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士范(1909.9-1930.12.9)字佩箴,南阳市油坊夹道人.出生在一个苦寒的贫民家庭.父亲是一个无固定职业的城市贫民,母亲是一个勤劳贤淑的家庭妇女,兄弟三人,两个哥哥均为邮政局邮递工人.他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由母亲含辛茹苦将其抚养成人.  相似文献   

2.
在山西省稷山翟店镇宁南村,人们无不夸赞该县文化局副局长高冠胜带头讲风格,兄弟仨尽心尽力照料父亲的事儿。 冠胜母亲两年前突然去世,剩下一个70多岁、患老年性痴呆症的父亲。父亲过去主要靠母亲伺候。1983年父亲离休时的3000元安家费全部给了家在农村的老三冠喜,兄弟仨因此曾有过风波。现在由谁来管父亲,难免有争议。冠胜想:咱搞了多年文化工作,当教师是讲台育人,搞剧团是舞台劝人,可以说是精神文明的播种者,现在更要做精神文明的带头人。于是,他首先做爱  相似文献   

3.
张士范     
石青 《南都学坛》2005,25(4):F003-F003
张士范(1909.9-1930.12.9)字佩箴,南阳市油坊夹道人。出生在一个苦寒的贫民家庭。父亲是一个无固定职业的城市贫民,母亲是一个勤劳贤淑的家庭妇女,兄弟三人,两个哥哥均为邮政局邮递工人。他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由母亲含辛茹苦将其抚养成人。  相似文献   

4.
晨光 《社区》2004,(10):47-49
王志文深情地说:“我父亲去世早,母亲一直守寡到现在。在我的心目中,母亲就是一座伟岸的大山,她用瘦弱的肩膀承担着生活的风雨,艰难地把我们三个儿子抚养成人。我走的每一步,都凝结着母亲的心血和汗水。”母爱焐暖他孤独的童年王志文出生在上海一个工人家庭,他们兄弟三人,上面有两个哥哥。小时候,父亲就经常带他们兄弟三人去看电影,王志文至今还记得当时看过的《渡江侦察记》、《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等影片,那是他最初的艺术启蒙。然而,童年的欢乐是短暂的。13岁那年,一场车祸夺去了父亲的生命。那时候,王志文三兄弟都还在上学,…  相似文献   

5.
白岩松 《社区》2014,(35):23-23
有很多年轻人会问我,说现在社会都是凭父亲、有关系、看相貌等等。我就问他,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送过一回礼,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吗?  相似文献   

6.
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就一个人孤单单地生活。我们曾多次要求父亲和我们一起生活,可父亲总是以不自由为借口拒绝我们的好意。其实,我知道他是怕增加我们的负担。  相似文献   

7.
洪堡评传     
一、青年时代亚力山大·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于1769年9月14日出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贵族家庭,少年时候父亲去世,母亲秉承父亲的意愿,认为他有政治才能,希望把他培养成为一个政治家。18岁时他被送入奥德河上的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哲学和法律,随后又转入格廷根大学。格廷根大学是当时德国学术活动的主要中心,在这里他有机会受业于大动物学家卜卢门巴赫(J. F. Bhlmenbach),启发了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也就在这里他得以结交有进步思想和旅行经验的学者和作家福尔斯特(G. Forster)。这时他逐渐觉得自己很难再按照母亲的愿望去成长,终于得到母亲的同意,经过在汉堡贸易学院短期停留之后,就在22岁时进  相似文献   

8.
郑绩 《温州瞭望》2016,(5):90-91
正01温州的戏剧活动与他根本分不开,他为许多剧团导过戏,指导过几乎所有温州的学生剧团,琦君曾在他指导下演繁漪。抗战胜利之后,他还继续在温州导了许多戏。除了当导演,他还写剧本、办戏剧培训班。1913年,我出身于一个没落地主的家庭里。3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在同年秋间祖母又相继病故。我有兄长二人,姐妹各一,其中最大的哥哥是9岁。家务全赖母亲一人照顾。我们几个兄弟都在上学。  相似文献   

9.
卢梭诞生没几天他的母亲便去世了,他的父亲是个钟表匠,家里的经济条件非常不好,卢梭便由姑母抚养。卢梭从小聪明机灵,虽然没有像有钱人家子弟那样受到系统教育,但特别爱读书的习惯使他成了一个知识丰富的人。母亲去世后,留下了许多书,有哲学的、历史的,更多的是小说。5岁的卢梭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八十年代,农田承包到户。他把一块水洼挖成池塘,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我们的外孙今年14 岁,正在上初中。他与母亲的关系很好,但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很僵, 因为父亲经常训斥他。十分不幸的是,半年前,他的母亲因病去世,而父亲又一直忙于生意,很少回家,外孙生活得很苦。由于独自一人很孤独, 无人关心,一个月前,外孙来到我们家不愿再回去。他父亲找来要带他回家, 而他根本不愿再回到那个家,并说想跟我们一起生活。他父亲坚决不同意,其理由是我们已经60多岁,无力管教外孙。现在,外孙想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决他父亲同意他的要求。请问,法院会满足他的愿望吗? 读者郑仁军郑仁军同志: 作为父母有抚养子…  相似文献   

12.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是20世纪美国最有名望、最受人爱戴的诗人。他生于旧金山一个教师家庭,在美国西部度过童年,11岁时父亲去世,全家返回祖籍新英格兰祖父家。弗罗斯特由母亲抚养成人。他母亲是苏格兰人,其朴实的性格和虔诚的宗教信仰对弗罗斯特的个性和文学事业有很大影响。弗罗斯特从小喜爱读诗和写诗,在中学时代就显露出诗才。1892年中学毕业后,他进入达特第斯学院,但因感到学校生活索然无味,七星期后便退了学,开始一面工作一面写诗。这期间他游历过南部,当过教师,从事过新闻工作,并与高中时学业上的“劲敌”艾琳…  相似文献   

13.
痴儿不解舐犊意我出生在武汉解放的炮火声中,母亲刚生下我就感染伤寒去世。姨妈怪罪干父亲,认定是他欺骗了比他小14岁的母亲,带她离开家庭遭受磨难,才26岁就夭折了。时任湘江文工团团长的父亲正带领团员进入刚解放的长沙,他把刚领到的军大衣袖筒剪下来,把我塞在里  相似文献   

14.
我的双亲     
文英 《社区》2005,(3):57-57
人一过40,突然之间好像领悟了很多东西,对平时轻视的、漠视的都重新有了认识和理解,让人突然间变得多愁善感起来,心中也多了很多责任,生活一时间变得沉重起来。一个人的时候,我总是想起我的父亲和母亲。我的父亲今年62岁了,母亲比父亲小5岁。父亲是个厚道人,老实了一辈子。母亲是个十分精明的女人,在那个时代,可以称作是女强人了,她一直都是家庭的中心,而父亲则心甘情愿地在母亲身边做配角。父亲家里兄弟多,哥6个,没有姐妹,爷爷奶奶在那个穷山沟里能把他们都养活得壮实高大,我一直认为是个奇迹。母亲和父亲是属于青梅竹马那一种,父亲16岁的…  相似文献   

15.
母亲去世没多久,父亲就要找后老伴了.有一天,父亲对我和弟弟说,他看中了一个老太太,现在住在邻县的县城.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太太呢?我和弟弟有些奇怪父亲怎么会看中一个邻县的老太太.  相似文献   

16.
《北方人》2006,(1)
家住山东青岛市北区铁山路47岁的黄蓉不但事业有成,还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儿子正在读大学。黄蓉的母亲2002年病逝,家中还有一位89岁的老父亲。母亲去世后,为了便于照料父亲的日常起居,黄蓉就在自家楼上买了一套房,接父亲过来同住。  相似文献   

17.
正一母亲因病去世的那年秋天阴雨连绵,少年丧母的痛楚尚在心头,而父亲却又突然离家出走,临走时只留下一封信,他在信里道出了一个惊天秘密———我不是他亲生的,而是母亲和别人所生。他说,这个家有母亲在,他竭力维持着一个男人的尊严,可是现在母亲没了,他也没有维持这个家的必要了,他走了,让我和姐姐好自为之。14岁的我站在雨里,任凭雨水浇个透湿。姐跑出来拖我回去,我大喊:别管我,我是个见不得人的私生子,让我去死吧!声嘶力竭中分不清脸上是雨水还是泪水。  相似文献   

18.
理政 《人生与伴侣》2008,(11):55-57
天下鞋王不服输。少年时代与众不同初显端倪张正辉出生在醴陵市一个贫寒的普通人家。他的母亲常年疾病缠身,刚生下他的时候,看着这个又瘦又小的小不点,家里人还担心会带不活。没想到,他从小跟着会几手拳脚的父亲锻炼,身体比其他人都要好。7岁的时候,懂事的他就帮着母亲做一些家务事。张正辉10岁那年,父亲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实在养活不了这么多孩子,  相似文献   

19.
一个13岁的孩子,5岁时母亲离他们父子而去,7岁时父亲卧病不起而被公司除名。他过早地肩负起了家庭重担。现在,他每天要服侍已是胃癌晚期的父亲,每天要为自己打3针“短效胰岛素”。  相似文献   

20.
他克服眼前的黑暗,二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着80多岁的病重老母亲;他用真心感知,用双手触摸,用真情为老母亲撑起一片天,诠释出一份感天动地的孝道与美德。这位乡邻眼里的大孝子,就是江西省安远县龙布镇老圩村村民叶国盛。一叶国盛4岁时因患严重的麻疹,导致双目失明;18岁时,父亲身患痛风病长期卧床,直至1989年去世。父亲的去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母亲悲伤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