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文  段召 《城市观察》2021,(1):43-55
城市社区治理体系改革是基层党和政府与社区各类组织之间权力职能关系的一种多方位调整,居民自治、党建引领与企业参与分别代表着目前实践中的三种不同改革思路,其内在逻辑折射出改革者对于解决社区现实问题的区别性研判,以及对社区治理体制改革内容的差异化理解,并将深刻影响城市治理的发展向度.在住房商品化改革深入推进,社区形态经历复杂转型,社区利益主体日渐多元,居民的民主法治观念逐渐觉醒,基层群众自治需求增长的现实背景下,以深圳在居民自治、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等方面探索出的"盐田模式""南山模式""桃源居模式"为例,阐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中的优缺点,对于研判城市社区治理体系改革的趋向和特征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政治、经济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单位制"的解体为城市社区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理过程中,无论是社会治理还是社区治理,"多中心"治理都将是最终的理想状态。为此,在多中心治理视角下探讨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创新"城中村"社区治理工作,是有效推进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泉州市在"城中村"社区治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要实现以"城中村"社区治理工作的创新推动城市管理创新,泉州应该在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社区工作方式民主化、居民保障水平提高、社区管理者素质提升、社区文化建设加强等五个方面继续推进各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代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体系的生成中,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一切实际行动的基础.从马克思哲学角度来看,"社会有机体"理论则是从唯物主义角度对社区内部组织权力重新调整和分配的探究,有助于厘清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源.在中国化社会治理思想的演变过程中,从早期高度集中的"单位制"到实现自治功能和多元参与治理的"社区制",充分体现了中国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发展方向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此外,对国外治理的研究方法的借鉴也有利于新时代下我国社区治理中党组织与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对我国的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有意义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社会治理"政治话语和社区多元化权力的结构格局,从网格化管理模式与社区自治的运作关系研究入手,构建了当代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模式,首次提出了"多元复合化治理"的新概念。文章通过梳理和总结网格化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及所面临的时代性挑战,并基于行政权力与社区差异化利益诉求对立所造成的基层社会制度性"断裂"这一事实,提出了突破网格化管理理论和实践困境的创新行动逻辑,进而尝试建构全新的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可操作性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努力克服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负效应",促进社区治理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6.
黄安心 《城市观察》2016,(3):115-128
新型社区一方面是城市化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城市化发展的洼地。新型社区既有传统农村社区的特征,又不断生长着城市社区的特征,在这样的社区构建和创新社区治理模式,需要有独特的角度和方式。首先采用文献法、经验总结法和抽象法,对新型社区相关范畴及国内外治理模式类型、国内城市社区治理实现模式等进行了分析梳理。然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指出了新型社区存在的认识问题和征地拆迁、社区管理服务、物业管理及文化建设四个现实问题。最后指出了广州市新型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基层社区内形成民主管理,社区事务的治理以居民自治为主、多方参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整理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研究文献,从主体视角和机制视角分析了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现状。概括了党政机关、自治组织和社区居民在居民自治中的不同作用,分析了社区居民自治中政治机制、法律机制和文化机制的作用。目前的居民自治研究主要从宏观着眼,为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指明了道路,但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并不多。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静 《现代交际》2010,(3):20-24
“治理”范畴是近几年政治学、社会学、城市学广泛重视和应用的范畴。社区治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多元权力对社区治理的参与,最终实现发扬民主、整合资源、促进社区建设的目的。这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也是发扬民主的过程,同时也是社区建设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过程。公民参与是社区治理的本质要求,它既是新公共服务理论在社区建设中的实际运用,又是我国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同时也对社会伦理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社区健康、和谐、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现状分析,针对问题产生原因及表现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结合烟台市近年来社区社会治理取得的成效,发现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社区共享意识有待于提升,社区共建体制有待完善,居民参与共治的意识有待增强等问题。建议从加强和改善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构建多元互动的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平台,探索"参与式"治理模式、促进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良性运行,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构建社区认同系统四方面着手打造社区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城中村"生态环境恶化,不但降低了城市的生活品质,制约了城市化整体水平的提升,而且也影响到和谐社区建设的物质环境基础。在借鉴国内外生态修复与社区治理理论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以广州"城中村"为例,探讨与社区生态修复相关的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生态治理的主要问题,设计构建与生态修复相适应的社区治理体系,并提出相关对策措施,以唤醒社区参与生态建设意识,激发参与社区生态修复动力,培育社区生态修复理念、习惯与行为模式,推动可持续的生态修复行动,固化生态修复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