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0月,新华网头条连续转载了《外资入股中国金融业“路线图”》、《外资争食中国金融“大餐”》和《苏格兰皇家银行CEO弗雷德:持股中行不是豪赌》等三篇文章,告诫中国金融业,面对外资金融机构全面进入中国资本市场跑马圈地的形势做好应对准备。兵马未动,人才先行。在无可避免的中外金融力量博弈中,人才成为重而又重的关键一环。大量不同层次的金融人才成为中外金融机构抢夺的目标。一方面,外资金融机构高举“人才本土化”的大旗,广泛招募中国金融机构中的“明星员工”,这些员工大都有着多年从业经验,外语水平高,熟悉国际金融业务,与…  相似文献   

2.
复旦大学陈玉兰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2001年当代中国精神——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座谈会”,作了《新经济时代企业人才管理》的报告(并被评为“中国精神先进个人”),特予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人才开发》2011,(1):16-18
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185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唯一以“金融贸易”命名的开发区。金融贸易区面积3178平方公里,人口近60余万。在这个区域里,集聚着近3万家企业,556家中外资金融机构,跨国公司总部61家。高度的优质机构集聚,也为陆家嘴带来了大量的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4.
《人才开发》杂志,创刊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以其专业和前沿的内容引领一时风气,领中国“人才学”之先声,为改革开放鼓与呼。二十五年来,通过《人才开发》这一平台,为中国的人才开发给力,成为改革开放有力的助推剂。  相似文献   

5.
《人才瞭望》2010,(7):M0004-M0004
【新闻回顾】《新民晚报》日前报道,最近某咨询公司一项覆盖全球22个国家超过2万名员工的调研显示.中国员工对就业市场的前景非常乐观。有关专家表示.员工“不安分”状态和对就业市场回暖的信心,将会加剧2010年及以后中国市场的“人才争夺战”。  相似文献   

6.
的吸引力。放弃已为之奋斗了22年的日本大和证券,选择来到北京的德地立人说“:我不想把自己最后可以工作的十来年按部就班地走下去。长线来说,我看好中国,看好中国的资本市场,未来十年将是中国资本市场发生巨大转变的十年。我不想‘隔靴搔痒’,而是要身体力行亲身投入中国资本市场之中。”其实,中资银行反向大挖外资的人才,也是一条曲线引进外资的捷径。据浦发行内部人士介绍,在该行来自渣打的几个员工成立的部门中,一位资历最深的黄姓女士担任部门总经理,随后该部门员工渐渐领悟了领导的意图,目的是通过他们来拓展中资股份制银行普遍较弱的…  相似文献   

7.
外资进入中国传媒业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投资,一种是“非资金”的方式。以这两种方式为基础,研究外资进入我国传媒业的对策才能得出更切合我国传媒业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中旬,上海市海外高层次金融人才招聘会结束,24位上海金融业高管先后从伦敦、芝加哥、纽约捧回了300多斤的应聘简历。此番海外“淘金”声势浩大,共涉及了28家招聘单位,推出银行、基金、证券投资等专业领域170多个职位,另有其他领域高端岗位1000多个,招聘中国留学生和其他专业人士。招聘现场之热烈超乎想象,多数应聘者虽然目前工作无忧,但因看好国内金融业前景,希望能回国投身于这一波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国《时代》周刊在题为《我们看中国时的真正盲点》的文章中,阐述了大量在美国学成的中国人才纷纷“回流”的现象。文章说,中国早已启动“人才发展”计划,大力吸引海外华裔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回国,尤其是身在美国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1月6日 1月6日,李源潮同志在《国际人才交流》杂志2012年第1期发表署名文章《中国也有一个可以追求的梦》,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不仅有一个西方的美国梦,也有一个东方的中国梦。”海外人才“中国梦”由此而成为2012年中外热议的话题。外国专家和海外学子从过去的“奉献中国”、“赤子报国”到现在的“圆梦中国”,  相似文献   

11.
他是中国最大的外资投资单体——英特尔晶圆68项目的奠基人之一;他荣获2009年中国政府“友谊奖”,成为英特尔员工荣获“友谊奖”第一人;他举家落户大连,笑称大连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就是英特尔大连芯片厂总经理柯必杰。  相似文献   

12.
招商银行,一家小小的区域性银行,十几年间,发展成为中国银行业界举足轻重的角色,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为“中国最佳本土银行”,它的迅速扩张,不得不让人们对它刮目相看。“扩张”过程中,招行顶住了来自国内诸银行的竞争压力,冲破了入世后国际众多老牌银行的“围堵”。招行开拓创新的动力来源是什么呢?那就是他们的“首领”———马蔚华。马蔚华,招商银行董事兼行长,现年52岁,吉林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荣誉博士,高级经济师,在金融业具有丰富的银行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1988年…  相似文献   

13.
《人才开发》2010,(6):4-4
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最新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持股状况研究报告》中,《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身价排行榜(2010)》显示,中国平安、深发展这样的金融业各岗位薪酬平均值依旧以遥遥领先的数值高居各行业之首,其次为地产行业。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于2008年开始实施“千人计划”。该项引才计划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各界高度关注。有美国媒体称,在吸引人才回流方面,中国颇具野心,如今受政府资助回国的中国人中有55%来自美国。近日,美联社记者唐迪迪(音译)采写的《为扭转人才流失,中国正吸引海外人才归国》一文再次引发中美两国对“千人计划”的讨论。现转载译文供读者参考,转载时对文章标题等作了调整。  相似文献   

15.
近日,远在布鲁塞尔和纽约的亲友们打电话给我,谈到那里的人们大多对中共“十七大”所提“互利双赢”反响热烈。那里许多人对中国的武术、杂技、窗花、刺绣、藤编、茶艺、微雕、内画、檀香扇、俏风筝等等精湛的技艺和精美艺术品兴趣颇浓。有的人希望“孔子学院”也开设些“中国特种技艺欣赏课”.使他们练一番中国功夫,感受一回中国的民俗民风,聆听一些中国老百姓艺术心灵中的“悄悄话”。并与中国文化更贴近地“对对话”。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提高我国人才服务业竞争能力的需要,包括人才市场、职业介绍市场都要有条件开放。这将对我国一直以来在政府主导下的人才服务业一个很大的冲击。人才服务中介组织向何处去?怎样迎战外资人才服务中介的竞争?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坚冰已破”:人介、职介相继对外资亮“绿灯” 从2001年10月1日起,国家人事部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颁布的《人才市场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外资将有条件进人中国人才市场。专家指出,人才市场对外资部分开放,有利于我国人才市场的规范化,最大的受益者是人才,尤其是中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7.
《国际人才交流》2013,(11):67-67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述了“中国梦”,引起海内外强烈共鸣。国际人才“中国梦”成为12月10日至11日在深圳举行的第11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热议话题。  相似文献   

18.
年初,细心的人会在北京街头的报摊上发现许多新面孔,中国贸易报的《前程》周刊正大张旗鼓试刊;市场报的《人才》周刊也应运而生,中国青年报的《京粹》周刊更是新年新面孔。相同的是,它们都做着同样的“文章”──人才,它们都登着同样的广告──招工招聘资讯。人才市...  相似文献   

19.
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领导下,北京市将全面建设中国特色人才特区。近日,15个中央和国家部委与北京市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20.
萧宇 《人才瞭望》2006,(4):44-44
中国金融业加入WTO后最严峻的挑战是什么?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国内银行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将是人才的流失。外资银行为推进业务本土化,将从国内银行招揽大批既熟悉当地市场环境又懂得国际银行运作的人才。而以擅长外汇业务著称的中国银行员工当然是外资银行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