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广南国是越南历史上16~18世纪阮氏封建集团在南方所建立的割据政权。这一王国建立于与北方郑氏分庭抗礼之时,并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策略巩固封建统治,扩大疆域。在广南国的发展过程中,华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社会的基本矛盾所引发的西山起义则最终灭亡了广南国。  相似文献   

2.
“华侨”、“华人”可以说是具有普遍性的现代用法。本文对“华侨”、“华人”一词的缘起作了一番考证 ,对华侨、华人的概念与定义的不同解释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分析 ,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指出当今发生了从华侨到华人的话语变异。  相似文献   

3.
“华侨”、“华人”可以说是具有普遍性的现代用法。本文对“华侨”、“华人”一词的缘起作了一番考证 ,对华侨、华人的概念与定义的不同解释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分析 ,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指出当今发生了从华侨到华人的话语变异。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新移民不断注入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使得华侨华人文化呈现中国的新文化精神.从其发展趋势来看,新时期华侨华人文化由大众文化向精英文化变迁,并将继续秉承中华文化价值观,从自在的文化向自觉的文化转变,华侨华人文化将架起中外友好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17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华侨华人规模较大地移居越南.越南封建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华侨华人政策,并逐渐细化,使对华侨华人的管理有例可循,有法可依.越南封建政府对华侨华人政策的变化,主要是以其国家利益为核心,同时受中越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老病死.人死后,就会发生继承.假如在被继承人(死者)、继承人或遗产所在地诸因素中其中之一涉及到外国,这就构成了涉外继承.众所周知,全世界有几千万华侨和华裔,遍布五大洲.有的国家的华人比例很高,如新加坡居民中有70%是华人,马来西亚华人占其总人口的37%.遍布全球的华侨,为定居国的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积累了相当的财富,他们客居异域,但心系中华,与祖国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另一方面,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外国人来华经商、旅游、求学和定居的也越来越多.从而,具有涉外因素的继承案件将  相似文献   

7.
王赓武教授的华侨华人史研究以东南亚华侨华人为中心,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涉及东南亚华人移民的宏观上的理论问题.王赓武认为,华商形态是东南亚华人移民的基本形态,对它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整个中国移民历史的全貌.随着华人移民地位的提升,他们的身份认同发生了变化,华侨和华人的概念将消失.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已经划上句号。对海外华侨华人而言,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仍在持续,但海外华侨华人并未因此停下前进的脚步。2020年很艰难,但侨胞很励志。疫情在海外暴发,华侨华人随时关注疫情动态,及时做好防疫措施。大量统计数据和媒体报道显示,从欧洲到美国,华人群体感染率低,因病死亡率低。在华人占25%的意大利普拉托,华人感染率一度是平均水平的一半。  相似文献   

9.
海外闽南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思想的继承者、传播者、创新者。闽南侨批多维度多侧面地呈现了闽南华侨华人的中华文化认同感。闽南侨批流露的汉语情结,凝聚了闽南侨胞对中国语言文字的文化认同;闽南侨批书写的奋斗人生,彰显了闽南侨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认同;闽南侨批构筑的家国观念,表明了闽南侨胞对家国一体同构观念的政治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0.
华侨华人与侨乡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文化模式的演进过程和结构设计。从历史和现实两重角度对华侨华人与侨乡的关系以及华侨华人的存在对侨乡社会的意义进行考察 ,可以看出华侨华人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侨乡社会转型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的关系会呈现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从1895年策划广州起义失败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这15年间孙中山先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海外度过的。其中时间最长的是日本,辛亥前进出日本十余次,居住5年多。其次是南洋(包括今东南亚的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也进出多次,居住4年左右。日本和南洋成为孙中山和中国革命党人进行革命活动最重要的两个海外基地,对辛亥革命的发动起了重大的作用。本文试图以世界眼光和亚洲视角,从历史事实出发,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于孙中山辛亥前在日本和南洋的革命活动,作一番初步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党项政权在其存在的过程中经历了两次迁都,每次迁都均对其政权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环境变化是推动党项政权迁都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夏州、灵州曾先后做过党项政权的政治中心,但由于长时期的人为活动和环境演变,这里已经不适合作为党项政权生存、发展的基地。在人地关系的相互作用下,最终党项人将都城迁往宁夏平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加两国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华人华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载体,但华人对中加关系的作用主客观上也存在很多不利的因素,因此如何全面认识华人与中加之间的互动关系,趋利避害,使得华人、中国与加拿大互利共生成为一个有意义的课题。本文先回顾了华人移民加拿大的历史,介绍了华人在促进中加关系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并重点阐述了华人在发挥作用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就如何加强华人在中加关系作用上提出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天津近代建筑的繁荣发展使天津成为当时建筑师聚集最多的城市,这些中外建筑师事务所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影响着中国建筑的发展,是后辈学习之榜样。文章以这一时期作为时代背景,论述了1840年至1952年在津的中外建筑师事务所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天津建筑事务所的发展过程,是由最初的外国建筑事务所所垄断的建筑行业,到逐渐有中国本土建筑师留学归来加入该建筑行业,再到组建中国本土建筑事务所并逐渐取代外国建筑事务所成为市场主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史是海外汉学研究的焦点之一。访谈中,史学界知名学者谢元鲁教授对海外中国史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海外对中国史的研究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兴起于晚明;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成熟于20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兴盛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同时,对每一阶段的研究特征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深层社会背景进行了分析。了解海外中国史研究的发展历程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明初到鸦片战争前夕 ,海上华商网络经历了摧残、重建、武装、渗透等恢复和发展的阶段。 15世纪初到 17世纪初 ,海外华商为对抗明朝打击海上私商贸易和移民的政策 ,从合法商人转为走私海商 ,再以武装海商集团对抗朝廷的武力镇压。后期 ,朝廷不得不开放海禁 ,海商归位为合法商人 ,海外华商网络重焕活力。尤其是郑氏家族建立的“海上帝国”主导了远东海上商贸。郑氏以后 ,海外华商网络的支柱和大本营 ,逐渐从中国沿海地区转移到海外华人社区。  相似文献   

17.
汉语离合词主要有四种结构类型,据此可设计问卷对初级、中级、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开展离合词习得偏误问卷调查,得出各水平阶段学生使用离合词产生的偏误率。问卷调查中越南留学生产生的偏误在不同离合词结构类型及不同水平阶段两方面有不同表现,成因也不尽相同。调查结果对汉语离合词的教学及留学生学习汉语离合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日趋活跃,并呈现出新的特征与趋势。通过对2005—2009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跨国并购研究中心"跨国并购与绩效评估数据库"中141起海外并购案例的深入分析,结合联合国贸发会议和我国商务部的相关数据,探讨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特征与趋势,指出了并购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力求挖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的内在规律。在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政策与企业整合等方面就如何促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进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日益活跃,且逐渐显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以2008—2015年766起海外并购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后危机时期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特征。在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形势进行 SWOT 分析的基础上,就中国企业如何在海外并购问题上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助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