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极拳运动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作为一项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鄂东地区高校太极拳的参加人数、师资力量、课时安排、学生兴趣程度和阻碍发展因素等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鄂东地区高校大部分学生都学过太极拳,教学现状存在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武术教师偏少,课时安排不合理,场地缺乏等问题。同时学生课后练习太极拳次数偏少,学校不重视而比赛少,学生对太极拳不感兴趣也阻碍了高校太极拳的发展。本文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增加师资力量,合理安排课时激发学生学习太极拳的运动兴趣,高校更加重视等相应对策使太极拳在高校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焦作地区太极拳练习者情况调查及太极拳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作地区是陈氏太极拳的发祥地。对焦作地区太极拳练习者的调研结果显示,练习者对太极拳的健身机理和内涵认识不清、练习效果不佳等是影响学练太极拳积极性的主要因素。论者以此为突破口,试图找到发展太极拳的对策,从而为太极拳爱好者提供练习参考,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随机抽取的太原市200名太极拳锻炼者的基本状况、动机及其活动状况进行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太原市中老年人是练习太极拳的主流,缺少青少年人群的参与;练习形式还是以自发性为主;以练习杨式太极拳和陈式太极拳两种拳术最多;多数练习者能坚持每天锻炼,但锻炼的时间过长,缺乏科学合理的锻炼指导,这样不利于促进身体技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宝鸡市中老年人习练太极拳现状的调查显示,在太极拳锻炼的人员中,绝大部分为退休职工,以女性为主,锻炼人员地区分布广,习练拳种主要以简化24式、陈式、杨式太极拳为多,习练太极拳人群主要以健身、防病、治病为目的.存在的问题是:中老年太极拳活动缺乏场地设施,缺乏技术指导力量,尚未建立科学的健身观等.因此,应适当改善活动场地与条件,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高等院校要适应社会需要,培养新型社区体育专业指导人才,使中老年人太极拳活动遵循科学锻炼的原则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高校太极拳教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美学"进行高校太极拳教学不仅有利于女大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而且能激发其学习太极拳兴趣,加深对太极拳的了解,提升对太极拳美的感受与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6.
政府绩效管理的有效开展对提高行政效率,改进政府的信誉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以来,宜昌猇亭区开始推行绩效管理。政府坚持把科学发展、民众本位、平等思想等现代服务理念贯穿在绩效管理活动之中,整个绩效管理科学分类、注重过程、注重外界监督,高效运用评估结果,大胆使用连带责任处罚制度,一人违纪,全体受罚,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其做法为我国中西部其他地区政府绩效改革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社区体育作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其灵活的组织形式、融恰的地域亲情、便捷的练习方法和良好的健身效果吸引着众多的社区成员.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体育项目之一,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和体弱者练习.通过分析太极拳在寸金社区中的开展现状及太极拳的健身养生之功效,阐述了太极拳在当今医学、科学急速发展的过程中作用于人类健康所独有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健身太极拳在寸金社区中的推广对策.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诞生的地域文化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清太极拳诞生的地域文化背景和地域文化内涵;以资料分析和历史史证相结合的手段,阐述太极拳诞生的地域文化背景;太极拳诞生于焦作地区,焦作地区厚重的地域文化乃是太极拳诞生的文化基础;焦作地区武学传统悠久,武术文化、道教文化源远流长,为太极拳的诞生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宜昌光复 ,有力地推动了辛亥革命在湖北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以实际行动响应、支持了武昌起义 ,在湖北辛亥革命史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论述宜昌光复的历史背景、主要过程及其对辛亥革命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南京市9所高校10个武术社团的发展现状——包括社团形成原因、社团规模及成员构成、会员参与动机、活动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南京市高校武术社团在近几年不断发展,走向成熟;但总体规模较小,活动内容比较单一,活动经费不足,活动缺乏有效指导等.最后对武术社团的发展提出建议:社团管理部门积极扶持武术运动的开展,在活动场地上给予合理使用,重视民族传统体育在校园的开展与文化宣传,并加强南京地区高校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分析太极拳运动对盲人学生的健身作用.通过对为期15周、每周2次太极拳锻炼的盲人学生进行观察,并对其体重、安静心率、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单腿闭眼站立时间等指标的测定表明,太极拳这种柔和缓慢、内外兼修、应用方便的活动,适合视力残疾的学生健身,同时可增强其肌肉、骨骼、关节的力量、柔韧性、灵活性,提高有氧耐力运动素质,改善平衡功能,降低安静心率,增大肺活量,调节神经中枢,增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书法艺术与太极拳术产生的文化源头及其学科体系结构、内容入手,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和比较方法,对书法与太极拳同源同构、相通相近、殊途同归、相得益彰的文化现象及其缘因进行研究;论述了书法与太极拳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中异曲同工的作用;提出了“书家练拳,拳家习书”的主张和创编“书法太极拳”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学研究得知:作为东方肢体文化的代表--太极拳不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且具有休闲文化的三个共性特征:是一种理智的态度;是一种敏锐的深思状态;是一种庆典.太极拳的休闲是一种以丰富和创造生命活动,完善自我为目的的闲暇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太极拳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已有的关于太极拳教学的资料进行分析,同时立足对太极拳本身的认识,遵循有限注意理论的有益提示,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提出“从兴趣的激发依次到拳、太极拳架、呼吸、哲理”的太极拳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以期能达到提高太极拳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吉林西北部地区农村学校课余体育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吉林西北部地区农村学校课余体育活动有待加强管理.(2)课间操开展较好,但"每天1小时"课外体育活动没有真正落实.(3)课余运动训练开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运动队的形式多为临赛而组建.(4)吉林西北部地区农村学校课余体育的发展具有艰巨性、紧迫性.提出该地学校课余体育发展的对策:(1)加强农村学校课余体育的管理.(2)办学条件的急需改善.(3)借鉴和研究其它农村学校课余体育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6.
宜昌光复,有力地推动了辛亥革命在湖北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以实际行动响应、支援了武昌起义,在湖北辛亥革命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本文论述了宜昌光复的历史背景,军政措施,及其对荆、沙、武汉乃至北伐战争的关系诸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具有独特的人文教育功能。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开展太极拳项目 ,对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太极拳的特点着笔 ,分析探讨太极拳与人文教育的现实关系 ,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和人文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晓易 《社区》2016,(18):39-39
谈起“熟人社区服务项目”这个创意,吴红艳说:“这个新建小区,居民主要是外来‘移民’,门对门不认识很正常。几个居民就凑在一起商量,向社区申请一笔活动基金,开展类似于成立太极拳队这样的活动,通过一个个小活动来增加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融入感。”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普通高校太极拳运动的开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从文化传承和培养学生兴趣为主的角度提出太极拳教学改革思路。在教学中对学生灌输"终身体育"理念,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改变过去太极拳传习过程中仅注重动作技能传习而忽视其文化内涵的方式,加强太极拳理论的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太极拳的文化价值和健身价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近20年来宜昌的城市化发展进行考察说明:动力多元化是宜昌城市化发展的原因,宜昌城市化的成果显著,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宜昌城市化发展应走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协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