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莱恩的存在心理学角度,通过分析和研究《收藏家》中主人公克莱格的反常行为和心理,揭示克莱格自我分裂这一主题。指出克莱格的自我分裂体现在,其一,他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出现分裂;其二,他与自身的关系出现了分裂。自我缺乏存在性安全感,没能与他人及外部世界建立一种积极,生动和健康的关系,而把自己囚禁在一个分裂的世界里来维护自己不确定的自主性,最终导致了自我的分裂。 相似文献
2.
王晶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174-175
《收藏家》又译《捕蝶者》(The Collector,1963)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福尔斯的处女作。自从作品问世以来,它就为作者带来了巨大声誉和丰厚收入,其中男主人公克莱格更是引起了评论界的浓厚兴趣。小说讲述了克莱格从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变成一个收藏女性的“收藏家”。对此许多评论界人士和读者把他的疯狂行为仅仅归结为他不幸的家庭因素和阶级的差别这一客观的外部原因而忽略了其主观内在原因。本文作者试图从R.D.莱恩的心理学角度对小说主人公克莱格的疯狂行为进行分析,指出造成克莱格疯狂的原因是他的存在性不安。 相似文献
3.
王书艳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收藏家》(又译《捕蝶者》)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约翰.福尔斯的处女作。通过从家庭、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分析导致《收藏家》中男主人公克莱格的悲剧根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家庭和社会是导致克莱格悲剧的外部根源;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克莱格性格的畸形发展,是其悲剧的内部根源。 相似文献
4.
潘家云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19(3):15-21
文章运用弗洛姆的人本主义心理分析方法揭示出福尔斯的处女作《收藏家》(1963)中貌似专情温柔的男主人公克莱格的性格结构是以破坏性为核心的囤积性格、受虐—虐待症、恋死性格的混合形态。他象征着男权社会的恶、自由意志的恶及辨证的恶。 相似文献
5.
闵致康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72-75,87
<暴风雨>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一部传奇剧,<收藏家>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福尔斯的第一部小说.两部作品在结构上有着相似之处女主人公米兰达都被恶人觊觎并囚禁,但他们的命运和处境却截然不同.本文通过两个米兰达生活的不同环境、遇险后的不同的处境、遭遇到的恶的势力、爱情的经历的比较,来勾勒出莎士比亚笔下仙境一般的世界和福尔斯笔下的地狱般的世界,清晰地看到人类的美好理想和现实世界中的种种痛苦和无奈. 相似文献
6.
存在性不安——《洛丽塔》中亨伯特的自我分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17-119
在大多学者对于亨伯特人格分裂这一主题达成共识的前提下,以莱恩的存在心理学为理论指导,通过分析亨伯特所表现出的三大主要焦虑吞没、爆聚和僵化与非人化,重新审视其种种反常行为和心理,探讨造成亨伯特自我分裂的根本原因,揭示其悲剧根源。由此得出单纯从心理学层面来分析其人格分裂,不免会造成剖析主人公性格特征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同时希望能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7.
顾倩萍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4):48-51
文章用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分析了《欲望号街车》中的女主人公布兰奇的自我分裂以及这种分裂对其与他人关系所造成的影响。布兰奇的分裂始于她发现丈夫艾伦是同性恋时,她的纵欲行为背后有着很复杂的心理机制,而不是单纯的本能欲望。在和斯坦利的关系中,布兰奇把自己的破坏性幻想投射到斯坦利身上,才引起双方的误解,最终酿成悲剧。 相似文献
8.
苏玉鑫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6)
阿瑟·丁梅斯代尔是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小说《红字》中的主要形象之一,在表现小说主题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生存现象学为理论观照,以R.D.莱恩的存在主义心理学为视角,分析该形象"分裂的自我"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陈雪康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8(1):26-27,31
中国大片忽视了影片的伦理色彩、人文精神、思想深度,华丽的形式与苍白内容形成了巨大反差,奥斯卡情结、商业化追求和编剧的弱化是导致中国大片如此状况的原因;影片《英雄》摄取了众多中国传统元素,在暴力成为影片的突出场景时却难觅人性人文精神,它混淆了秦王统一霸业与人民和平愿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刺秦”历史观;电影作为一门综合的视听艺术,应该是诗、画、情、思的有机结合,而《十面埋伏》中的爱情恰恰缺乏人性的高贵和情感的深刻;过于强调娱乐性,过于追求风格的华丽与美艳,过度强调感官冲击力,导致《无极》忽略了对善良心灵的建构与升华,丢失了大片语义骨架之精深,没能成就大片的艺术精神境界;作为本土电影,《夜宴》“中国味道”甚淡,“东洋风味的汉文化表达”让观者有种找不到北的诧异,而对传统文化艺术精髓的隔膜和把握上的失控,限定了《夜宴》艺术品格的高度,商业票房意识的无限张扬,终使影片沦入整体空洞和庸俗命运;《满城尽带黄金甲》将精力财力都置于形式的豪奢、场面的恢弘、色彩的绚烂上,却缺乏对于剧本的精心构思,从剧情构思、人物性格到细节台词等,都采取从《雷雨》中“拿来”的拷贝方式,缺乏创造。 相似文献
11.
杨秀萍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8-99
英国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多方位多视角地探讨维多利亚时代妇女的生活价值观,蕴涵着强烈的社会批评意识以及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作者试图分析福尔斯的女性观以及女权思想在小说女性人物身上的反映,并指出作为男性作家,福尔斯的女权思想带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李利红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631-634
英国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的长篇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表现了人在一个荒谬、丑恶、冷酷的现实世界中为获取存在和自由所经受的焦虑、仿徨和苦闷。其男主人公查尔斯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一名贵族青年,他既是最能适应生存环境的人,又天生有着自由的意志,背负着时代所赋予的枷锁而内心却充满了对维多利亚时代虚伪和做作的愤恨与不满,处于历史性的困境。查尔斯和自由的崇尚者莎拉相识之后,他们二人在寻求自由的道路上的不谋而合使他心中压抑的天生对自由的渴望之情一步步地被莎拉触动、点燃并燃烧,最终追寻莎拉而去。查尔斯在此过程中经历了维多利亚时代束缚下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到战胜自我的精神蜕变,最终突破了那个时代的束缚。 相似文献
13.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136-140
美国作家西尔维亚·普拉斯的小说《钟形罩》可以被看作女性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埃斯特·格林伍德与美国主流社会格格不入,在纽约、家乡小镇和精神病院这些地理空间里,她的自我形象不断被异化:初到纽约时"自己都不敢认",返回家乡后"失去灵魂的空壳",精神病院时"半人半鬼"。埃斯特在不同地理空间的外表变化反映了她在男权社会空间的边缘地位和心理空间逐渐封闭、失去自我的变化过程。移步换景的地理空间、所处边缘地位的社会空间和日渐封闭的心理空间相辅相成。空间的叙事和小说主人公埃斯特自我身份异化不但有对应关系,埃斯特在追寻自我的过程中更经历了心理空间从憧憬到逐步崩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邹燕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9,(7):83-85
伊克巴尔是20世纪南亚穆斯林伟大的诗人、思想家,他始终关注穆斯林的命运。他的思想蕴含于他创作的大量诗篇中,《自我的秘密》这部诗集是其中的代表作。在这部诗集中,伊克巴尔运用"自我"学说传播积极进取的入世思想。这种思想有力地冲破了穆斯林社会中广泛流行的消极、不思进取、宿命的思想,并批判了否定个人和现世生活价值的观点。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号召人民积极地生活,同封建主义、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建立独立的穆斯林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许燕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4):70-74
《亚历山大的桥》是薇拉·凯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其艺术及思想价值难以与后来的内布拉斯加小说并驾齐驱,凯瑟本人更是多次严词诟病。然而,不能忽视的是,这部小说却在当时很长时间内保持了不错的销售业绩。本文指出,小说之所以能赢得市场的青睐,原因在于作者多年的新闻编辑经历使她准确选择了大众偏好的都市题材,并认为该小说并非如作者自己所言"浅陋之极",相反,小说用一个都市爱情故事的外表,隐喻式地表达了作者挣扎在市场与艺术中的两难处境。因此,这部小说在凯瑟整个艺术创作历程中是一部不能回避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梅琼林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4)
本文认为《离骚》和《俄秋甫斯王》具有适合悲剧本质界定的许多共同特点,但《离骚》属于别一类型的悲剧作品,它采用了楚国巫风的戏剧形式展示了深刻的悲剧内涵,具有一般抒情诗所没有的浓烈的戏剧因素。 相似文献
17.
张晓峰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9,22(2):134-138
王安忆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篇小说《流逝》,与她后来颇负盛名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流逝》和《长恨歌》都讲述了一个旧上海的名媛闺秀在1949年以后的生活遭际。对这段历史的想象和描述,这两部作品完全不同。首先,两部作品表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景观,一个是平淡琐碎,一个是优雅闲致:其次,《流逝》细致地展现了人在非常岁月里生存的艰辛;而《长恨歌》沉醉于讲述的则是某种生活方式和情调。在艺术真实性上,《流逝》显得实在可信,而《长恨歌》则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及逻辑性。这些差异性不仅有时代文化氛围的变迁,也包含了作者所采取的写作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张晓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2)
王安忆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篇小说<流逝>,与她后来颇负盛名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流逝>和<长恨歌>都讲述了一个旧上海的名媛闺秀在1949年以后的生活遭际.对这段历史的想象和描述,这两部作品完全不同.首先,两部作品表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景观,一个是平淡琐碎,一个是优雅闲致:其次,<流逝>细致地展现了人在非常岁月里生存的艰辛;而<长恨歌>沉醉于讲述的则是某种生活方式和情调.在艺术真实性上,<流逝>显得实在可信,而<长恨歌>则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及逻辑性.这些差异性不仅有时代文化氛围的变迁,也包含了作者所采取的写作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中的成语丰富多样,共有1 429条,文章从《红楼梦》中成语的雅俗色彩的文化透视、感情色彩的文化透视、最早使用的新成语的文化透视、与佛教有关的成语的文化透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理解《红楼梦》人物性格特点,了解当时丰富的口语、书面语成语,窥见佛教在当时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0.
刘能强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5):105-107
唐代佚名作品《游骑图》,无论是从绘画技巧,还是风格来讲,都可视为中国古典写实绘画表现鞍马题材的典范之作,与西方文艺复兴早期如乌切诺等人的写实绘画相比,在鞍马人物形象的准确性与形体透视的生动性等方面的把握上,似乎具有更感人的魅力。可知中国古典写实绘画应是比西方更早掌握了如何通过透视缩形来真实表现客观物体的方法。尽管西方意义的科学透视法并不在中国产生,但那种中国式的视觉投影方法,曾经有力支撑着中国封建时代盛期的绘画写实艺术,那么,甚至在图像时代的今天,我们仍然有必要对其现实意义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