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着融资难度加剧、财务管理混乱、风险控制薄弱和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了创新财务管理观念、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和成本管理机制等策略,以促进中小企业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农产品国际贸易受此影响日益严重,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大幅下降,逆差不断扩大,农产品价格低位运行,需求萎缩,产销矛盾突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农产品贸易变化特点,研究了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的主要原因,提出密切政府、协会、企业之间的协调,建立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促进体系;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水平,增加应对国外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措施;有效利用关税进一步调节农产品进出口;以及利用Wro成员和多边关系,争取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话语权等策略应对目前金融危机对农产品出口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面对这场危害严重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纷纷寻找出路以渡过难关。新的全球金融危机治理时代已经到来。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也应顺应金融全球化趋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方式,明确结构协调和总量平衡相结合的宏观调控目标,根据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关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内部与外部两个均衡,不断规范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贸易收汇风险出现“三高”,出口企业成为次贷危机的最终承担者,为进口商、进口国和进口国银行买单。对此,出口企业应充分调研进口国家风险和进口企业资信,降低收汇风险;尽量采用信用证的结算方式,规避收汇风险;投保出口信用保险,转移收汇风险。  相似文献   

5.
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正在向更广泛的地区蔓延,并逐步侵入到实体经济。全球经济一片阴霾,各国公众忧心忡忡,各行各业多受牵连,旅游业首当其冲。我国三大旅游市场中,入境旅游受影响最大。对金融危机发生后直至当前,我国入境旅游受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对我国入境旅游的未来发展潜力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中国金融改革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东南亚国家在金融自由化国际化进程中走了一条激进的道路。金融自由化、国际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要求,吸取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积极进行金融改革与开放,并实施渐进战略。具体来讲,1建立符合国际惯例、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金融体制;2进行金融创新,建设现代化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现代化金融市场;3建立完善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7.
有效的金融危机应对必须基于有效的制度构建。作为防范和补救手段的金融危机应对,其实质是以化解风险、减少危害为目的,以政策调整、机制构建和观念引导为表现形式的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一整套制度。因此,以制度的视阈观之,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应对是一个包括政策法律、实施机制和观念文化的完整制度系统。只有在完善危机应对政策法律,构建危机应对机制和营造危机应对文化的基础上,有效的中国应对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唐珺 《南方论刊》2009,(8):15-17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冲击着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破产倒闭,企业经营进入寒冬。金融危机给企业上了一课,让企业认识到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如果企业拥有知识产权,就不容易倒闭。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确保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思路决定出路,中小企业虽然“先天不足”(资金、人才、技术匮乏等),但如果很好地运用知识产权经营策略,就能转危为机,抵御这场“漫长的冬天”。  相似文献   

9.
此次肇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历史上公认的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使企业的风险大增,其中合同风险是法律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同的订立是合同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它被否定了,也就谈不上以之为基础的合同的内容、合同的履行、合同的转让等等。合同订立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是最有力的防范,也是最根本的防范。合同订立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可采取的法律对策有:在合同缔约之际,防范缔约过失;严格审查缔约时所必备的形式要件;审查合同签订前的实质要件。  相似文献   

10.
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再生产过程进行的管理 ,是组织资金运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它是企业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 ,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而知识经济引起的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必将导致财务管理内容的变化。本文以高科技环境下企业高成长、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为基本前提 ,系统地论述了高科技环境下企业在融资、投资、收益分配和风险及其防范等方面的变化及创新。  相似文献   

11.
2008年金融危机使许多国际著名企业陷入破产边缘,但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外贸B2B电子商务公司却取得了骄人的业绩.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不景气,摆在众多中小企业眼前的是如何面临如此严峻不明朗的经济环境,求新求变改善现状,是关系到的其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电子商务在外向型中小企业订单骤减、客户倒闭情况下,该如何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12.
传统企业体制下财务管理存在的弊端主要是 :财务管理主体不清 ,对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认识的误区 ,财务管理在企业的作用未得到应有的发挥 ,忽略对软资产的管理 ,财务人员素质不高。根据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管理的特点 ,财务管理职能在筹划、监控、调节、分配四大职能基础上 ,应从以下几个领域拓宽 :( 1)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 2 )从事货币商品经营 ;( 3)树立财务形象 ;( 4)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有可能进一步蔓延,面对金融危机,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科学研究化危为机的条件,把握转危为机的机遇,以便适时增强化解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力度。一是继续做好基础建设、重点项目建设预案及计划;二是近期不应再出台新的政策措施,留有应变余地;三是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统筹兼顾内外销的比例关系;四是做好产业金融布局调整,奠定均衡发展经济基础;五是加大财政投入促进消费,有选择地扶持弱势群体;六是突出重点权衡利弊,择机解决外汇储备单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肖琼 《东南学术》2011,(5):198-205
爆发于2007年的金融危机阴霾依然肆虐各国经济体系,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过程之中,经济格局和制度重新建立之际,对其危机重新进行深刻反思,以其从根源出发寻找内在理论之机理,寻求最优制度之模式。本文以分析金融危机爆发深层次原因为起点,指出市场三缺陷和各国政府的调节失灵是根本,进而对各国救市措施进行机理分析,其实质是运用国家调节三方式对市场缺陷和国家调节失灵再弥补,为保障调节三方式实施所颁布的经济法其属性也属于经济法体系三构成。  相似文献   

15.
“软实力,硬影响”,软实力的建设和发展问题是今后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特别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国际和国内层面上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探究金融危机条件下中国软实力的构建途径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认为中国在金融危机之下既应该看到构建和提升软实力的机遇,也不能忽视其背后的巨大挑战。在如此特殊时期,中国应立足机遇和挑战构建中国软实力,在硬实力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发挥负责任的大国作用,尽力并尽量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外贸出口策略调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外贸出口策略必须做出调整.外贸出口策略调整中的几个关系:出口与内需、经济国际化与民族化、外币与本币、国家利益与个企利益的辨证关系.改变帮扶思路,对出口企业采取非常措施,实现对出口企业支持的策略性转变.政府对出口企业采取全额免税,减免所得税以及改革出口体制,调整出口市场,帮扶中小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令企业既重视出口战略又不忘自身完善,既注重出口策略调整又不忘参股海外实体,既占领国外市场又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17.
民间组织作为联系政府与社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公共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民间组织正在担负其应有的使命,发挥其独特的职能。建立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合作机制;营造民间组织发挥作用的空间环境;引导民间组织提升自身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爽 《理论界》2009,(7):169-170
金融危机使传媒业收入增速减缓,但电视收视率仍然呈现逆势上扬态势,成为中国电视媒体发展的新契机.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各级电视台应坚持"内容为王",打造精品节目、调整经营策略、发展文化产业,紧紧抓住机遇,实现自身发展的跨越与突破.  相似文献   

19.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不仅使美国经济遭受重创,而且迅速蔓延至全球,演变为世界性金融危机.从本质上看,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并没有超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逻辑,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主导下的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导致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深化和集中爆发、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严重脱离,成为危机的深层次根源.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金融危机肆虐、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多重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逐年增大。在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熟悉国家就业政策、了解社会需求信息、掌握求职技巧,使高校毕业生人尽其才,实现高质量就业,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