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许克琪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2)
本文试图通过对笛福笔下鲁滨逊不断变化的身份、鲁滨逊和星期五的关系、小岛的象征意义以及小说中描写的强奸、屠杀和暴力等情节的分析来重新解构《鲁滨逊漂流记》,并得出如下结论:《鲁滨逊漂流记》和许多其他文学作品一样能够被列入帝国文本,在对它的解读中,我们能够发现其中所折射出的殖民历史和殖民思想,同时现实世界也要求我们对《鲁滨逊漂流记》这样的经典文本进行彻底的后殖民重构。 相似文献
2.
许延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2-44
小说《摩尔·弗兰德斯》体现了笛福创作的主要特色 :真实反映现实生活 ,描写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 ;注重人物性格刻画 ,塑造典型形象 ;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 ,及其创作对西方小说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曹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159-162
笛福的小说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原因不仅是他善于讲述曲折离奇的故事,也不仅局限于其小说蕴含着的巨大的社会、政治和哲学思想,而且在于他小说强烈的世俗性。纵观笛福小说,其题材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人物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情节是现实社会中的普通事,文本语言接近普通人的讲话习惯和理解能力,这种易懂的世俗文风,满足了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各个阶层读者的精神需求多样化和审美多元化的诉求。 相似文献
4.
谭磊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6-80
文章旨在介绍丹尼尔·笛福以保险互助为代表的社会福利思想。为预防贫困,化解生活风险,笛福建议在海员、妇女等特殊群体以及普通劳动者中推行互助会和年金局计划。他对互助会和年金局的概念、原理、运作机制及功能等进行了详尽说明。文章认为笛福的保险互助思想具有问题预见性、理念先进性与计划可行性三大特点,但也存在保险性质不明、缺乏稳定性、理想化色彩浓厚等缺点。结合工业革命前夕的社会特点,文章认为这种以追求人类福祉为己任的保险互助思想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5.
高玮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9)
英国18世纪著名小说家笛福,是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伟大作家,由于其生活的社会背景影响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体现了明显的经济个人主义特征,其笔下的人物大都家庭关系简单,视金钱为最大的追求,重视契约和账目,追求个人生活的独立。 相似文献
6.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4):105-110
丹尼尔·笛福被公认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国内学者长久以来多关注荒岛求生的励志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对小说《摩尔·弗兰德斯》较少涉及。部分研究多聚焦小说的伦理困境或摩尔的道德重构和身份重塑,鲜有论及小说凸显的道德经济观。事实上,英国早期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引发严重道德危机,生成经济和道德层面复杂和多变的伦理关系,诱发摩尔经济犯罪和伦理失范。有鉴于此,笛福小说《摩尔·弗兰德斯》着力批判资产阶级经济犯罪者的优越道德观,并希望通过降低阶级等级来恢复道德经济,以此实现社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7.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84-89
学界较为忽略的笛福的《摩尔·佛兰德斯》和《罗克姗娜》两部小说有一种对早期文本垦殖叙事的转移。理性的经济人被置于商业都市、社群关系之中重审。其笔下经典的女英雄在男权道德压抑和自身物质欲求推力的夹缝间钻营求生,最终在人之为人的非理性因素和经济理性价值观的拉锯中走向不甚虔敬的忏悔;这种社群视角重审下的女性身体经济学及其启蒙意义又是理解笛福后期都市小说时所不能忽视的向度。 相似文献
8.
笛福笔下的中国形象和他对中国文化的看法是负面的,他在塑造中国形象的过程中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他希望中国能够对英国殖民者打开国门,促进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并且希望英国统治者扩充军队以保护海外商人的商业利益。笛福笔下的中国形象不是真正的中国,笛福只是把中国看作一个欲望化的他者,意图将中国作为一种异己力量,以促进对自身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笛福是较早被译介到中国的英国作家之一,我国对其作品的翻译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对《鲁滨逊飘流记》的翻译研究,对笛福的认识比较守旧肤浅;1949年至1989年间,笛福的小说代表作都有了中译本。这一时期,阶级分析方法占据主导地位,笛福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90年代以后,我国形成了对笛福小说复译的热潮,各种版本层出不穷。同时,评论界也对笛福作品开始了后现代话语下的解读,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批评颠覆了传统的观点,使人耳目一新,而艺术层面的分析使经典作品散发出更持久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分析,表明陌生化的本质是作者有意识地打破现实符号的代表项与解释项之间的规约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扭曲、变形、拉长或颠倒,从而产生诗学效果;在语际翻译中,两种语言符号系统之间的差异及其反映的社会文化系统之间的差异给再现这种效果造成了障碍。结论为:译者在源语言符号系统解码时应对陌生化手法进行符号学分析;在目标语符号系统进行编码时应遵循重视而适度的原则,灵活使用移植法、模仿法以及补偿法。 相似文献
12.
罗时华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0,2(3):72-73
想象作为一种思维活动的独特形式,对文学创作中形象的形成及形象体系雏形的构建担负着“设计师”的作用,同时也“孕育”着整个作品的整合完形. 相似文献
13.
赵琰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1)
本文从翻译的三元关系入手,运用实例分析讨论了文学作品中意象翻译的一种独特现象,即意象的扩增翻译,旨在为译者提供文学作品中意象翻译的一种方式或角度,使读者认识和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使译文更加生动形象;也提升了对意象翻译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对"零意象"这种独特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徐亚文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3):29-33
在区分后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的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西方近年来的后殖民主义法律论述。通过比较研究,认为中国的法治理论要把“普世价值”作为一种启示而不是模式,要寻找中国的法治经验;应把“人权”、“主权”置于各自论域,摒弃人权、主权“高于”对方的争论。 相似文献
16.
通感是一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兴奋。文学作品中通感现象是心理感觉之间的交叉使文学形象的情感色彩或情绪感染得以强化的一种方法。通感是艺术家(特别是以语言为材料的文学家)创造才能的高低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7.
储佩成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1):5-8
刘伯温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科学家,他所撰的《儒林许氏第一始迁祖晟公传》,是笔者新近发现的一篇佚文。它对研究刘伯温与常州文化,尤其是姓氏文化,以及研究刘伯温的生平与思想极具文献价值。本文在简要叙述佚文发现的经过之后,对佚文全文作了介绍,并对佚文中所涉及的地名、人物、历史事件作了考察和注释,最后还对他为什么写这篇传记作了初步推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康泳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2):51-55
在现代文学史上,冰心以基督式的爱的哲学开创了爱的文学,因此被誉为伟大的讴歌“爱”的作家:她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母爱意识贯穿了整个创作生涯,冰心对母爱宣教似的竭力张扬,意在试图从哲学、宗教的高度对宇宙人生进行整体的把握,建立一个有牢固理论基础的人生观,并期待这种人生哲学能有现实的社会功效,来解读社会,有效地拯救众生,疗救创伤。 相似文献
19.
胡玉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4):350-353
柯勒律治的有机主义文艺理论,既是对当时流行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以及机械主义心理学的反拨,同时也是生物学对物理力学反拨的结果。但由于其受生物学影响较深,在他看出文艺创作类似生物生长的同时,未能看出二者作为两个不同门类的区别,导致其文艺理论存在着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