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代湘中英才辈出,既出现了曾国藩、罗泽南一代湘军将帅,又产生了陈天华、蔡锷一代民国功臣;既涌现了宋希濂、廖耀湘等抗日名将,也孕育了蔡和森、彭述之等中共先驱。近代湘中人才之所以能如此异军突起、群星灿烂,原因有三:一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与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二是经世致用与勇于担当的湖湘文化传统,为之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三是同辈之间的互相帮衬及湘军一代对后辈的提携培养,为之提供了宝贵的人脉资源。  相似文献   

2.
路遥是一个具有明确自觉的艺术追求和鲜明个性的作家。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路遥小说的美学追求进行分析:在对现实人生的热情拥抱与理性透视中,真实地展现当代生活的风貌,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对社会总体态势的艺术把握所表现出的宏大的气魄,史诗的品格;在对苦难人生的深层发掘中表现出来的悲壮、苍凉的情感格调,沉雄、崇高的悲剧力量  相似文献   

3.
[提要]古丝绸之路文明孕育了丰富灿烂的西南民族文化,酝酿了底蕴深厚的智力资源,为西南民族社会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创造力。“一带一路”建设为西南民族地区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智力资源联结着文化之根,以教育途径传递丝路文明的薪火,需要在更加开放的格局中构建起“内外互通、和谐共生”的新型发展模式,以开放创新为驱动,加强跨文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以文明互鉴为方向,开发具有世界意义的民族文化课程体系,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文化支撑。苏州这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意蕴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地从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吸取有益的养料,将其融汇进新时代的文明中去,创建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苏州创造性地继承传统文化,其丰富的文化蕴涵表现为一种文化生产力,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碧华是香港文坛上一位素有“才女”之称的畅销小说家,她的《胭脂扣》写了一个“人鬼之恋”的传奇爱情,但是作品超越爱情的“非纯情”的意义在于:她让如花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言人,从一个妓女对爱情的坚贞执著中来体现对传统古典爱情价值观的迷恋和渴望,以此来映照现代香港人精神中所缺失的一种情结,并在对香港历史的追寻中,再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姜夔词格调之高予以充分肯定,同时也批评了它们在意境上的缺失。他所使用的“意境”与“格调”二词,各自有着丰富的历史语境,在不同的时代指向不同的诗学理念。意境与格调都与抒情主体的情性、品格有关,但在传统诗学内部,与狭义的儒家诗论却有着亲疏远近之分。  相似文献   

7.
民间收藏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收藏家是这项活动的主体。我国的民间收藏历史悠久,历代收藏家层出不穷。然而,收藏家的产生及分布不是随意的或均衡的,它受到历史及文化发展进程的影响。明代的苏州地区因其特殊的历史、文化条件,造就了收藏家的成批涌现,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密集,为历史上所罕见,是明代吴文化的一个特殊的人文景观。本文对明代苏州地区收藏家的状况及其成员组成进行缕析,并对这一时期苏州为何会出现收藏家密集现象的历史因缘作出解释。一、苏州地区是明代收藏家的荟萃之地明代的苏州地区是指历史上明苏州府的辖治区,领有七…  相似文献   

8.
面对现代化过程中人们对传统经典的疏离、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霸权的渗透和市场化浪潮带来的文化格调危机,中华传统经典教育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对保持民族文化主体性以及对文化格调的提升意义重大。在教育目的上要培养融历史底蕴与现代精神为一体的国民人格,在制度安排上要确保中华传统经典教育的基础性与稳定性,在教育主体方面应建设一支具有深厚文化学养的师资队伍,在教育内容方面应构建话语、知识和价值三位一体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以浓郁的史诗品格.为本民族树立起时代艺术的纪念碑。它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为叙事的主导视角,于宏大叙事中塑造了民族史诗英雄群像,它所蕴含的悲剧意识、崇高格调,达到了历史和审美的双重超越,显示出高超的审美品位和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0.
苏州据三江五湖之利,有海陆之饶,吴俗自古讲究餐饮起居。自先秦下溯,悠远历史和深厚的吴地文化造就了苏州餐饮业的繁荣和辉煌。在新的历史时期,苏州餐饮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纷杂的现实和市场的无情,使苏州餐饮业在进一步发展中遇到了一定的障碍和约束。因此,突破求变、诚信兴商、品牌战略、锐意创新、文化建设等成为苏州餐饮业再谱绚丽多彩新篇章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苏州大学是一所具有一百年历史的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前身为创建于19加年的东吴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东吴大学、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和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建立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近年来,苏州大学先后圆满完成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的合并工作;则加年4月,有88年办学历史的苏州医学院又并入苏州大学.苏州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学…  相似文献   

12.
《镜花缘》与《红楼梦》两部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的才女形象,体现出鲜明的才女意识,且其才女意识的基本内涵都是对女子读书的肯定和对女性才学的赞赏。透视两部名著的创造人,李汝珍与曾雪芹的才女意识在写作目的、才女之才的内涵等处有着共同特征,并由他们进步的妇女观所决定。但是,由于两人在生活阅历、知识修养、治学兴趣以及对科举制度认识等方面的不同,两部名著所昭示的才女意识在立足点和为女性所设定的读书目的,以及女子才学内涵的侧重点上也存在诸多的差异:《镜花缘》主要表现为其读书吟诗、民间百戏与音韵学知识;《红楼梦》则表现为其诗才、绘画才能以及理家之才。  相似文献   

13.
传统美德作为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在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传统美德主要是:爱国爱民的社会责任感;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笃志好学奋发有为的理想抱负;见利思义以义制利的价值取向;仁爱孝悌尊老爱幼的人伦意识;忠诚老实严守信用的诚信品质;立身重廉、廉洁奉公的廉耻观;勤劳节俭俭以养德的生活态度;尊师重教珍视人才的社会风尚;尊道贵德修身践履的重德传统。弘扬传统文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增进民族凝聚力,培养“四有”新人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镜花缘》与《红楼梦》两部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的才女形象,体现出鲜明的才女意识,且其才女意识的基本内涵都是对女子读书的肯定和对女性才学的赞赏.透视两部名著的创造人,李汝珍与曹雪芹的才女意识在写作目的、才女之才的内涵等处有着共同特征,并由他们进步的妇女观所决定.但是,由于两人在生活阅历、知识修养、治学兴趣以及对科举制度认识等方面的不同,两部名著所昭示的才女意识在立足点和为女性所设定的读书目的,以及女子才学内涵的侧重点上也存在诸多的差异《镜花缘》主要表现为其读书吟诗、民间百戏与音韵学知识;《红楼梦》则表现为其诗才、绘画才能以及理家之才.  相似文献   

15.
良渚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苏州地区位于这一文化分布区的中;心地带,遗存十分丰富。本文通过苏州草鞋山、张陵山、澄湖等古遗址的发掘资料,展示良渚农业,制陶、治玉等原始手工业的先进性,展示这种文化发展而萌生的古代文明;论述了良话文化对中原及其他地区文化的影响,及其对更、商、周乃至中华文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出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从历史上说,一代代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在伟大社会革命中,不断进行共同富裕的探索,持续加深对共同富裕的认识,成功开创和走出了一条中国式共同富裕道路;从理论上说,新时代共同富裕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共同富裕思想的守正创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初心与使命理念的遵循坚守;从实践上说,围绕在“两个大局”下推进共同富裕所呈现的新特点和新指向,中国共产党针对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了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  相似文献   

17.
诗文兼擅的季娴是明末清初扬州地区的名门才女,一生丰富多彩而结局悲凉凄怆。其阐述佛理的"醒世之文"严密机智、神气秀朗,充满忧患意识与悲悯情怀;其诗作蕴藉含蓄、摇曳多姿,却晕染着刻骨的寂寞与哀伤。季娴"秀擅闺中、风高林下",以卓越的才华挑战了彼时女子"锦泊米盐、才湮针线"的宿命,在等级森严的传统社会营造出一片葳蕤华茂的女性风景。  相似文献   

18.
生存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狭义的意识形态,它伴随着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社会生存环境是指人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活动系列构成的结构整休,它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原则和教育方式;市场经济诱发思想政治观念的变化,思想政治观念作为政治体制的思想灵魂,又为市场经济提供思想政治观念的供给;思想政治教育为文化建设提供指导,文化建设又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思想政治教育在与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中建构自身,既面向现实又面向未来,对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重视对“广义政治”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义政治”是我们对“政治”这一概念进行重新探索时所得出的重要结论。它与“狭义政治”相对称,意指所有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共同特征和最一般本质。其基本含义是:社会的政治主体及其历史惯例或法律规范的社会利益全局关系所支配的公共权力活动和过程。根据广义政治论,政治与人类社会同生共存;政治生活如同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一样,存在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始终;阶级政治是人类社会特定的政治生活形式。广义政治理论为理解整个人类社会政治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是国内正式出版的第一本社会史碑刻集,共收录500篇碑文,分社会角色与社会群体、社会生活与社会合作、社会信仰与社会心态、社会问题与社会管理4大类,立体地勾画出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历史的变迁。该书所收碑文大多是首次发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