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8世纪欧洲启蒙学者提出的民主、自由、平等价值观,经过两个多世纪人们的论证、阐释和实践,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运行的指导思想和基石.  相似文献   

2.
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在一次中、日、韩三国学者关于全球化与东北亚合作问题的学术会议上,中国学者面对着几张稿纸谈的是什么是信息化社会,它的特征是什么,它的产生经过了几个阶段,完全是务虚的概念诠释;韩国学者则借助于笔记本电脑和演示设备谈的是在信息化时代中、日、韩三国语言互译自动化问题,完全是务实的操作研究.比较起来看,前者提出的那些问题解决与否都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后者研究性强、科技含量高.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理论界和社会上对马克思主义有关重大理论问题的讨论和辩论十分热烈.在争论的问题中,有的是多年来一直悬而未决存有争议的问题,有的是已成金科玉律而今又遭到质疑的问题,有的是长期以来被我们忽视而今天又焕发出其重要性的问题,有的是长期以来被人们误读而今天需要廓清的问题,有的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甚至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基石是否过时的问题.实际上,所争论的一切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今天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怎样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其中,最根本的是要正本清源,准确地、全面地、深入地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消除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十多年来,国内理论界、学术界关于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检索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概览这些成果,其中不乏严肃的、负责任的和有分量的精品,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信息流通的加快,过去的一些秘密档案不断被解密公布,使得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化、细化.近年来关于苏联亡党、亡国原因的研究成果,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自苏联解体以后,世界社会主义力量遭到巨大损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跌入低谷,经济全球化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之下加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新一轮扩张。在这样的历史条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是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股逆流,是破坏社会主义改革的敌对势力,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危险,必须从历史到现实揭露其变化和实质。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开辟出的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这不仅对于中国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具有关键性作用,而且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历史性意义。中国道路的开辟,以新的理论内容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新的实践内容重塑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间的关系,以新的价值内容彰显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勃勃生机。新时代,不仅要增强中国道路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而且要增强道路自信和道路自觉,始终不渝地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相似文献   

10.
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长期以来是作为"对立面"出现的,传统的"对立"思维严重地抹杀了双方的"统一"性.随着世界"一体化"、"多元化"趋势的加强,重新审视两者关系已提到日程上来.本文从变动中的"改良"与"革命"关系、双方在新时期的合作空间和共同面临的挑战等方面,探讨"对立统一"中的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如何应对新的考验,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如何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1.
“第三条道路”的理论认为 ,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只有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条件下才是有效的 ,市场社会主义可能成为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与市场资本主义的弊端的结合 ,否认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把社会主义的价值和伦理思想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实质。“第三条道路”是一种伦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在变革社会的道路问题上,生态社会主义内部存在着“新无政府主义”倾向和“科学社会主义”倾向。“新无政府主义”倾向坚持“多元协商”,反对阶级斗争;而“科学社会主义”倾向则坚持“二元冲突”,强调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1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认识路径,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认识成果: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其基本经验是: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种探索确立了在实践中深化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思路,有效促进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同时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本质,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最深层次的概念,它回答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明确使用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但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做过论述。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并做出界定,为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探讨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根据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本质可以做如下概括: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其本质特征是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以人民为主体,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不断实现社会公正,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证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以其内容上、方法上的创新特色,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到新的理论高度,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关键词:邓小平,理论,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后,中国进入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初步的理论成果和较大的建设成就。但由于党的指导思想的失误,以及"左"倾思潮的干扰破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失败。从哲学角度解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受挫的原因,可以发现,这主要是没有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颠倒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割裂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颠倒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割裂了社会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忽视了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革命力量。第一次科技革命催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第三次科技革命激发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民主社会主义主流思想因其代表人物纷纭复杂和随实践不断修正而千变万化、极难把握,但是,万变不离其中,它总是围绕其所修正的科学社会主义而变化,其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1)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之修正;(2)民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暴力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之修正;(3)混合经济、市场经济、经济民主与福利国家:公有制与计划经济之修正。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这一伟大历史课题,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总结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基本经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4点:1.坚持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基本原则;2.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民主政治的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3.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4.把扩大政治参与、寻求人民参政有效途径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分析了革命成功和建设受挫的深层次原因。20世纪初期,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80年代末90年代初,前苏东各国社会主义失败。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俄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苏东各国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无论革命和建设都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也是成功的革命和受挫的建设留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