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研项目课题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延中 《学术界》2007,7(4):47-60
课题制是目前各国在研究与开发项目中普遍采用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中国自改革以来对科技体制进行了许多改革,试行了公开招标、科学基金、合同制等研究开发项目的课题化组织管理方式,并在"十五"时期确定了课题制的主导和主体地位.研究开发项目的课题制在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拓宽科研资金来源、促进科研项目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诱发了一些学术研究的急功近利、学风浮躁、精品成果意识弱化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课题制的积极作用,需要对课题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大庆油田的科研管理体制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项目制到现在模拟市场化运作的课题制。针对大庆油田目前广泛推行的课题制科研管理模式存在的研究项目课题设置过乱、外协项目过多、技术人员薪酬奖励拉不开差距等问题,提出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科研课题项目经理负责制的新的管理形式。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揭露和规范学术研究中的各种不规范现象为己任的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成为中国大陆学术界新的关注热点。在有关的学术讨论中,人们过分关注学者个体的学术失范问题,而对学术研究管理中的学术腐败问题重视不够。学术管理机制在权力运行当中的根本性缺陷在于,行政权力替代了学术权力,从而使学术管理事实上成了行政管理。学术管理机制的重建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杜绝“近亲繁殖”,规定各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得留在本校;建章立制,彻底禁止以权谋学;建立合理的学术制度和学术规范,取消诸多不必要且引发很多问题的评审制度;大学管理应以学术管理为主导,确立学术自由的价值理念和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的科研管理体制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项目制到现在模拟市场化运作的课题制过程。目前广泛推行的课题制科研管理模式是一次大的突破,使管理工作更加顺畅,责任更加清晰明确。但是,在研究项目课题设置、外协项目、薪酬奖励等一些方面仍需加大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科研课题项目经理负责制的新的管理形式,这对于探索和改进国有大型企业科研管理机制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如何评价当前中国学术界的状况,这个问题实在不好回答。如果仅仅从一些数据和硬件来看,如学术从业人员的数量、学术成果的产量、科研的经费多少、科研仪器设备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整个学术界的灵魂——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却着实令人担忧。许多有识之士坦言,当下我们的学术环境和学术风气极不利于学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理应进行和加强学术管理,但其指归应该有利于学术创新。现行学术体制化的诸种弊端,根源在于注重效率的科层化管理模式主导了学术管理的诸环节,行政逻辑取代了学术逻辑主导学术管理的运作。学术管理体制是否恰当,是否有利于学术创新,关键不在于某种管理手段的应用或某种权力的主导,而在于学术管理是否遵从学术逻辑,是否坚持学术卓越原则。  相似文献   

7.
学术期刊要不要评价,应该由谁来评价,又该如何评价,是近年来经常为学术界、期刊界乃至科研管理者不断讨论的热点话题。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学术界、期刊界和科研管理部门对“学术期刊需要评价”持肯定的态度,而且大部分人认为学术期刊评价不会阻碍学术的繁荣和发展;虽然学术共同体回归学术期刊评价主体的呼声很大,但大部分人认为学术共同体为学术期刊评价主体会遇到障碍,专业学术期刊评价机构仍是各界首选的评价主体;“定量为主,定性为辅”是学术界、期刊界和科研管理部门首选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学术期刊评价内容应是“影响因子等定量指标”和“学术质量、政治质量、编辑质量、出版质量等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呼声最大。为提高学术期刊评价水平,应建立官方的学术期刊评价机制;构建专业评价机构与学术共同体相结合的评价主体;完善“定性”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应体现“学术”和“期刊”两方面。  相似文献   

8.
学术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原本是从依附于意识形态的状态中获得自主的路径,结果反而导致了学术的异化.据说从西方引进的量化指标管理模式,在中国国情里却具有了学术教条主义、学术形式主义、学术官僚主义"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当代中国学术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在于学术规范的确立,而且在于学术制度的改革.民间思想、个体学术是扬弃学术异化的必由之路.所谓学术突围,就是突破学术规范与学术制度的"围城",实现体制学术与民间思想、个体学术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学术界建立起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学术管理体制,已经刻不容缓.近些年来,社会和学界对包括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学术质量不高的诟病不断,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学术失范、学术不端现象的报道、揭露和抨击不断,对期刊、职称、学位等各种评价指标及其存在问题的批评不断.其实,这些弊端是对当前整个国家学术水平、学术状况的一种客观的反映.将目前学术界令人难以满意的现状完全委过于学术期刊或科研人员,是有失公允的.事实上、学术生态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否则,难以取得实际成效.如果对这些弊端穷根究源,最终必然会追溯到学术管理体制上来.学术管理体制不合理、不科学,是学术全面异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学术资源,学术期刊的分级问题受到了科技管理部门、文献信息机构、期刊编辑、科技工作者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界定学术期刊的基础上,从学术含量、学术影响力和编辑出版等指标考察影响学术期刊质量的因素,构建学术期刊的分级指标体系;以18种管理学期刊为样本,对学术期刊进行分级实践研究,并得出分级结果,为学校科研管理体制的建立和人事考核制度的完善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姚焱超 《理论界》2014,(5):41-44
梁漱溟是中国近代学术上一位极有影响力的人物。学术界以往多集中于对他的哲学思想、佛学思想以及乡村建设理论的研究,鲜有论及他的治学理念。本文拟以梁漱溟一生的活动和经历为线索,对梁漱溟治学理念作一次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余三定 《云梦学刊》2012,33(4):19-21
深入观察、分析、研究当今学术界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当今学术管理与学术发展之间的若干关系值得我们冷静认识和深入反思. 对学术管理"重视"与"轻视"的关系 近些年来,学术管理部门对学术管理非常重视,且可以说是越来越重视.学术管理部门对学术管理的重视,一方面的确推动了学术的发展和繁荣,如研究经费的增加、研究平台的增加、学术研究队伍的增加、学术成果数量的增加等等,是近些年来不争的事实;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小,甚至可以说其负面影响在不断加大,比如说"计划学术"、"审批学术"、"政绩学术"、学术研究"指标化"、学术界"官本位"、"全民学术"、"学术大跃进"、过分重视"学术评价"、"学术评价"等同于"记工分"等等现象,就与学术管理界的"太过重视"学术管理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3.
各位学界同仁:新世纪伊始,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又一个春天。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包括高校在内,中国教育事业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发展局面。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为此由衷地感到高兴,并为自己能生活在这样生机勃勃的时代,能用自己教学、科研、育人的实际工作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学术创新做贡献而感到自豪。然而,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目前的高校和学术界决非一尘不染的净土;相反,社会上的腐败、堕落等不正之风对这块领地时有影响。近年来高校及学术界不断揭露出的虚假炒作、抄袭剽窃等学术…  相似文献   

14.
李醒民 《学术界》2012,(9):118-121
《学术界》编辑部: 你们好! 我是贵刊一名读者和作者.本人对学术规范和学风问题比较关注,并就该论题写过多篇文章.因此,当看到贵刊2012年第7期刊载的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周怀峰的《科研项目课题制、学术风气和学术精神》(以下简称"周文",引用只注页码)一文时,立即引起我的注意,随之匆匆浏览.一开始,还觉得该文写得不错,但是看着看着,文中的一些论述却有"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随即,我搜索了耳熟能详的词语和句子,发现周文与李醒民的《荒谬的逻辑,荒诞的考核——就本人的经验小议课题申请、学术评价及其他》[1](以下简称李文1)、《呼唤"事后收购制"和"诚信资助制"出台——小议学术研究资助体制改革》[2](以下简称李文2)和《思想是个人的!》[3](以下简称李文3)三文中的一些思想和话语何其相似乃尔.此时,起初的那点好感顿时烟消云散,清人郑珍的诗句"羊质而虎皮,虽巧肖仍伪"不由自主地跃入脑际.  相似文献   

15.
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功能异化及其破解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社科学报以学术生产和传播为服务对象,其主要功能是传播先进学术研究成果并引导学术研究朝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近几年来,一些高校社科学报在履行其学术功能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表现为学报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学术之外.深入分析异化背后的原因,学术评价制度和与之配套的学术期刊评价制度过度量化和简单化是造成学报学术功能异化的制度原因.但从学报内部来看,以人为行动主体的学报自身没有坚守其学术性是学报学术功能异化的关键原因.以学术为本是高校社科学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6.
激励机制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下,高校科研管理如何建立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激发和调动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提高科研管理绩效,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在高校科研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可以调动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高校科研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失范"现象层出不穷,学术规范成为时髦话题。学术规范问题,说到底是个学术训练问题。学术界对于学术训练的含义还有一些模糊认识,几乎没有人从理论上对学术训练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本文对学术训练的内涵试做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学术实践,就学术创新、学术理念、学术价值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8.
陈绍方 《学术界》2008,(1):140-144
学术研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智力源泉.学术泡沫、学术不端与腐败是学术的异化与反动.纠正国内学术界的种种不良倾向,必须树立学术的科学发展观.学术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学术动机纯正、学术目的端正、学术评价标准科学、学术评价机制规范,唯有如此,学术才能在正确轨道上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欢进 《云梦学刊》2012,33(4):23-24
目前中国的学术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产生一系列主要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这些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是学术管理的过度行政主导. 学术管理的过度行政主导,是我国"官本位"现象在学术管理领域的表现,是高校行政化的必然结果.学术研究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也需要特定的管理主体和特殊的管理方式与方法.行政机构作为对全社会进行行政管理的部门,有对学术进行行政管理的职能,但这种管理应该是宏观的、有限的,更多的、经常性的学术管理,应该由专门的学术组织、学术机构、学术人员来进行管理.所谓"过度行政主导",就是行政部门过多地、过度地主导着经常性的学术管理.行政权力的过度介入,使得学术管理往往偏离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演化出不利于学术发展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明芳 《云梦学刊》2003,24(6):13-16
笔者的科研成果《中国悬棺葬》屡遭抄袭、剽窃,这是当今中国学术界和出版界流行的抄袭、剽窃之风较为严重的典型例证。为维护学术尊严和中国学术界的良好形象,我们呼吁全社会和有关管理部门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学术评审制度,从根本上遏制学术腐败的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