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就职后参加的第一个考古发掘项目,尼雅遗址对我来说终身难忘。1995年10月8日,我们终于抵达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尼雅遗址,并在其中心位置的佛塔处安营扎寨。在我震惊于支离破碎的废墟的同时,紧张有序的工作已徐徐展开。没有想到,仅仅时隔两天,我们就拉开了新疆首个“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序幕——尼雅遗址1995年I号墓地。高等级墓葬、精美丝绸……这些都让我们感到震惊、振奋和好奇。  相似文献   

2.
2015年10月19日,“一带一路”国家统计发展会议在陕西西安召开。“一带一路”意图与沿线国进一步加强政府统计交流与合作,努力为各国可持续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其目的将推动不同国家政府间的合作和交流,为互利共赢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撑。实际上,这是一场现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它借鉴了古代强大文明互利共赢的伟大历程,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新探索和新机遇。在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因为在这个道路上曾经运输了古代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丝绸之路因此而得名。这条道路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含义成为了东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象征。从文化艺术的角度来讲,“一带一路”给予了中国美术发展一个极好的契机和图景。本文在结合考察中国文明的特性基础以及中国在古代丝绸之路时期的美术发展上,意图探究“一带一路”政策下中国美术发展的机遇,以及学术界在这个方向上所可能的深入发展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揭秘楼兰     
对于探险者来说,新疆有一处地方充满了吸引力,它就是被称为“沙漠中的庞贝”的神秘古城——西域古国楼兰。古楼兰位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西岸,是一片荒凉之地。这里悠久的历史、天方夜谭似的传说故事令人神往。它是如何在地球上神秘地消失后又意外地出现的?这一切牵动着无数中外探险家前去考察。他们都不辞辛劳地沿着丝绸之路向西进发,去目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1979年1月,我国已故科学家彭加木就曾从孔雀河北岸出发,徒步穿过荒漠到达楼兰遗址考察。楼兰在历史上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枢纽,中西方贸易的一个重要中心。西汉时,…  相似文献   

4.
<正>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隆重举行,这是2023年我国主办的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这场重磅峰会缘何“落子”西安?“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各族人民一道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兴起和繁荣,为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丰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峰会上发表的主旨讲话,充分体现了西安在欧亚大陆经济文化交流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1995年,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对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重要墓地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以下简称“五星”织锦)。这件织锦绚丽的色彩、神奇的纹样以及激扬的文字和祥瑞的意蕴,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因此,它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6.
繁花似锦,美美与共。5月,古都西安,象征和谐团结的石榴花满城绽放,中国—中亚峰会盛大举行,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又有了新故事。从长安出发,沿古丝绸之路穿越河西走廊,我们来到敦煌。曾经的丝路枢纽,见证历史风云,至今世人无不向往。这是“人类的敦煌”,世界四大古老文明在此汇聚交融、偕行共进。“古城新读”,在这里我们将读懂中华文化,读懂丝路精神。  相似文献   

7.
加强跨国民族研究 促进边疆稳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北地区不仅是一个地理方位的概念,而且也是一个历史、文化、民族互动交汇的概念。因此,相对于内地,西北是一个边地;相对于中原文化,西北是一个文化多样性的舞台。从历史的视野来看,西北这一人文地理区域,在中国历史上是种族、民族、文化、宗教等方面互动频繁且影响深远的地区,世界文明的东西方古道“丝绸之路”和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源自西北;从现实的视角观察,西北这一人文地理区域,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欧亚大陆桥的贯通和国家外部安全环境的构建,可谓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所以,加强西北地区的历史与现…  相似文献   

8.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其权威性史书中记述了一个通达缅甸、印度、罗马的中国古代“大城市”——永昌,并说:“象牙、犀角、光珠、翡翠、孔雀、猩猩等珍异物,经过永昌来到内地。”这个名叫永昌的城市就是云南保山地区行署所在地保山市。位于昆明600余公里的保山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西南边陲一个神奇、美丽的多民族聚居地方。这里高黎贡山绵亘耸立,澜沧江、怒江奔流而去。更使人倾倒的是那多姿多彩的民族特色。保山地区共有少数民族35个,少数民族人口18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大地上,有一条贯穿东西的交通大动脉——312国道公路。它始自上海,向西,向西,一直向西,横穿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区,沿着古丝绸之路的路线,最西端终点落在了中哈边界的一座界桥处——霍尔果斯。一条不大不小的霍尔果斯河,成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间的界河。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初,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发现了被黄沙掩埋了千年之久的楼兰故城。它地处丝绸之路交通要冲,鼎盛时期有两万多人口,是首屈一指的西域重镇,为沟通中原地区与西域地区、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发挥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这是文献第一次记载楼兰城。盐泽就是罗布泊,是古代塔里木盆地东端的交叉路口。  相似文献   

11.
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12卷巨著《历史研究》,通过比较近六千年的人类史,阐发了文明形态理论,他的历史哲学体系给人的启示,就是他把宗教信仰作为价值体系的基础,潜心深究宗教与文明社会的关系,宗教决定着文明社会的全部活动“一种文明形态就是其宗教表达的方式”。在他那里“宗教”一词是指古往今来的一切人生态度与信仰。  相似文献   

12.
伴随九十年代第一春的来临,全国首家以民族经贸信息为主的报纸——《民族经贸报》在兰州创刊了。 十年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西北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随着国家开发重点的西移和古“丝绸之路”的崛起——“欧亚大陆桥”  相似文献   

13.
遇见新疆     
遇见新疆,你就是遇见了世界上最多的事情:这里是一片文明、宗教、种族的沧海桑田。这里曾经是中原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阿拉伯文明和草原文明的交汇之地;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萨满教等宗教的交汇之地;这里欧洲人种群与亚洲人种群混血千年,是世界著名的人种博物馆;这里曾经流行过数十种文字……对巨大事物感兴趣的人,一般都不同凡响,比如汤因比。曾有人问他最喜欢住在哪里。他想了一下说:“10世纪的中国新疆”。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0月19日,"一带一路"国家统计发展会议在陕西西安召开."一带一路"意图与沿线国进一步加强政府统计交流与合作,努力为各国可持续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其目的将推动不同国家政府间的合作和交流,为互利共赢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撑.实际上,这是一场现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它借鉴了古代强大文明互利共赢的伟大历程,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新探索和新机遇.在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因为在这个道路上曾经运输了古代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丝绸之路因此而得名.这条道路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含义成为了东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象征.从文化艺术的角度来讲,"一带一路"给予了中国美术发展一个极好的契机和图景.本文在结合考察中国文明的特性基础以及中国在古代丝绸之路时期的美术发展上,意图探究"一带一路"政策下中国美术发展的机遇,以及学术界在这个方向上所可能的深入发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翻 越白雪皑皑的天山 ,穿过赤日似火的吐鲁番 ,一直向西 ,沿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焦枯的胡杨林 ,在风沙的裹挟下来到了新疆库车县。当你要涉过库车河 ,抬头看到大桥上“龟兹古渡”牌坊时 ,便知道自己已经来到西域文明史上著名的古龟兹国。这段路程有多远呢 ?正应了“西部歌王”王洛宾那首歌里唱的 :“阿拉木汗住在哪里 ?吐鲁番西三百里。”因为研究古丝绸之路 ,我曾无数度奔波于这条风雨故道上 ,光是库车已经来过七八次 ,对这片荒凉偏僻的热土 ,却总是魂牵梦绕。这一回借着参加“唐代西域文明与安西大都护府国际学术讨论会”的机会 ,了却…  相似文献   

16.
古丝绸之路与西北民族的凝聚李明伟西北民族的成长与丝绸之路的影响从公元前五世纪始,有一条横亘亚欧大陆,从长安至君士坦丁堡绵延七千多公里的古老商路,将人类社会的主要四种文明(中国、印度问族伊斯兰、希腊罗马西欧文化体系)汇聚在这个大陆上。李希、霍芬将其冠以...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2010,(8):27-27
位于中国东北部大兴安岭、中俄蒙三国交界处的呼伦贝尔广袤草原堪称世界上最美的草原。它不仅面积大(25万平方公里),而且非常“立体”——高山、湖泊、河流、草地、丘陵等齐聚在此;同时还是一个巨大的动植物基因宝库——数以万计的物种在此生息延续;这里更是丰富的人文历史博物馆——多民族繁衍聚集,是游牧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狩猎文化的根祖地之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地,是感受人类历史的时空隧道……总之,呼伦贝尔大草原是领略自然和文明的最佳去处。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是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宁夏社会科学院将举办“郑和航海600周年与文明对话国际学术会议”。一、会议宗旨:文明对话、学术交流、相互理解、共同发展。二、会议议题:1.郑和下西洋与文明传播;2.波斯—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与中国伊斯兰文明的关系;3.重振丝绸之路促进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经贸发展。三、会议时间:2005年6月30日报到,7月1—2日会议,7月3日考察。四、会议地点: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香渔王子饭店。五、会议经费:1.海外学者到中国银川往返交通费、住宿费自理,会议提供膳食、市内交通及参观考察费用;2.中方学者…  相似文献   

19.
席蓬  任敬文  李丹 《民族学刊》2021,12(5):99-105, 118
以三星堆文明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沿着南方丝绸之路,与沿线多种文明相互融合,在物质、宗教及文化等方面产生广泛交流。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中国与南亚等国各项合作不断深化,南方丝绸之路的研究,也愈发为学界重视。《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互动和融合》广泛承继学界已有成果,又在著述体例及内容上大胆创新,从物质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学艺术自身的互动与融合入手,逐步抽丝剥茧,将古代巴蜀与南亚文化间的互动与交流,清晰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它位于云贵高原西部边缘,横断山脉的南沿部分。其东北部高而险峻,西南部低而宽缓,其间峻岭峡谷相间排列,高山大河平行之下。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聚居于此,这里也是孔雀的故乡,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闻名中外的东方珠宝之都,所有这些使得它拥有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边陲文化、历史文化及珠宝文化。这就是自然风光秀丽、民族文化绚丽多姿的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