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巴以问题 ,从《奥斯陆协议》到布什的中东和平“路线图”等和平方案被一个又一个提出。每一个方案都曾给巴以问题带来和平解决的希望 ,但是它们又都因为种种原因而中途停滞。在和平“路线图”受阻的情势下 ,以沙龙为首的色列政府又提出了“单边脱离计划”。人们不禁会问 :什么是单边脱离计划 ?其现状如何 ?沙龙为何这时会提出这个方案 ?它又有什么影响 ?现拟从以上几个方面对以色列的单边脱离计划进行较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巴以冲突是二战之后持续时间最长、对抗最激烈的国际冲突之一.冷战结束后,巴以冲突出现和解的趋势,巴以双方签署的奥斯陆协议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协议的签署,既有赖于巴以双方的态度转变和妥协让步,也有赖于美国对中东和平进程的推动.  相似文献   

3.
犹太定居点在冲突中增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一年来的以巴冲突中,以色列的犹太定居点不时遭到巴勒斯坦枪手的报复性袭击,使双方冲突的局面更加混乱。这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被占巴领土内建造的犹太定居点的关注。 据以色列的一个“现在就要和平”组织的调查发现,自2001年2月以来,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新增犹太定居点34处。人们不禁要问,在以巴暴力冲突愈演愈烈之际,以色列的犹太定居点为何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持续增加了呢?目前,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鲁思·弗雷姆森就此披露了幕后新闻。  相似文献   

4.
自 1 991年马德里和会以来 ,巴以双方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基础上举行的和谈已经历了 1 0年。整个和谈历程充满着希望与失望、突破与挫折 ,可谓山重水复 ,荆棘丛生。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巴以暴力冲突更给和谈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5.
当代美国著名犹太作家艾·巴·辛格以垂死的犹太民族语言意第绪语,创造出了一系列被西方人认为是犹太民族原型的文学典型——愚者形象。文章结合犹太民族的苦难历史和现状、辛格本人在美国的实际境况以及他笔下的愚者受人嘲弄而不被认同的三种情况,深入剖析三种“局外人”的内因,并具体分析了它们的内涵,从而得出结论认为:三种“局外人”都在渴求和平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美国与俄罗斯在南亚次大陆的先后抽身,两极对峙的基础霎时化为乌有。美国为了它的战略利益,一改过去“重巴轻印”的做法,先在南亚奉行平衡的外交政策,然后转向“重印轻巴”——“扶印抑巴”的外交格局。印度利益集团的形成促使了美印关系的改善。美国“9·11”恐怖事件爆发后,巴基斯坦的地缘政治优势再次凸显出来。美巴关系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就是要对冷战后美国对印巴外交政策的变化作一剖析,希望有助于理解美国对印巴外交政策的形成以及现状。  相似文献   

7.
夏商以来,我国西南地区曾出现几个“巴国”:有“孟涂所处”之“巴”;“廪君”之“巴”;“宗姬”之“巴”;江州之“巴”及“枳巴”等。其中以“廪君”巴和“宗姬”巴较为著名。近年来,学术界尤其是考古学界对夏商时期巴文化遗存的发现与研究,更引人注目。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对“早期巴文化”与“廪君”巴之间的关系,试陈管见。一、鄂西川东的“早期巴文化”遗存考古工作者已找到同中原二里头文化时代相当的多处早期巴文化遗址。这些遗址的分布从湖北宜都(枝城)、宜昌、秭归等县的长江沿岸到四川巫山、忠县以至嘉陵江流域。考古工作者在鄂西先后调查和发掘了宜都毛溪套遗址、红花套遗址、向家沱遗址、秭归  相似文献   

8.
美国自二战之后一直将中东视为关乎其国家利益的关键地区,并一直致力于促进中东和平进程。而中东问题之核心在于巴勒斯坦问题。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巴以和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本文主要论述克林顿政府促和目的、促和政策、促和过程和促和手段,并对克林顿政府促和成功与失败的因素进行简略的分析。旨在弄清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在巴以和谈过程中的政策及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冷战期间,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输出了大量的图书以塑造“美国形象”:一方面,通过宣传共产主义世界的“红色殖民主义”和“邪恶”本质,以反衬自我形象的“光辉”、“正义”和“民主”;另一方面,集中刻画了以“人民资本主义”新范式、“原子和平”形象、“不断进步”的种族关系、“共同的儿童理想国”和“平凡”的美国女性为表征的“美国形象”,力图强化全球受众对美国身份与利益的心理认同,最终赢得冷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战后初期 ,日本处于被美军占领和管制时期 ,美国占领当局采取了铲除日本军国主义的非军事化政策和民主化改革措施 ,迫使日本政府颁布了一部以“放弃战争”为核心的和平宪法。随着美苏冷战的展开 ,美国对日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 ,把日本纳入美国全球战略体系 ,促使日本迅速走上重建军备的道路 ,195 4年 ,日本战后的陆、海、空军在“自卫队”的名义下正式建成。此后 ,自卫队力量不断得到加强 ,装备日趋现代化 ,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军事力量。 90年代初 ,日本自卫队终于跨出国门 ,打破了日本军事安全防务的本土界限。  相似文献   

11.
中东和平进程的积极推动者,以色列人民杰出的领导人,以色列总理(1974—1977,1992—1995),工党领袖拉宾(y.Rabin)属于中东的一位传奇性人物。任内力排众议实现巴以和解,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因此而授予拉宾“博瓦尼和平奖”,以表彰他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所怍的努力。1994年与外长佩雷斯,巴解执委  相似文献   

12.
美国长期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是亚太地区能保持和平与稳定的局势、中国实现和平统一大业的重要的外部条件。美国能够长期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原因是:美国理性的回归;中国的强大和友好;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以及其切身利益所系。  相似文献   

13.
用“一个趋势、两个化、两个不变”可以全面、客观地概括冷战后的国际格局和国际局势。“一个趋势”即当代世界的总趋势是和平与发展 ;“两个化”即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和经济的全球化 ;“两个不变”一是指国际局势总体缓和与局部动荡的态势没有变 ,二是指美国企图在冷战之后搞“独霸” ,建立单极世界的战略没有变。中美关系作为最复杂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充分体现了世界格局的这种复合性、多元性和矛盾性 ,也就是经济上加强合作、政治上不时摩擦、安全上出现冲突  相似文献   

14.
尼克松主义与中美关系正常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第37任总统里查德·尼克松,在本世纪60年代末,他根据世界形势发生的变化,顺应历史的潮流,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为三大支柱的“新和平战略”,被称之为“尼克松主义”。它在对外政策上作出了大的调整,即结束越南战争;同西欧、日本加强伙伴关系;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善关系;与苏联进  相似文献   

15.
巴以和谈是中东和平进程的重头戏。和谈曲折反复的原因在于巴以双方的深层次矛盾难以解决———两个民族要占有同一块土地。几十年淤积的矛盾盘根错节 ,和平赖于两国人民的克制和理智 ,也仰仗领导人的胸襟与胆识。促成巴以和平是克林顿政府的既定方针 ,他本人也为和平进程的推动奔走呼号 ,但美国的国家利益注定他只能借和谈问题树立形象 ,而不能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6.
透析布什主义——兼评布什执政一年来的外交与安全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什政府上任一年来 ,通过外交和安全政策上的一系列调整 ,已经较清晰地显示出了迥异于“克林顿主义”的“布什主义”。“布什主义”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 :维持军事超强地位 ,追求国家的“绝对安全” ;主导全球化进程 ,实行“共和党色彩的国际主义” ;推进美国价值观念 ,以“扩大自由”促进国家利益 ;调整战略优先次序 ,重视地区大国的潜在挑战。而贯穿“布什主义”始终的 ,则是“美国利益第一”和“以实力求和平”两条现实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17.
巴勒斯坦建国问题是中东的一个焦点问题,是能否彻底解决巴以冲突以及最终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关键。对巴勒斯坦建国问题的历史溯源、发展进程以及各方态度作一全面论述,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巴以冲突及巴以和平进程的发展,从而认清巴以冲突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9.11事件之后,基于各自的战略考量,美国和巴基斯坦结成联盟,巴基斯坦成为美国全球反恐的前线国家和非北约盟友,双方建立了反恐合作机制并进行反恐合作。但巴基斯坦之所以能够成为美国的"非北约盟国",很大程度上则是基于地缘政治的特殊性。美巴反恐合作机制化程度不高,没有像美印、美国和欧盟之间那样形成长效机制,双方存在一些非长效机制。分析了布什政府时期美巴反恐合作过程与成效、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反恐合作"阿富巴战略"以及后拉登时代的美巴反恐合作,并对美巴之间的反恐合作前景做出展望:尽管龃龉丛生,但美国仍然愿意付出较高的代价以保持和巴基斯坦的合作。  相似文献   

19.
严利  李颖 《今日南国》2007,(3):62-64
继日剧、韩剧之后,以《越狱》为代表的美国电视剧迅速俘获大批中国白领,其流行带有鲜明的本土文化特色。2007年1月22日,“休假”已久的美国电视连续剧《越狱》重登荧屏。在中国,这一消息早就在“越狱迷”中传说已久。短短4天,百度“越狱吧”一条相关内容的帖子点击率就超过了1万次。2006年,《越狱》在中国受到了空前的追捧。受此影响,近几年一直在国内秘密流行的美剧终于走出了网络,进入了主流媒体和大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颜色革命"·美国的民主战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从中亚到中东刮起了一股“颜色革命”的风暴,它与所谓的“天鹅绒革命”一脉相承,是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操纵的以和平的“街头政治”形式颠覆民选的非亲西方政权的系列事件,是一串“美国化”的事变。它的最大卖点是和平的非暴力的不流血的方式,它反映了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强势地位。我们应以两手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