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农村贫困学生教育投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贫困家庭的教育投资是农村教育的难点和重点,需要全社会长期关注。分析农村贫困家庭教育投资的成本补偿、教育机会、成本与收益和规避风险的能力等,有利于提高对贫困家庭教育投资的认识,有助于找到解决农村贫困家庭教育投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对贫困问题将成为今后反贫困的重点。在回顾和梳理相对贫困内涵和贫困视角转换的基础上,利用2018年CFPS数据分析中国相对贫困家庭的多维剥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相对贫困家庭面临较为严重的多维剥夺,其中农村相对贫困家庭的主要被剥夺维度是教育、健康和劳动能力,城市则是教育、健康和住房,同时,农村相对贫困家庭的多维剥夺程度显著高于城市;(2)相对贫困家庭不仅受户主、家庭特征等个体因素的影响,还与村庄(社区)特征、户籍制度等结构因素相关;(3)多维剥夺与非多维剥夺以及城乡相对贫困家庭之间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基于此,中国相对贫困治理需要根据贫困剥夺维度和影响因素精准施策,尤其要重点关注遭受多维剥夺的相对贫困家庭。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构了适用于测量中国城市贫困家庭生计资本状况的综合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国城市贫困家庭生计资本现状。研究发现:当前中国城市贫困家庭生计资本总体匮乏;内部结构严重失衡;维持型特征突出,发展型特征较弱;脆弱性强、可持续性差。城市贫困家庭可持续生计系统的建构需要有效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2002年6月,湖南省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对本省长沙、株州、郴州、永州、湘潭、衡阳、岳阳、怀化、常德、邵阳等10个市和耒阳、道县、慈利、淑浦、湘乡、新化等6个县的265户城乡贫困家庭的教育负担情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这些贫困家庭生活艰难,子女上学更难,部分家庭子女因此而失学,尤其是农村贫困家庭因贫失学现象十分突出。一、贫困家庭教育负担重 (一)教育开支占年收入的50%以  相似文献   

5.
基于武汉市J乡564户农村贫困家庭的调查数据,从人力资本的视角系统检视了农村贫困家庭人力资本由父辈传递给子辈的具体而微过程。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是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贫困家庭中,父辈的人力资本存量对子辈的人力资本存量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这表明,贫困家庭的子辈通过复制父辈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而复制父辈贫困,导致贫困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6.
产业建设贯穿我国农村发展始终,一直是我国反贫困的重要政策措施。家庭禀赋差异对产业扶贫效果影响显著。基于对民族地区的实地调研和569户贫困家庭的问卷调查,发现:家庭健康人力资本对产业扶贫效果影响突出;户主技能与职业状况通过影响家庭社会资本进而影响产业扶贫效果;贫困心理通过影响贫困家庭经济行为进而对其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阻碍作用。农村产业发展应将家庭视角纳入政策过程,从贫困家庭的构成差异中理解其不同的利益诉求,做到真正的"精准施策";政府应平衡"发展"与"服务"两项职能,重点提升贫困家庭发展能力,激发其发展潜力;破解贫困家庭的心理陷阱是激发其内生动力、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贫困治理的深入,解决长期贫困问题开始进入到理论研究和贫困治理决策者的视野中,其中贫困家庭代际传递被认为是贫困治理的关键。为了缓解我国城市贫困家庭代际传递,也为了推进我国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的转型,需要建立综合的政策体系。本文基于缓解贫困代际传递的政策视角的讨论,重新对缓解我国城市贫困家庭代际传递的政策进行了目标定位,从而提出要推动目前单一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成综合的生活支持制度,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贫困家庭分类救助(五类补助金制度)+贫困家庭救助服务"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模式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贫困生认定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基础。文章介绍了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的三种方法,揭示了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提出惟有改进贫困生认定方式、改变传统的资助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资助体系才是解决贫困生认定及资助存在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其认定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是否能得以顺利实现。近年来,高校资助工作者对贫困生的资格认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认定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实践中往往遭遇困境。通过阐述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分析贫困生认定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助是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项涉及到公平、公正的重要工作。然而近几年,认定资助工作中新问题不断出现。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助工作中开展廉政教育,通过学生自主参与、自主管理和系统监督等民主的形式和手段,可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助工作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途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状况,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的调查,分析了目前大学生的认同现状,提出了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教育要通过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和环境认同四个方面实现。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田间种植鉴定法、种子形态鉴定法、幼苗形态鉴定法、电泳谱带鉴定法和DNA分子诊断鉴定法等5种方法在豇豆品种纯度鉴定中的标准,评析了其适用性。根据豇豆品种间各种性状的差异和不同纯度鉴定方法的适用性进行纯度鉴定可以为豇豆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撒拉族的族群认同以1954年政府确认其为一个民族以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成立为分界线。之前主要表现为与周边文化互动的文化群体;之后的种种族群想象和民族认同具象表明族群的政治性认同始终是族群认同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犯罪现象日益纷繁复杂,刑事鉴定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我国目前的刑事鉴定制度,已不能适应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因此如何从鉴定体制、鉴定人管理、鉴定程序启动、鉴定程序终结、鉴定期间、鉴定结论的采信等方面完善我国刑事鉴定制度,已成为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部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信用是企业的生命,而企业信用的关键在于其信用识别系统。从文献上看,信用识别系统通常分为“个人”信用识别系统和“社会”信用识别系统,相比之下,“社会”信用识别系统更具有意义。如果要发挥中小企业“社会”信用识别系统的作用,那么中小企业“社会”信用数据库的建立就十分关键。据估计,政府掌握中小企业信用基本信息源的90%,因此,政府有责任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商业化操作。  相似文献   

16.
多头鉴定、重复鉴定是一个顽疾。为确保司法鉴定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抑制多头鉴定、重复鉴定,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法律制度、诉讼制度以及科技标准的配套改革和完善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时代是一个民族主义高涨的时代,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同时带来了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互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差异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要求之间的关系值得关注。中国朝鲜族作为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习惯等,与其他民族有清晰的边界,族群认同意识非常明确;出于对共同世系、血缘和文化上的认同,他们将朝韩两国作为他们曾经的故国去感知,民族认同比较强烈;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中国朝鲜族有对中国的坚定认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认同纽带趋于多元化,中国朝鲜族亦发展着多元化的社会认同。保证多民族国家认同的根本,是建立起基于公民权的认同形式,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坚持民族间的平等与团结,加强国家的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以加强少数民族对国家的向心力。  相似文献   

18.
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是国家建构和失地农民自我反思性建构的一个互构的过程。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大致经过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的身份认同的变迁,折射出影响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的两种因素,即国家的结构性建构和失地农民自我的反思性建构二者的演进和变化脉络。透过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的演进变化,也反映出我国国家和农民关系的演进变迁。  相似文献   

19.
城市产业集群是依托特定城市功能和发展环境,由城市基础产业、配套产业和服务产业相互联系地发展而形成的跨产业集合。城市产业集群的成长分为萌芽、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在明确城市基础产业的前提下,构建城市产业集群的识别指标体系,具体方法包括规模识别法、联系识别法、空间集聚度识别法和效率创新程度识别法等。城市产业集群的生成与发展需要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相辅相成,而产业集群规划是其健康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广告是一个修辞过程,本文以广告语篇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广告语篇的研究来对广告语篇劝说方式进行研究.研究中的语料收集来自于真实材料.本文的理论基础来自于肯尼斯·博克新修辞学的"认同说".作者将用认同说中的三中认同策略:同情认同,对立认同和误同对广告文本进行分析,以探究广告写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三种认同策略来达到劝说的目的.本项研究为广告文本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而且有助于理解广告语言如何展示修辞动机和影响广告修辞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