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识教育的理论构架及其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教育的方式逐渐形成了高度专业化的专才教育,文科学生忽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理工科学生对人文科学知识更是知之甚少,这有悖于现代社会对完善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近几年,通识教育对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高校重视,越来越多的大学纷纷向世界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学习.虽然教育思想可以博采众长,教育实践却必须符合时代和国情.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的探索,是当代大学文化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实践教学越来越成为通识教育改革成败的薄弱环节。因此,实践教学能否科学定位与创造性开展必将决定高校人文社科通识课程的生命力、制约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成效。人文社科通识课程"PBL模式实践教学法"的设计就是基于自主选择的"问题导引学习",操作上贯彻以学生为本地因材施教,特点在于实践教学"课题化"和唤醒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目标取向于个性化教育地综合训练。进而在理论应用与实践创造的互动中,发挥出"PBL模式实践教学"具有的综合能力培养的功能优势。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8,(11):262-263
<正>构建高等院校通识教育体系,是当前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基础,也是在改革新时期培养高校人才适应社会结构变化的需要。在知识经济不断创新的态势下,高校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构建新型通识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完善和创新符合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塑造科学健康的人才。高校教育不仅需要教授科学文化知识,更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新时期通识  相似文献   

4.
人文素质、科学素养既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通识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做人并为学生一生打基础的教育,其宗旨和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促进和大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构建较为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已经成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学生可持续竞争能力的当务之急。笔者试图通过剖析青岛滨海学院通识教育的实践来创新课程体系和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通识教育的内涵和师范教育的特性,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的使命体现在两个层面:终极层面,即"完整的人"的培养;专业层面,即教育信念的培养。师范院校通识教育在理念、课程、教师、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改进和完善师范院校通识教育,必须首先确立科学的通识教育理念,明确通识教育的使命,加强对通识教育理念的宣传;从通识教育的理念和使命出发,顶层设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强化通识教育师资建设,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优质通识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创新通识教育教学方式,积极推进小班讨论教学、研究型教学,强化经典导课程教学,在专业方向课程教学中融渗通识教育,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有机结合;加强通识教育管理工作,探索建立全校层面的通识教育机构,建立通识教育质量评估反馈机制,建立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助教制,实施双导师制,推进优质通识教学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任重道远,肩负培养国家合格建设者的重任,应充分结合高校课程体系建设需要,重视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建设,这对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感,帮助大学生系统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建设过程中,应根据目前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通识课的课型发展具体要求,以文化自信与“课程思政”为理念完善课程建设,打造体系化课程,融入地方文化与学校特色,拓宽与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与途径,依据课程需要构建师资队伍,深入思考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建设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校扩招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新形势,彰显了高校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要性。高校教师要确立注重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教育理念,把三者有机整合,才有利于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教育理论界和高等教育机构对大学通识教育问题进行了数十年的探讨及实践,尽管对通识教育的内涵和理念的认识存在不同观点,大学通识教育实践却具有极大的共性.大学通识教育的认识差异并未左右社会对一些众所周知的大学通识教育能力和通识教育效果的评价,这种来自公众的带有感性色彩的评价的背后就是社会对大学通识教育问题的理性认识.本文试图透过对公众感性的关于大学通识教育能力的认识的理性思考,给出大学通识教育能力的量化类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通识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通识教育方面的改革成为高校改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通识教育依然在探索阶段,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通识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通识教育思想融入理科教育教学过程的方案,进而促进高校通识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钱理群、李庆西、郜元宝编《大学文学读本》(2005年)的“导言”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大学文学教育”的理念。大学文学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大学语文教育和大学文学专业教育,而是以大学各科学生为对象,以文学经典为中心,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教养为目标的崭新人文通识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在大学通识教育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建立在对大学语文教育现状的正确估计的基础上,对于当前焦灼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医学院校通识教育指导思想不科学,课程设置问题突出,教学方法、评价与考核机制存在严重缺陷,学生缺乏足够的重视。改进与完善医学院校的通识教育,需要对于通识教育进行明确定位,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精心设计,改革教学方法、评价与考核机制,探索开展通识教育的多种路径。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德育教育课本质上就是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授课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实践教学;在专业课、通识教育课及宗教信仰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反思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大学生主体性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及历史教育,培养具有一定分析判断能力和正确价值观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3.
在就业能力关键要素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型说明就业能力的培养应嵌入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通用技能及情商主要通过通识教育获得,专业技能主要通过专业课程教育获得,工作经验主要通过实践教学及实习获得,职业发展学习主要通过就业教育指导获得。大学生需不断反思和评估在课程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所培养的就业能力,获得职场上所需要的自我效能、自信和自尊,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准就业能力向市场就业能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王迪 《社会科学论坛》2008,(16):180-182
通识教育作为职业性和专业性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组成部分,其作用日益增大.但是,通识教育也面临着目标不明确,专业化、知识化和功利化倾向严重等问题.弱化了通识教育的作用,使其流于形式,完善通识教育关键在于明确通识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具备公民素质的人,走出专业化、知识化、功利化倾向的误区,同时应积极培养高素质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体系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品德的培养。文章以台湾实践大学博雅学部通识教育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台湾本科院校设计通识教育体系的路径和方法,对大陆本科院校的通识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的高等教育面临诸多困境,如何解决高等教育之殇,依然要回归到"通识教育"的本源.论文从我国高等教育之弊端,追溯"通识教育"的起源和本旨,梳理"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通识教育"和"美好社会"的关系.逻辑性地阐述了"通识教育"在高校教育的重要性,印证"通识教育"对于"美好社会"构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简述了西方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历史演进,分析了影响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因素,概括了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提出了在我国大学中实施通识教育、强化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世界高等教育中实行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美国大学教育和通识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识教育在美国大学教育中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其演变体现了通识教育从不完善走向完善的过程。对其演变和利弊的分析研究,有利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识教育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天然具有通识教育的属性,而且也构成了我国通识教育的核心基础。在这一过程中,马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可以发挥其专业效能,而且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通识作用: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哲学素养的培育、科学方法论的塑造以及救世情怀的熏陶,这些都为以"认识世界,咨政育人"为核心的通识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要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的转变,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是基础,构建一支高水平的通识教师队伍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6,(1):252-256
中国传统文化是植根于中华大地经过千百年积淀而长期流传的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它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从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中的价值着手,以调查问卷的数据为依据,可以客观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中的缺失现状,进而探索出从整体上使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途径:加大高等学校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力度;切实提高高等学校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全面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觉意识;课程设置开设以通识教育为主的古典文化课程;加大大学生课外学习及显性与隐性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