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不但有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个体经济,而且在劳动方式上有联合劳动。现在,我就联合劳动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国家所有制形式上的联合劳动 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生产资料转归社会占有。在国家尚存的条件下,国家就是社会中心、社会代表。国家以社会的名义占有属于全民的生产资料,这是符合全民意志和利益的。 这种占有首先表现为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法权关系,即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资料进行社会规定和实行法律保护,绝不允许任何个人或集团凭借任何理由加以侵犯。但是,所有权必然要转变为实际的占用和支配权,必然要表现为经济利益上的要求。这种要求是通过社会规模的联合劳动和占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一部分剩余产品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全民所有制经济改革中必须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分夸张全民所有制经济的现存弊端,主张将全民所有制经济改革成为集体所有制经济乃至个人所有制经济,否定坚持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必要性;另一种是片面强调全民所有制的优越性,忽视了全民所有制经济的现存弊端和不完善性,认为全民所有制经济面临的问题不是改革而是发展,从而否定了改革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必要性。我们认为,全民所有制经济既要坚持,又要改革。  相似文献   

3.
商品经济·按劳分配·工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提出按劳分配原则时曾经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已经不存在商品、货币。但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按劳分配理论必须在新经验的基础上向前发展。这一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学界的共同认识。另外,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即使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劳动者付出的劳动也必须经过迂回曲折的途径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依据。这一点也已为经济学界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是,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应当怎样发展,则存在种种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派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应该是“两级按劳分配”。先是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按劳分配,然后是企业对劳动者实行按劳分配。国家对企业的按劳分配以企业向社会提供的商品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量为尺度。在这里,按劳分配的“劳”是价值。而另一派则坚持按劳分配规律的主要内容并不因存在商品经济而改变。他们既不同意国家与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是按劳分配关系,也不同意按劳分配的“劳”是价值。我认为两大派学术观点的分歧,首先来自方法论的不同。主张“两级按劳分配”的同志,一般只强调按劳分配规律在社会主义分配领域的决定作用,只用这一条规律来分析当前曲折复杂的分配过程。而不赞成“两级按劳分配”的同志,一般认为支配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并不只是按劳分配一条规  相似文献   

4.
孙大浩同志在他的文章中主张,工龄应作为按劳分配中“劳”的一个因素。我认为按劳分配不必考虑劳动者的工龄因素。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认为按劳分配要考虑劳动者工龄的根本依据和核心理由是:工龄是劳动者的劳动历史,工龄越长,劳动的积累就越多。现在很多财富就是由过去的劳动创造出来、积累起来的。因此,按劳分配应该考虑劳动者的工龄。我们知道,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为两个部分:一部份作为“社会扣除”;一部份用于个人消费。马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无论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或实际工作中都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超额利润是由优越的生产条件或是由额外投资带来的,和企业劳动者的主观努力无关。因此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超额利润不应该归企业和劳动者所得,而应归国家占有。否则就会造成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劳动者同工不同酬,不符合按劳分配原则。这种超额利润在集体所有制企业,虽然归集体所有制企业所占有,但也被视为非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改革全民所有制企业是以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理论为实践基础的。应该说,两权分离是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有益尝试,并为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7.
一、国家所有制探源按照经典作家的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实行单一的社会所有制或全民所有制。它排除了任何个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实行全社会对生产资料的直接占有和共同占有。在全民所有制形式下,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因而,每个单位的全民财产的使用,都必须由全体劳动者经过集体协商,共同作出决策,任何个人都无权自作主张,自行决策。在共同决策的过程中,其商量和谈判的费用是相当高的,社会(注意,这时国家这个角色尚未登场)要兴建某项工程,必须反反复复地举行“全民投票”,以征得全体财产所有者(社会成员)的同意。这…  相似文献   

8.
我在《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3期发表了《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性质》一文,本文是其姊妹篇。是在论述全民所有制企业应当是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改革。毫无疑问,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改革与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致的。整个经济体制不变革,企业也不可能实现根本的改革;而改革整个经济体制,又必须从企业改革着手,这正是由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基础地位所决定的。那么,全民所有制企业应当怎样改革,改革的原则和方向是什么? 总的说来,正如我在《性质》一文所论述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应当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原则和方向进行改革。但就我国全民所有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自留资金的性质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以来在理论界一直有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对这个问题有再认识的必要。 我们现在探讨的我国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自留资金的性质,是在确认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前提之下进行的。所以,对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自留资金在我国现阶段所具有的特点,也必须在这一大前提之下去认识。我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自留资金在现阶段至少具有如下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民所有制企业内部蕴藏着两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一种是企业为职工修建的住房等生活福利设施;另一种是由企业自己所兴办的如劳动服务公司等企业.全民所有制企业内部的集体所有制是怎样形成的?这种集体所有制对全民所有制的发展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又如何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们将要探索的问题.十分明显,全民所有制企业内部的集体所有制来源于企业的自有资金。任何一个全民所有制企业都拥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资金:一种是国有资金,这部分资金是由国家直接  相似文献   

11.
所谓企业收益分配,指的是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出来的收益如何配置和使用问题。总的说来,企业收益分配大致分为三部分。即上缴国家于社会管理和二次分配部分,留在企业用于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部分,支付给劳动者用于个人消费部分。本文探讨的主要是国有企业(即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的一次分配。  相似文献   

12.
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以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国有企业改革做出的重大决策,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的形成有赖于劳动收入占比的提高、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企业层面经济民主的实现以及劳资双方企业所有权的科学分配。在员工持股制、利润分享制、收入分享制、劳资合伙制和劳动合作社这几种企业制度形式中,恰当的员工持股制和劳资合伙制都有助于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但我国现行的员工持股制存在缺陷,必须加以完善。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员工持股制和劳资合伙制既可以单独实行,也可以同时实行。  相似文献   

13.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使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领域、社会形式及性质、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劳动者队伍的构成等发生了重大的乃至根本性的变化 ,呈现出不同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许多特点。认清这些特点 ,才能正确坚持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突出特点有三 :一是劳动的扩大——劳动的内涵和外延扩大 ,商品生产的领域大大拓展 ,创造价值的劳动者队伍大大扩充 ;二是劳动的自主——劳动者成为自己劳动的主人 ,按照自己的意志实现与生产资料的结合 ,并占有和支配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应按照“劳动力产权论”使劳动自主权力完全落实到位 ;三是劳动的联合——既是对自然经济中个体劳动历史性大进步 ,又是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资本统治劳动那种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劳动者以自愿平等为原则组织起来 ,以财产“个人所有 ,共同占有”的形式联结为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的劳动集体、经济实体 ,并逐步向劳动者自主的“自由人联合体”前进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营工业企业是全民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基层单位。它的根本任务,是要在国家统一领导和统一计划下进行合理的有效的经营,为社会提供产品和财富,为国家提供利润,增加积累。这就要求它必须实行经济核算,厉行增产节约,以同等的劳动占用和劳动耗费,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多盈利。盈利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成  相似文献   

15.
在深化所有制体制改革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全民所有制经济与政府管理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现在有人或者认为可以脱离所有制来选择政府的经济职能,或者认为在处理全民所有制经济与政府的经济职能问题上也可以采取“政府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退出来”的改革方式,上述两种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政府的经济职能是由财产所有制性质决定的,不论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我国十几年改革的实践来看,还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看,都是不容争辩的事实。而在全民所有制经济体制中,由政府管理企业或者说政企合一则是财产公有制的基本特征。全民所有制企业采取承包制与股份制的经营方式,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这些企业之间的关系。而政府与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放权和扩权的问题,虽然符合政府与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关系必须由所有制性质决定的原理,但仍然出现了容易导致两极化的情形。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对政府与全民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作出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有同志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存在”,其“理由”是,国有制使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者不能决定、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从而,他们提出了“劳动和劳动产品必须掌握在劳动者手中”的要求,并且声称,如果这种“要求”得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就不能实现,甚至会变质”。这种观点符合马克思主义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工资具有哪些规定性?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究竟应当确立怎样的目标?这是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对此谈些与理论界某些观点不同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企业工资具有多重规定性比较具体的经济范畴总是许多规定性的综合。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工资,必然体现着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和商品经济关系的多样规定性。  相似文献   

18.
全民所有制企业用税后利润添置的固定资产应该归谁所有,是所有制改革中的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理论界不少同志认为,“仍是全民财产,归国家所有,而非企业财产”。我们认为,这部分固定资产应归企业所有。下面就此谈谈我们的理由。 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用税后利润添置的固定资产归谁所有的问题,实际上是经营权能否向所有权转化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有过明确的论述,他指出:随着产品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化,资本化的地租即土地价格的出现,使土地的让渡成为可能。那些从前只有经营权而无所有权的农民,有的  相似文献   

19.
一、多样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有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私人所有制、外商独资经营的资本主义所有制以及中外合资、合作经营的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等。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我国商品经济性质的多样性,具体表现在,既有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商品经济,又有以劳动者个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既有国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劳权刘雪峰劳动力所有制经济关系,简称劳权关系,是指劳动者占有支配自身的劳动能力以谋求物质利益的经济关系。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劳动力所有权具有一般要素所有权的外在表现,一是自由支配,一是获得收益。由劳动者劳权关系所决定的劳动者对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