和学生之间关系定位、高校行使“处分权”的法律和现实依据、学生违纪行为的界定、实施违纪处分的正当程序及司法审查五个方面来论述高校“处分权”的正当行使与大学生合法权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5.
高校对学生进行处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与学生的合法权益密切相关。但我国法律对高校处分程序并没有作出规定,有必要建立处分听证制度,通过立法要求高校在行使处分权时应当听取学生的陈述和申辩,在此基础上决定对学生是否给予处分;对于拟作出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等影响学生受教育权的重大处分前,应当举行听证会,根据听证会记录作出处分,以保证高校正确行使处分权,防止滥用。  相似文献   

6.
学生处分权作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权能,与学生权利保护和学校管理有密切关系,对其基本法律问题的廓清是改进学生处分权行使中种种失范现象的前提.学生处分权法律属性以高校与学生间法律关系界定为基础,具有理论和规范两个层面的法律渊源,并表现出授权性、侵益性和救济性等特有的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7.
普遍认为,高校处分权属于高校自主管理权的一部分,不具有行政权性质,不具有可诉性。事实上,高校处分权有积极的处分和消极的处分之分,其中,积极的处分又可分为非身份处分和身份处分。对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处分,具有不同的救济方式。高校对学生不予颁发毕业证、学位证和开除学籍的处分方式,具有行政权处罚的性质,虽然法律规定上没有明确规定这样的处分种类,但实际上这属于典型的消极处分方式,有严重侵犯学生权益之嫌。对此,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以限制高校滥用处罚权,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处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反映了高校在行使处分权时存在诸多问题,学生的受教育权容易受到高校不当处分地侵犯,两者之间的冲突加剧。结合新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从高校处分权和学生受教育权入手,分析两者冲突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实现两者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9.
高校为实现大学有效管理会选择处分权,但高校行使该处分权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保证学生充分享有知情权,并将程序正当引进校园,同时理顺申诉与诉讼的关系,完善学生申诉后的行政救济渠道也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在理论上存在众多争议,主要表现为:检察机关是否拥有诉权,检察机关介入民事诉讼是否会造成对当事人处分权的干预,是否会造成诉讼结构失衡,其在诉讼中的地位应如何界定,其程序与普通的民事诉讼程序相比呈现何种特色,等等。其实,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理论上并无障碍。首先,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拥有诉权;其次,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仅限于公益目的,并不影响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再次,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时,若能摆正自身在诉讼中的地位,并不会影响诉讼结构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都在关注"法律平等"这一问题,如:中国古代流传"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西方资产阶级针对封建专制又提出过"权利平等",而我们现在宪法当中又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它不但是我们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那么,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像中国古代流传"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样的说法,它能不能上升到法律的角度,资产阶级提出的权利平等原则,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但它是不是已完美无缺?还有我们现在虽然《宪法》中明确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有时也会产生一些疑惑,人们又看到生活中有许多不平等的事情,这又会引发我们一些思考,法律平等是不是事实的平等?法律平等是不是绝对的平等?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本文就围绕这些来分析和探讨有关法律平等及人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家庭德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基础,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新疆地区6所高校869名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父母家庭德育的内容和方式都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具有很强的决定作用。正因为此,调查也发现在家庭德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改善父母家庭德育,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作出积极贡献?调查分析认为,应在家长提升自我素质、家庭德育内容多样化、德育方式民主化、少数民族家庭借鉴宗教德育等方面认真思考,积极工作。  相似文献   

13.
消费者商品交易反悔权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交易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新型消费者权利不断地拓宽着法律的认知视野。从对消费者深度人性关怀的角度,探讨消费者商品交易反悔权应该保持天然的合同自治性,还是提升为法律强定权;其权利范域是慎圆于个别经营.还是朝向全部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14.
绝对权以不特定人为义务人,相对权以特定人为义务人。知识产权许可使用权是相对权,不可能“物权化”,也不可能对抗第三人。不特定第三人非法使用智力成果,侵犯的不是许可使用权,而是能权。笔者建议在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中规定独占许可使用权人享有诉权,明确该诉权的法理基础是人身自由权之定向表现形式——能权;同时规定独占许可合同应公示备案,否则不具有对抗善意第三人之效力。    相似文献   

15.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一个层次,目前,北京共有4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有33片分布在城区。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历史文化遗产最为丰富,历史风貌最为突出的区域,同时也是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交织的地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现实状况怎样,保护的措施有哪些,存在哪些问题等等,本文将对保护区的保护进行全面的概括分析,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围绕三大问题:1)马克思有没有科学哲学?2)如何建构马克思的科学哲学?3)马克思的科学哲学有哪些独特的见解?它们对于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有何意义?展开讨论,认为:马克思有科学哲学;人们应该从当代科学哲学问题和马克思原著出发来建构马克思的科学哲学;马克思科学哲学的总体特点是反对实证主义,坚持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相结合。在科学哲学问题上,马克思坚持整体论的科学划界标准;承认科学有其独特的方法;赞成科学实在论,相信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主张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承认社会科学也有规律。马克思的科学哲学对于当代科学哲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章程是一所大学的“宪法”,是一校之内具备最高效力的规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简称“《纲要》”)颁布以来,尤其是2011年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以来,大学章程建设便成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尽管近年来不少高校在章程拟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学生作为高等学校的构成主体之一,其权利缺乏足够重视的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受传统教育思维和高校管理现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关学生参与学校事务及学生权益保护的章程条款不能得到应有的制定与贯彻。从学生权利在大学章程中的主要体现方面、以及国内外大学章程对此的具体规定等方面出发,结合对中国大学当前普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希望探索出中国未来大学章程拟定中能够突显学生权利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煤矿城市是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的产物。研究煤矿城市发展史首先要厘清其基本概念,只有这样才能为进一步研究打下重要的基础。煤矿城市的概念和内涵是什么?煤矿城市何时起源?数量多少?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有何特点?是每一位研究煤矿城市兴起、发展、转型面临的基本问题。早期的煤矿城市大抵经历了从煤窑到煤矿、从煤矿到矿区、从矿区到城市这样一个过程。煤矿城市最初的基因和禀赋决定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探讨煤矿城市的兴起与演进,总结其特点,对于煤矿城市的发展和转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无处分权人和相对人是无权处分合同的基本当事人,但由于处分财产属于权利人,因此权利人在无权处分合同中的地位还需进一步明确,笔者结合《合同法》第51条的规定,并区分无权处分合同最终结局的不同情形来分析无权处分合同的当事人。由于权利人与所处分财产的权属关系,如果权利人追认无权处分合同,那么结合笔者的"新并存债务承担"理论,应当允许权利人作为无权处分合同的浮动当事人。  相似文献   

20.
借名登记中出名人处分不动产的行为存在有权处分和无权处分两种不同的观点。出名人的处分应属于有权处分,第三人无论善意还是恶意,均得在合同有效的前提下取得不动产所有权,无须适用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冒名处分他人不动产有无权处分和无权代理两种不同观点。冒名处分不动产,应属于无权代理行为,不能适用不动产善意取得。登记名义共有人处分不动产也有有权处分和无权处分两种不同观点。登记名义共有人处分不动产是无权处分行为,善意第三人可依据《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主张善意取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