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大多数纽约人运途乘地铁,近程坐公共汽车。公共汽车每乘一次的车费现为60美分。 在纽约,有200条公共汽车线路,4500多辆汽车在运行。在曼哈顿,公共汽车沿各大道南北行驶和沿主要的街道东西行驶,在大多数汽车路线上可以换乘,这样你可以向南或北乘  相似文献   

2.
《城市》1998,(4)
帝国大厦(Empire StateBuiding),是世界最著名的眺望塔之一,耸立在美国纽约市中心区曼哈顿第5大道与第34号街的交口处,是早年一座农场和一家旅馆的旧址,由国际上著名的纽约市希雷夫(Shrev)、兰勃(Lamb)、哈蒙(Hamon)联合建筑设计事务所承担该工程的设计,于1931年建成。塔楼高443米,塔顶设电视台天线,总高度达477米。整幢建筑物的双层基础深88米,建在基岩上。建筑容积1,306,800立方米。租赁面积242,000平方米。自地平  相似文献   

3.
《城市》2009,(11):F0002-F0002
  相似文献   

4.
替美国多家医疗机构招聘护士的普利斯集团公司曾开出30万至5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年薪,在中国招聘英语良好的护士去美国工作。这条新闻,在国内引起很大的反响。被一些人看作苦、脏、累的护理工作,竟然如此受到青睐,美国的护士怎么能挣这么多钱?她们都在做什么?  相似文献   

5.
吃在纽约     
食色性也。美国人的秉性远没有电影大片里那么精彩,美国人的饮食也远没有传说中那么无趣。美国是世界各民族的熔炉,自然也是各国饮食文化的熔炉。早年美国人口主要是英国后裔,所以吃的大多是英国口味,只不过东部多用煮和烤,南部多用煎和炸。后来大量德国后裔涌入,也带来了新的口味。如今美国人喜爱的热狗、汉堡、BBQ以及甜圈等都是从那时兴起的。  相似文献   

6.
纽约驾车难     
袁成 《交通与港航》2005,19(1):42-43
<正>纽约市是美国的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位于美国东部的哈得孙河东岸,濒临大西洋.面积830km2.是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经济和金融中心。城市中心的曼哈顿(Manhattan)区,面积57.7 km2为全市精华,摩天大楼林立。金融资本的大本营华尔街以及世界知名的娱乐场所集中地百老汇大街,均在曼哈顿区。联合国总部设在该区东河的西岸。曼哈顿区人口稠密,虽有十分发达的地铁网络,但街道上的各种汽车,仍终日首尾相接(见图1),十分拥挤和堵塞。曾经有一位《芝加哥论坛报》的特约记者写过一篇文章,描述在纽约驾车的艰难。他用的标题是《在纽约市驾车,是一种对胆量  相似文献   

7.
山摘 《交通与港航》2007,21(5):29-29
<正>美国纽约市是一个有800多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因干旱缺水的情况。因此纽约市政府十分重视节水。纽约市的节水措施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改造设备,防止漏水,减少用水;二是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动员全体市民自觉节水。它用声纳设备检查主要输水管道线路的漏水情况,每年检查1/3,  相似文献   

8.
陆岩 《老人世界》2014,(11):35-35
在纽约,地铁应该说是最便利和便宜的交通工具了,曾到纽约参加一个合作项目的研讨,同事本来说好了由他的一个朋友负责接送我们,可是我觉得麻烦,更主要是想感受一下大都会便利的地铁,所以谢绝了同事朋友的好意。同事无奈,只好陪着我一起过地铁瘾。  相似文献   

9.
宋美龄在纽约文/梁旦图/文心身为蒋、宋两个望族的大家长,宋美龄在纽约却过着“一般人的家庭生活”。前不久,宋美龄在曼哈顿中央公园附近一栋公寓中欢庆了95岁生日。蒋孝勇夫妇带着孩子友柏、友常、友青,飞来纽约为老夫人祝寿。三个曾孙从小就与宋美龄很亲,在台北...  相似文献   

10.
不少纽约人最近频频光顾一家名为"编织纽约"的主题商店.男女老少聚在这里织毛衣、聊天,尽情品味祖父母曾拥有的那份快乐和闲适.因为它是一项缓解人们心理压力的健康活动.  相似文献   

11.
颜色关键词:黑色、红色、金色、紫色、绿色注重黑色的同时,更注重同色系不同材质的混搭。如黑色软呢和黑色提织、毛皮配搭。本季流行的红色更为纯正,人面积地出现在不同面料上,大红的手袋和人红的唇彩也风靡起来。  相似文献   

12.
王飞 《城市》2005,(2):62-63
一、纽约人也讲风水 纽约市的街道、社区有一些诸如"莱莉小丘"、"华盛顿高地"以及"汉密尔顿高地"等地名标志.凡是有这种标志的地方过去都是有钱人的居住区.究其原因在于,美国人是由欧洲移民组成的.中世纪时,欧洲发生了几次大的瘟疫,每当瘟疫发生时,大家都跑到地势高的地方去躲避,有钱人的屋子也往往修在地势最高的地方.这种传统一直传到北美大陆.无论是最早的荷兰殖民者,还是后来的英国殖民者,有钱的人都在地势高的地方盖房修屋,并将这种传统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3.
科威特埃米尔凯巴拉·艾哈迈德·沙巴于1988年9月26日为纽约的第一座清真寺安放了奠基石。清真寺位于哈林区,附近有一个犹太人的聚居点和一个希伯来青年协会。清真寺耗资2500万美元,占地28000平方米,是纽约伊斯兰文化中心的建筑项目之一,该中心还将建造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等设施。  相似文献   

14.
《安家》2012,(9)
来自纽约布鲁克林的a+i设计事务所的“无限的森尊”设尊方案,在纽约艾滋病纪念公园的“格林威治三角地”设计竞赛中从475项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5.
16.
蔺雪峰 《城市》2001,(1):30-32
1916年,纽约市颁布了全美第一部综合的区划条例,从此开创了美国区划政策的先河。区划通过对建筑物体量、人口密度和土地用途的控制,成为实施规划意图的有效工具,从而塑造出崭新的城市形象。一、纽约区划条例的发展历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钢结构技术的采用和电梯的不断改进,过去制约建筑高度的技术问题已彻底消除。高层建筑的兴起使得曼哈顿的建筑天际线呈现出独特的形式。同时,在曼哈顿地区还建设了大量的多户住宅区,并与之配套形成了许多新的商业网点;商务办公区域在不断扩大。到1900年,纽约市已成为美国的金融中心。纽约市特别是曼哈顿南部的过度开发,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1915年百老汇南部42层的公正大厦和它所形成的巨大阴影,严重影响了周围建筑  相似文献   

17.
梁雁 《炎黄世界》2011,(1):25-27
人生的路,本来就不易。一旦选择了移民之路,就越发艰难。21世纪的福州人,却义无返顾地在移民路上奋然前行。他们的美国梦,就真的是那样美丽、迷人?那样值得他们两代人前仆后继地偷渡移民吗?  相似文献   

18.
在102分钟内轰然倒塌的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原因在哪里?对建筑发展的启示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我一家四口,俩大人俩孩子,住在纽约市皇后区。我们属上班族,是个典型的移民家庭。我每月工资上交,花钱找"老板"要。我家老板过去还好,一要她就给,可这些年不行了,话多。我想买新式数码相机,老板就没批,嘟嘟囔囔地,尼康怎么这么贵呀,数码相机也要上千?原先我家周末不起火,出去吃,辛苦一周应该享受享受。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外地铁先进的售检票系统中采用的多种地铁磁卡及地铁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