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晨晖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彭泽陶同志在《就〈归去来兮辞〉两个“归去来兮”的解释答复叶晨晖同志》(见《广西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二期第三十七页)一文中认为我是受了《古文观止》注的影响,“擅自把‘归去’改为‘归隐’。”我希望彭泽陶同志再看一下我那篇小文,我是将“归”解释为“归隐”的意思,并无妄改古人之著作。“归”能否解为“归 相似文献
2.
贾树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5,(4)
“文气”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屡展出现于从先秦至明清的历代有关著述之中,可见它在古文论中占据着何等重要地位。然而,究竟什么是“文气”,这是古文论研究中存疑的问题之一,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冯娟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1):92-93,110
关于“帝”字的本义,向无定释,学者们各有所主,至今无一定论。从“帝”字产生的社会,意识背景去解释此字,能正确理解“帝”字的来源及含义演变。“帝”字与造字时代人们的土地崇拜有关,也与人们对于天、地、帝、神等自然、社会的理解有关。对“帝”字的正确理解,可以审视先人造字方法及当时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4.
5.
董秋成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83,(2)
《诗经·唐风》中有首《杕杜》诗,它的全文是这样的: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欲焉? 有杖之杜,其叶菁菁。独行 相似文献
6.
邵霭吉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7,(1)
吕叔湘、王海在《<马氏文通>评述》中说:“《文通》讲句读,犯了术语不够用,问题说不清的毛病。”又说:“《文通》仅仅依靠‘句’和‘读’这两个术语,怎么能不左支右细,没法把问题说清楚呢?”这些话使我们产生了一些疑惑:《马氏文通》论句读,真的就只有“两个术语”,且“不够用”吗?同时也使我们觉得,对《马氏文通》的句及论句术语作一番认真的研究,很有必要。查《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书后“词语索引”,得“句、叠句、排句、起句、结句、两商之句、反正之句”等术语1五个。查《马氏文通读本》之“词语索引”,… 相似文献
7.
余福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讲“无我之境”共有两则,而直接论及“无我之境”的有如下一段话: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相似文献
8.
立民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吕氏春秋·察今篇》有这么一句话:“见人方引嬰儿而欲投之江中。”其中,“引嬰儿”之“引”是怎样一种动作?旧注本原无解释。中华书局出版的王范之《吕氏春秋选注》释此“引”为“牵”,而中学语文课本选入此文时,亦把此“引”字注为“牵引”。此实不妥。许慎《说文解字》:“牵, 相似文献
9.
试谈句尾“为”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富章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2)
文言文中用于句尾的“为”字,多解释为“语助”“语末助词”“疑问语助词”或“语气词”。但也有另作解释或持怀疑的。《马氏文通》就说:“‘为’字有解作语助,不为义者;有解作‘有’字者;至解作断词,则见询问代字节;今皆解作介字,亦 相似文献
10.
耳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4)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的“羽扇纶巾”究竟是指谁?这在许多诗词注家中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陈玉麟同志在《羽扇纶巾究是谁》一文中(载扬州师院南通分院编《教学与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一期)认为:“羽扇纶巾是指诸葛亮,而不是指周瑜”。 相似文献
11.
陈晓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开放主义”乃孙中山研究中的热门话题。纵观研究成果,有的学者将“开放主义”与学习西方等同起来,认为“开放主义”包括了孙中山学习西方的全部内容(含政治、经济、事军、思想文化等诸方面);有的学者虽将“开放主义”定位于经济领域,但对其内涵语焉不详。为此,笔者阅读了孙中山的著作、年谱,试就孙中山的本意,对其“开放主义”作一诠释。一、什么是“开放主义”1912年4月17日,上海中华实业联合会集会欢迎孙中山,并选其为会长。孙中山在会上发表演说.提出了“开放主义”。他说:“中国乃极贫之国,非振兴实业不能救贫。仆抱三… 相似文献
12.
《庄子》“重言”试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是重言出现较多的一部书,有些重言还是在《庄子》中最先使用的。现存注解《庄子》的著作,最早的是晋人所作。由于当时距离先秦时代已比较远,语言习惯有了相当大的演变,注者对书中“重言”的解释时见可商兑之处。有些误解在后代已经得到纠正,有些问题则迄未解决妥善。本文打算根据“重言”的特点,以《庄子》原文或其它古籍为参证,对《庄子》中一些“重言”的确解提出自己的看法。所引《庄子》原文,皆以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庄子集释》为据。 相似文献
13.
<正> “民讫自若是多盘”、“杌隍”出自《尚书·秦誓》,“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出自《尚书·无逸》。这两篇常被高等学校中文专业选作教材。旧注中有很多不能令人满意之处,现对它们的含义作一探讨。一、民讫自若是多盘。到目前为止,在对本句所作的解释中,以下列三种影响最大: 1、孔安国在尚书正义中将“若”解释为“顺”,将“盘”解释为“乐”,将全句 相似文献
14.
徐光烈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
“此”已见于甲文,其形体或作“”,或作“”,或作“”,或作“”。甲文语法研究者一般都认为卜辞里指示代词用“之”和“兹”,那么,甲文的“此”是不是一个指示代词呢?殷契中用“此”字的卜辞,据[日]岛邦男氏《殷虚卜辞综类》所录,共二十二条,而其中文辞比较完整者,计十余条,兹录如下: 《粹》三八○ 王其又(侑)娀一(妾卩)……此受祐。 牛,王此受祐。 [按:粹三八○为对贞卜辞,共五段。这里录的第一、第五段。郭沫若《殷契粹编》“老释”六○页谓:“此五卜乃一事,即王将侑母戊,其用一(妾卩)平?一(妾卩)乎?羊乎?少 相似文献
15.
姜望来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152-158
高洋所谓"殷家弟及"乃高氏储位继承之关键。高氏储位继承之"殷家弟及"传统源远流长,自高欢执东魏朝政至北齐承光元年为北周所灭,其储位继承形式以兄终弟及为主。高氏储位继承屡行"殷家弟及",与娄后之影响有关,更与高氏在胡化与汉化间之困境有关,高氏诸帝于传子与传弟之间矛盾,表明高氏在汉化与胡化间之艰难取舍。高氏"殷家弟及"盛行并伴随残酷政治斗争,引起高氏皇族间之猜忌与残杀,因此与高齐衰亡亦有所关联。 相似文献
16.
常思礼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24-31
“诡”出现较早且具有丰富的意涵。在《文心雕龙》中,“诡”出现多次,被刘勰系统地用作一种文学风格学概念。在深入理解“诡”义的基础上,刘勰将“诡”引入文学批评。“诡”的文学风格学意义,正是根于其本身的“反”“违”“异”及“变”等义而产生的。在《文心雕龙》的批评体系中,“诡”作为一种含贬意的文学风格学概念,其风格特征表现在作品的述情表意、遣词造句、选字配义及协声调律等方面,可谓刘勰对南朝文弊的集中批评与规箴,同时也从反面显现出刘勰对理想文学风格的塑造与追求。 相似文献
17.
贾树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92,(4)
本文对《文心雕龙》通变观点的涵义做了新的全面阐释。认为,通变与继承创新不能等同,两者虽有相通之处,但更有明显差异。同时,指出了通变观点的积极意义与思想局限。 相似文献
18.
高启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裕固族有一个说法,叫作“天下头目都姓安”。解放前,裕固族不仅大头目姓安,而且部落的正副头目也都姓安,并为世袭制。这种世袭制起于何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与裕固族东迁的关系如何?本文试对此释解之。 关于裕固族内“天下头目都姓安”的原因解释,至少有四种: 一是在东迁的过程中安姓人立了功,拯救了全部落,所以由安姓人世代做头目。有这样的说法:裕固族在东迁前,曾遇到了自然灾害和强大敌人的攻击。为了轻装转移,部落长下令杀掉全部老人,其他人都遵命照办,只有安家将父亲偷偷地装入皮袋内一起转移。当转移队伍走到沙漠,因缺水面临被渴死之际,老人告诉儿子,将公牛放到前面引路,如其停下来用蹄刨地,则底下必定有水,儿子将话转达部落长,部落长照此办理,果然找到了水,拯救了全部落。老人还计退追兵,指明方向,巧过黑河,智败“红帽子”,为部落的生存和定居祁连山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因此,部落长不仅未以抗命杀死安家人,而且从此废除了杀死老人的做法,让安姓人世代做头目。 相似文献
19.
吕亚东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2)
古今文章总是由实词和虚词构成的。实词的意义比较具体,虚词的意义则比较抽象。所以清人阮元在《经传释词·序》中说:“经传中实字易训,虚字难释。”屈原赋是中国诗史上光照千古的杰作。屈赋中的虚词大都古语方言,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词语现在不用了。屈赋虽然具有散文化的倾向,但它毕竟是诗歌而不是散文,因而在某些虚词的运用上也有比较别致特殊的地方。从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以来,历代注家对于屈赋中的实词莫不刻意求训,而对于虚词则往往略而不究。因此,我们今天研究屈原及其作品,进一步探索屈赋中的虚词,不但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本文试图将屈赋中的“其”字作一些肤浅的训释,以就教大方。 相似文献
20.
朱德普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6)
傣语“神”、“衣”等同试释朱德普本文所言的“神”,指在傣族祭坛上被视为主宰现实的、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识的,受人们崇拜的虚幻物,它源于祖先崇拜,寨神、勐神即是;“衣”则指人们穿在身上遮蔽躯体和保暖之物。既然如此,“神”和“衣”怎么等同呢?笔者多年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