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徐长菊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9-32
"喜不见喜"作为一种婚姻、生育等礼俗中的民俗禁忌,在闽南有很深的渊源和影响,主要体现在限制新婚或生育的交往行为上,是人对生育、对生命诞生的细致入微的关切,也表达了闽南人在人际交往中体现的细腻关心。它包含着神秘的命运观,阴阳和谐思想等中国传统的观念,体现了闽南人们独特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2.
王丹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打喜是清江流域土家族为庆生祈福而举行的诞生礼仪式,凡来参加打喜的人都要依据他与喜家的亲疏关系赠送一定的礼物,礼物是人伦情感交流与体现的重要元素。打喜仪式中,礼物表现为物,也传达着情,是孩子与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之间身份关系确认,孩子所在家庭与众亲戚、众乡邻之间社群秩序建构的媒介和纽带,具有深藏着情感交流和人际往来的社会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邹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3):16-20
我国春节期间有很多信仰,也有很多禁忌。通过对内蒙古地区哈巴哈村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调查方法获得了充分的田野调查资料,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春节期间存在的禁忌与信仰,并尝试运用民俗学与人类学理论知识对其进行解析,分析其内在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4.
金禹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87-93
朝鲜通信使在纪行文集《海行总载》中记录了日本江户时代的衣冠服饰礼俗,他们认为:日本社会根据身份不同而有大体的衣冠等级规范,但同时又普遍穿着斑斓彩衣、不戴冠巾、无靴鞋履舄、跣足而行,且衣制不秘、俗尚染齿,全社会无丧服法度,这些都完全不合儒家别上下、防男女、去夷狄的衣冠伦理;更甚者,行外交接聘之时,日本也体现不出衣冠威仪及君臣之别。朝鲜通信使从儒家礼义的角度批判了日本的衣冠礼俗,并据此认为日本人是诡怪、巧伪、蛮夷之民。这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主观评判体现了朝鲜通信使面对异质文化时的自我价值体认、对自身文化优越性的自信,以及因日本发动侵朝战争而产生的对日本根性文化的怀疑和不信任。 相似文献
5.
赵婷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0):142-145
中华民俗文化符号承载着大量的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和历史记忆,对凝聚海外华人民族情感,唤起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价值。自洪武五年中琉建立封贡关系以来,移居琉球的闽人及其后裔不仅为当地移植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也让福建的石狮文化在琉球生根发芽,对冲绳闽人后裔构建中华文化记忆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禁忌是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英汉两种语言中,姓名称谓,个人隐私这两个话题显著的差异性,使中西禁忌话题的禁忌程度得以凸显.本文从姓名称谓,个人隐私来探讨中英禁忌话题之间具体差异和形成原因,从而使读者更加了解汉英之间同种话题的不同禁忌程度,有助于跨文化交际和语言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李彦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1-17
[提要]从后现代主义视角解析海南“春游”民俗现状,发现其存在以下现实困境:一是乡风民俗组织者倾向于宏大叙事的表达方式,二是乡风民俗传承非理性依赖技术,三是乡风民俗外形与内核趋于同质化,四是乡风民俗过度追求有序而摒弃无序,五是乡风民俗承载组织与受众者的二元对立。这些困境也是当下乡村习俗传承和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后现代主义理论为改造旧俗、建设文明乡风提供启示,包括民俗活动中将针对叙事与宏大叙事相结合,乡风重建中寻求人文关怀和科学理性的交融,民俗仪式中兼顾传承精华与特色个性,民俗活动中善用熵值理论平衡无序与有序,民俗承载组织的发展和个体需求相结合,以重塑乡风使其能适应新时代人们多样化、个性化、不断发展的文化需求,进而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8.
李秋香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4):80-87
秦汉是中国民间禁忌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秦汉民间禁忌可分为时日禁忌、居住及建房禁忌、生育禁忌、丧葬及祭祀礼俗禁忌等。禁忌在此时期对民众的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具体表现为:解除日常生活中的焦虑感,给民众以心理安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家庭和谐;保护个体生命及其身体健康;保护农业生产的平稳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9.
10.
90后大学生尽管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但对媒体素养的掌握水平显然不够。从某种程度上讲,研究大学生媒体素养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帮助他们提高面对媒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借鉴国外经验,通过媒体教育提高青少年认识和利用媒体的能力,邀请其他院校进行交流,促进媒体素养的贯通,倡导学生积极加强媒体素养的学习,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媒体素养教育模式是当今大学媒体素养教育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赵心宪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57-59
国家级"非遗"的民俗标签,事实上成为"秀山花灯保护"问题寻求进一步解决的认识屏障。民俗秀山花灯内在结构的三个层面中,节日民俗文化传统与精品舞台化发展的小戏形式,虽然都有文化遗产的保护价值,但已经开始淡出生活,其"非遗"本体价值民间舞蹈音乐的核心存在及再分类确认,不但必要而且紧迫。 相似文献
12.
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加强党建工作是推动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立足点、着力点和创新点;以闽南理工学院为例,提出了以党建工作为抓手来推进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建议,如党建工作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相联系,以理论学习制度化来推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构筑和谐校园网络平台、利用党建工作开展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来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数字在不同的语言中都存在,但是,在翻译时却不能完全套用"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的语境中,数字的语用意义不尽相同,若以功能对等的标准来衡量,则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乡镇作为直接面向广大农村和农民的基层政权,常常因制度化水平和人员素质等被视为“灰色地带”,大量反馈的资料也表明,乡镇基层政府非法行政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它因此也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责难,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本文认为,造成目前乡镇行政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为因素,也有制度因素(制度瓶颈),还有些是社会转型造成的必然后果,因此,对乡镇行政正确定位,正视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制度瓶颈,既有利于乡镇自身的建设,也可以缓和当前基层存在的种种尖锐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王潇斌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4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方向。闽南侨乡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打造海峡西岸城市群有着决定性作用。大学生村官在闽南侨乡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以邓小平“人才论”为基点,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树立服务闽南侨乡的长期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完善技能,辅之以各种保障制度,有利于发挥大学生村官在闽南侨乡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之初,对西方国家采取了"不急于建交"的政策。在"一边倒",的前提下,新中国决心"另起炉灶",而美国则坚持要求新中国继续"履行其国际义务"。中英关系同样遇到这个问题,但是,英国"门内留一只脚"的政策使其与新中国存在着发展关系的可能性。由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新中国既定的外交方针,中英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没有实现建交具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庄伟卿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35-41
通过归纳有关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政策,以1999-2012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福建省产业结构现状,分别对人均GDP与三大产业关系、高新技术产业与三大产业关系、各产业间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第一产业对人均GDP贡献最大,房地产业对人均GDP、GDP的影响不显著,高新技术产业与GDP存在负相关等结论,进而阐述"十二五"时期福建产业发展难点,并针对难点提出福建省"十二五"时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生的1/3时间都在卧室度过,卧室是人的“避风港”,也是“加油站”。卧室内的环境会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休息和睡眠,因此卧室的“风水”好坏关系着我们是否能拥有旺盛的精力、滋润的面色……看看以下的这六大禁忌吧,它们可是和你的健康息息相关!禁忌一:电器过多,尤其电视机正对床脚卧室内电器过多在风水上被称为“火宅”,影响健康。现代医学理论也指出,电器辐射确实损害人体健康。脚是人的“第二心脏”,处于待机状态的电视机若正对床脚,其辐射更容易影响双脚的经络运行及血液循环。专家建议:少在卧室摆放电器,尤其不要将电视机正对床脚,不使… 相似文献
19.
论中外合资企业的管理方式——以中美合资企业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镇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本文分四个部分。首先指出外方合资伙伴未必原原本本将其本土的管理方式带进中国来;其次,通过分析中外文化差异,指出外方合资伙伴为适应中国环境,不得不接受某些中国式管理;再次,借用西方的管理方式分析框架,指出中外合资企业管理方式的共性是以“制度式”管理为主。该方式优点多于缺点;最后,指出中外合资企业,应从中国国情出发,取“家族式”管理之长,补“制度式”管理之短,以增加员工的“组织承诺感”,提高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汪晓东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4(3):29-34
分布于闽西南一带的永定客家土楼,是客家人结合当地的地形山势、融合家族凝聚思想、防御外敌侵略而形成的一种独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从民俗学的角度分析客家民俗生成的生态性本原、建筑选址的风俗所包涵的生态理念、客家人祭祖习俗对建筑的影响、建筑中给排水风俗的生态理念等方面,揭示永定客家土楼的生态适应性原则,对现当代建筑设计仍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