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吾之 《老年世界》2011,(16):38-38
家住山东省日照市的牟敦兰1906年12月出生,在20()8年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已经是102岁的寿星了。老人的记忆力很好,做事干练。用老人自己的话说,“这都是生活逼出来的,劳动苦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吾之 《老年世界》2011,(5):38-38
年过百岁的陈王氏老人,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出生于1904年,7月8日。其原籍为河南省虞城县,后来跟着儿子辗转湖北、河南及河北文安等地,1980年后定居在石家庄。  相似文献   

3.
吾之 《老年世界》2011,(3):38-38
“104岁的李孟珠老太太,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兴凯路。老人看上去好像只有80岁,根本就不像104岁的老人。花白的头发虽然稀疏,但梳理整齐。老人听力很好,口齿清楚,思维清晰。女儿说,老人除眼花外,没有其他毛病,生活完全能自理。问老人有什么长寿经验时,老人只是嘿嘿一笑。她的女儿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4.
顾德惠 《老人天地》2013,(11):45-45
谈及公路自行车赛,人们总会自然而然想到环法大赛,想到那些可以蹬着自行车翻山越岭、连续近一个月高强度作战的能人。每每在电视上看到年轻车手们竞逐上游的画面,上海百岁老人徐益勤总不免回忆起一些往昔片段。  相似文献   

5.
胜波 《当代老年》2013,(9):51-51
出生于1912年的储双风,居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县城迤萨东门街大明塘子。她一生勤劳朴素,热爱劳动,喜吃素,最喜欢吃山茅野菜,如迤萨常有的苦刺花、玉桦花、西花、攀枝花、楚皮花等。老人说:“年轻时迤萨人比较穷,没有钱,吃不起肉,常吃山茅野菜,习惯了。现在生活好,天天可以吃肉吃鱼,但总觉得还是吃山茅野菜才有味道。总之,素多荤少是我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6.
今年104岁的姜士康老人家住杭州市郊区的一个农村。姜士康老人一生务农,勤于耕耘,性情温和,从容大度。姜士康老人十分注重保健按摩多,多年来,他一直做自己独创的“五特区”保健操,坚持不懈,从不间断。  相似文献   

7.
吾之 《老年世界》2011,(15):39-39
家住山东省济南市的百岁老人李静轩,2009年时102岁了。李静轩14岁那年,家境贫寒,又遇灾荒,养不起孩子的父亲托人把他带到了济南,希望他能在大城市找个活路。经人介绍,李静轩进了一家名叫东元盛的染厂,做了干活的小伙计。由于李静轩实在,干活不惜力,天长日久,他的实在终于引起了染厂老板陈长贵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活了106岁、经历了3个时代的广西巴马县山西乡勤兰村的寿星卢也美,经历了无数次的天灾人祸,如今面对百年一遇的大旱,她有什么应对秘笈呢?  相似文献   

9.
吾之 《老年世界》2011,(13):38-38
作为寿星中的佼佼者,唐代药王孙思邈不仅活到了一百四十多岁,而且,还是一位养生方法集大成者。他的养生之术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和医学家的养生理论,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杨瑀 《当代老年》2011,(9):41-41
美国人口调查局的最新报告指出,目前世界上约有50万名百岁老人,其中有近10万名百岁老人生活在美国。到2050年,美国可能会拥有约110万名百岁老人。为了使人们了解这些百岁老人的日常生活,美国《福布斯》杂志对其中的一些老年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全程记录了他们的吃穿住行。现将他们的长寿秘诀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1.
赤心木 《老年世界》2006,(11):27-27
“人生七十古来稀”,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曲江二首》之中的名句,常被人们引用。由于生活条件和医疗保健条件的不同,古代的人能活过70岁的就算长寿了。今非昔比,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长寿时代。今天,80岁能爬山,90岁能走路,100岁能生活自理的老人已不稀罕。  相似文献   

12.
寒崖 《当代老年》2014,(2):44-44
福建诏安是一个海边小县,来到这里,你会发现,高寿的老人比比皆是。据统计,在诏安居住的10万人中百岁老人达12人,这个比例,足以证明其是“长寿之乡”。这些耄耋老人的长寿之道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吾之 《老年世界》2011,(2):36-36
一代伟人邓小平,一生三起三落,历经坎坷,却能活到九十多岁,他的养生之道,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这句经典玄言,用来形容孙犁的一生,实在意味深长。孙犁身体赢弱,自小脑疾如影随形,尽管一生跌宕起伏,经历坎坷忧患,却能活到九十几岁的高龄,说怪不怪,他的养生说无道却有道。  相似文献   

15.
吾之 《老年世界》2011,(4):36-36
著名的人口论学者马寅初教授,在100岁时,仍红光满面,精神抖擞,最后享年102岁。他自己认为,对健身有益的,就是常洗冷热水澡与爬山。  相似文献   

16.
吾之 《老年世界》2011,(1):37-37
毛泽东主席虽然从来都没有刻意追求养生之道,但他的日常生活习惯,又十分科学和符合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17.
何旭 《老年世界》2014,(22):40-40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老出生于1911年,2009年因心脏病去世,享年98岁。他独创的“三不主义”养生经、“养生无术是有术”的观念以及宽广坦然的生活态度都是他的养生智慧的浓缩。  相似文献   

18.
吾之 《老年世界》2011,(11):38-38
中国有句人人皆知的老俗话:笑一笑,十年少。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多,而著名漫画家丁聪就是认真践行了这句箴言的智者。他一副宽边“漫画式”大眼镜,风趣洒脱,无小无老,来而不去,表情中始终没有阴影,爱嚼肉的牙齿永不脱落,鸦羽般的黑发永不褪色,无论是算命先生还是CT检查,都无法说出他的年龄。  相似文献   

19.
吾之 《老年世界》2011,(6):36-36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梁漱溟(1893年-1988年)晚年谈到老年人的养生之道时说:“要说养生,我的经验是‘少吃多动’四个字。”  相似文献   

20.
吾之 《老年世界》2011,(10):36-36
100岁的于莲芝老人,家住河北师大家属区,已是四世同堂。老人的身体很健康,记忆力也很好,孩子们的生日、邻居们的年龄她都记得非常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