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秋湜  焦冰冰 《理论界》2009,(10):130-131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最优秀的作品,而这部小说的成功又在于它成功地运用了"双重视野"这一叙述视角.两极原则是双重视野的基础,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两极就是故事主人公盖茨比与故事讲述人尼克这两个人物.盖茨比和尼克分别代表了菲茨杰拉德感性浪漫的一面和理性冷静的一面.作者正是通过这种两极描写,道出了自己性格的两面和内心的矛盾,从而彰显了作品的主题--美国梦.作者是这部小说的原型,而这部小说是作者的自白.  相似文献   

2.
一 赵树理解放区小说最具魅力的当属生动、浓厚的民俗描写.小说中那些被津津乐道的人物、情节、环境无不是以本乡本土最生动的民俗生活为素材的.赵树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熟谙农村的风俗习气,洞彻农民的生活习惯,他自始至终都是生活在农民圈子中,所以他不存在<讲话>中所提到的与农民"结合"的障碍,他不需要"结合".  相似文献   

3.
论宗璞小说 《红豆》 的人物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璞为大陆当代学者型的女作家.1957年她在"双百"方针提出后发表的小说<红豆>,是她开始受到文坛瞩目的成名作.这篇描写解放前夕女大学生江玫在革命与爱情间抉择的小说,异于当时图解政策的主流作品风格,超越十七年文学的公式化和概念化倾向,以细致笔触呈现人物的情感世界和内心挣扎,得到读者共鸣,但这也使宗璞为此遭逢政治磨难,直到文革结束后, <红豆>才被收入<重放的鲜花>,重新面对读者.本文聚焦于<红豆>的三个主要人物--江玫、齐虹、萧素,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分析,论述宗璞<红豆>的人物塑造.  相似文献   

4.
周林妹 《理论界》2006,3(8):192-194
高晓声是新时期的著名作家,在作品中,干部、农民成为他农村小说叙事中的两个主要编码。其中对官形象的塑造以及与农民关系的描写,高晓声既不是为了歌功颂德也不是为了树立公仆形象,而是展现农民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的需要,进行国民劣根性批判的需要,对政治文化进行理性批判的需要。干群关系是高晓声书写农民的一个视角和文化批判的一个视点。  相似文献   

5.
晚清吴趼人的<恨海>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它在中国小说的古今演变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章介绍了故事梗概后先从内容上分析<恨海>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特征,认为它有三点突破:首先,在其取材上.其次,<恨海>中为言情小说介定了新的"情"观.再者, <恨海>在主题上有创新.接着文章分析了<恨海>的形式特点, <恨海>不同于以往小说的鲜明特色体现在心理描写、叙述时间、打破大团圆的结局、环境描写这些方面.在指明内容、形式的现代性之余,文章分析了这篇小说的传统性.  相似文献   

6.
<四世同堂>是一部深刻反映了中国现代国民意识的历史形成的作品.中国传统社会是家族本位的,人民从根本上缺乏"国民"或"公民"意识.民族战争的爆发,不但打破了中国社会生活的传统秩序,而且改变了中国人的家、国想象及自我意识.小说通过对以小羊圈胡同为中心的北平市民沦陷期生活的描写,在揭示传统家族社会受到的现代挑战的同时,也为我们反思中国现代国民意识的构成,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文本.  相似文献   

7.
<还乡>与<卡斯特桥市长>在人物格局、人物关系模式以及人物性格类型等方面都表现出相同之处.作家思想上的发展与变化则主要表现为:悲剧观的变化--两部小说分别代表了哈代的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对威塞克斯农村社会命运的认识与态度之不同--<还乡>主要表现农村生活恢复生机的力量,表现农村生活内在的生命力比现代生活的生命力强大.而<卡斯特桥市长>则是威塞克斯农村社会的一首挽歌;<卡斯特桥市长>还加深了对人生和社会的哲学思考,并在这种思考中流露出更多的悲观思想.  相似文献   

8.
美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贵妇人画像>是他早期"国际题材"小说中的经典作品,是一部经得起用任何方法阅读的作品.本文主要分析了小说中的五个主要人物及其关系,论证其"国际题材"小说所体现的欧美两种文化的互渗与碰撞.  相似文献   

9.
意识流与"意识流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素华 《学术论坛》2006,(6):182-186
<墙上的斑点>应如何解读?对主人公意识活动的描写是无"迹"可寻还是有"迹"可寻?它不是小说还是对传统小说的颠覆与解构?文章对这些问题作了探讨,认为意识流小说描写的人物意识活动是具有一定的指向性的;<墙上的斑点>的意识流向是有"迹"可寻的,从主人公整个思绪脉络到其间产生的无数稍纵即逝的思维碎片都有着特定的意识指向;它有其特定的形式和结构,伍尔夫因应表现人物内心错综复杂的意识活动的需要而重建现代小说的形式和结构.  相似文献   

10.
文学与音乐的结合是哈代小说的一大特色.他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具有强烈的音乐性.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音乐性是哈代进行景物描写和塑造主人公诗化形象的重要手段.其次,哈代借音乐性来揭示主题, "主导动机"的音乐手法与小说表现的悲剧内容相一致,有力地渲染了悲剧气氛.再则, 哈代成功地借用音乐中的一些技巧于作品总体构思中,体现了小说叙事立场的多元化,展示主人公悲喜交织、起伏不定的生命旋律.  相似文献   

11.
一首<西江月>:"世界生意甚多,惟有说书难习.评叙说表非容易,千言万语需记.一要声音洪亮,二要顿挫迟疾.装文装武我自己,好似一台大戏."这首<西江月>充分说明了评书表演对演员的要求高,评书演员对作品的要求更高.评书有一套专门的写作方法,其中对人物的创作手法颇为讲究,只有在评书中"立住"人物,才能使整个评书作品更加的生动,具有吸引.刻画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那么,有哪些人物描写的手法呢?常用的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明治大正时代,<聊斋志异>告别了被翻案为日本故事的幕后传播阶段,逐渐亮相于近代文坛.得益于报业和出版业的迅猛发展,它的影响首先渗透到汉文小说当中,而后在文学史上也获得了评价,还出现了将其部分作品翻译成现代日语的尝试.<聊斋志异>在这一时期的传播和译介,打上了日本明治大正文化的印记.汉学者、中国戏曲小说研究家和近代作家对<聊斋志异>的译介和传播各有贡献.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的小说<南迁>、<胃病>、<马缨花开的时候>都有着或浓或淡的宗教色彩,同病相怜之爱的情节、寻求爱而不得的悲哀结局、寻求基督的慰藉摆脱苦恼,成为这些作品的一种倾向.这些小说塑造了受难者、拯救者两类具有宗教意识的人物形象,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郁达夫两次进入教会学校的经历、具有基督教色彩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对其小说的悲剧基调、忏悔色彩、拯世意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贤亮一生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作品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他的小说大都以男主人公为主要描写对象,并且他自始至终都以男性意识来关照其作品中的人物,张扬男子汉的雄性意识.  相似文献   

15.
从一九二九年底写作第一个短篇小说《房东太太》开始,巴金解放前后共写有八十多个短篇小说。在巴金的整个小说创作中,这是一个不小的量;与其他现代小说作家相比,他的短篇小说不但产量丰饶,且有独具的艺术特色。“我关心的是人物的命运”对于叙事性的文学作品来说,人物命运、人物性格的描写与表现始终是衡量作品价值的重要标准。巴金的短篇小说正是以描写和表现人物命运见长的。他曾经说过:“作为读者,  相似文献   

16.
于宏伟 《理论界》2009,(7):125-126
鲁彦早期也就是"<柚子>时期"的作品,流露出的多是热烈浅白的感情宣泄,浪漫主义的特征在这里表露无遗,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作品体裁界限上的模糊难辨--兼有小说、散文两种体裁的创作特征.后期作品慢慢地把为人生的焦灼苦闷,转化为对现实生活的批判,他以朴素自然的表现形式,客观冷静的写实手法,勾画出了故乡农村形形色色的人物群像,作品呈现出坚实的写实之风.鲁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对国民精神现状的探寻和对他们生存状况的忧虑,正是这一根精神的主脉将他前后期的创作风格浑然天成地整合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7.
人的价值不仅是哲学家研究的课题,同时也是文学家笔下的永恒主题.劳伦斯的小说中蕴含着他的"存在"理论.他笔下的女性人物在努力实践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探讨<虹>中的女性人物,认为劳伦斯无论在作品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在经历一场情感历险,都在寻求人性的复归.  相似文献   

18.
T·S·艾略特不仅是西方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他的"历史意识"、"非个人化"理论、"客观对应物"等一系列观点,在西方现代文学批评上具有开创和先导作用.而带给他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荒原>则很好地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才华和作为理论家的睿智的结合.从艾略特的文学观念出发,以<荒原>为例证,粗略建构对艾略特的认知框架.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与<史记>有着密切联系,它从互文性的角度对<史记>文本进行了历史诗学的转换.在这一过程中,现代作家通过母题的重组,建构了文学性的情节形式,同时还把个体经验融入<史记>人物及事件中,在丰富和发展这些情节形式的同时,也表现了对世界的新的看法.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审美特征在<史记>母题与小说情节形式的互文关系中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张贤亮一生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作品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他的小说大都以男主人公为主要描写对象,并且他自始至终都以男性意识来关照其作品中的人物,张扬男子汉的雄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