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宋代词人广泛的继承了"花间"传统,词论家视《花间集》为"词宗",同时充分肯定其艺术成就与文献价值。不过,由于《花间集》自身具有多重的文学蕴涵,同时接受者具有不同的接受立场,因此《花间集》也曾受到贬抑,而这关涉到对《花间集》价值的认定,从而影响了宋代以后《花间集》的接受历程。  相似文献   

2.
李飞跃 《中州学刊》2012,(3):169-174
晚唐五代是以口头传唱为主的民间词、伶工词向以书面传播为主的文人士大夫词转变的过渡时期,也是词体发展与演变的关键时期.作为第一部文人词选集,《花间集》的编辑标志着新的词体观念的形成,《花间集》的传播促进了新的创作与评价标准的建立.正是以《花间集》为代表的一批五代宋初词集的出现,为曲子词的演变构建了新的形式规范,使之朝着词而非曲的方向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20世纪 2 0年代以来 ,有关《花间集》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一批词学研究大家 ,如夏承焘、陈尚君等人 ,大大提升了花间词乃至整个词史的研究水平。张以仁《花间词论集》 ,更是首部花间词研究专著。所有这些都表明 :有关花间词的研究领域是经精耕细作 ,亩产量颇高的沃土 ,要使其亩产量更高 ,作者就必须付出更艰辛的劳动。事实上 ,闵定庆《花间集论稿》确实下了水滴石穿的功夫 ,不仅在系统性、全面性上超越了前人 ,而且还作了许多拓荒式的研究 ,填补了有关《花间集》研究中的一些空白。首先 ,该书编次精审 ,系统性极强。有关花间词的研究成果虽…  相似文献   

4.
《花间集》是中国词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集。在西方世界,首先对《花间集》(Among the Flowers:the Hua-chien Chi)进行全本英译尝试的是美国汉学家傅恩。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花间集》全译本。美国汉学家傅恩的深厚汉学学术背景直接体现在译本的体例之中。她的翻译策略以传递词体特征为指归,以中国文化的传译为目的。30余年来,傅恩《花间集》译本流传至全球四大洲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经典译著之一。  相似文献   

5.
《花间集》是我国第一部文人雅词选集,无疑具有规范词体的作用。它的“清雅”标准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它的词人、词作以及词作的题材、情感都是经过选择的;其次词作的题材以言情为主,其他各类题材多是从言情派生的。欧阳炯赞颂了赵崇祚“清雅”的编纂思想,但《花间集序》却是用骈体文来表现抽象的词学理论,其间还有遗漏和讹误,因此比较难读。我们认为从《花间集》编纂标准来探讨《花间集序》的词学思想,也不失为一条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词体虽然以抒情为主,但词中存在的叙事因素不容忽视。《花间集》作为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在体裁方面有调名点题叙事、联章补充叙事的特点;在文本方面有第三人称叙事视角为主、留白的叙事方式的特点。留白叙事方式与《花间集》全部是小令密切相关,其主要呈现出隐性、浅显性、深显性等形式,其分类取决于词中叙事要素的多寡以及叙事情节的完整程度。留白叙事手法的运用,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读者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再创造,使《花间集》情感内涵更加丰厚。  相似文献   

7.
词是不同于诗的文学样式,给读者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审美感受,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艳美。所谓“艳”,实际是指一种女性化的美感,是由词“好写女性生活和女性之美而带来的审美新感受”。①所以说,女性形象是唐宋词中最突出也是最集中的意象。这一美学特征是祖《花间集》而来的,两宋词人对《花间集》的艺术风格推崇备至甚至将它奉为学习的法典,如李之仪就主张小令当以《花间集》所载为宗②。实际上,在《花间集》的影响下,“词为艳科”已成为指导两宋词人创作的主导思想。但是“美人”意象并不为中国文学作品所罕见,何以在词的创作领域…  相似文献   

8.
李定广 《学术研究》2003,(4):117-120
欧阳炯《花间集序》不反宫体 ,更不反艳情 ,也没有提出“清”、“清绝”的审美标准。《花间集序》的主旨是提倡“雅词” ,崇雅黜俗。针对民间曲子词质木无文之俗 ,欧阳炯提出了“诗客曲子词”的概念 ,以文雅的诗客曲子词取代鄙俗的民间曲子词 ,以供文人宴集娱乐之用。  相似文献   

9.
西昆体评介     
<正> “西昆体”系以《西昆酬唱集》中之诗而得名。《西昆酬唱集》“其诗宗法唐李商隐,词取妍华,而不乏兴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西昆酬唱集》所收全是近体诗,这和五代赵永祚所编《花间集》兴味相投。不过《花间集》是长短句式的格律诗,《西昆酬唱集》则是整齐句式的格律诗。《花间集》以温庭筠  相似文献   

10.
张仲谋 《江海学刊》2012,(1):201-207
明代的词集评点,自清代以来多受讥评。其原因一方面是明代词集评点确有浮泛率意的缺点,另一方面则在于论者之以偏概全以及对于明代学术的成见。通过对明代二十余种评点词集的系统清理,尤其是对汤显祖评《花间集》,沈际飞批点《古香岑草堂诗余四集》以及卓人月、徐士俊评点《古今词统》等的重点研究,可以见出明代词学批评特有的话语方式、思维取向与审美追求,其以曲释词或词曲互证的批评方式尤具特色。正是这些有别于宋代和清代词学的思维特点与话语方式,决定了明代词集评点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温庭筠词在晚唐五代的传播与接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庭筠是唐五代第一个大力作词的文人。温词在晚唐五代时期既在不同的文化空间广为传播 ,又深受各文化阶层人们的喜爱。《花间集》以选本的形式传播温词 ,功在千秋 ;歌妓的演唱把温词更广泛地推向市井民间 ;广大文人对温词的接受表现出一个共识———“侧艳”的风貌与特质  相似文献   

12.
毛文锡词说     
毛文锡词虽有以质直为情致,以致流于率露之病,但其好多作品,写景物游赏,写情感思绪,"细心微诣,直造蓬莱顶上",与其他花间词人一起,完成着对词这一文学样式的开辟探索之功。而其《甘州遍》,在花间的儿女柔情之语中,加入风云感慨之词,实开豪放词边塞词之先河。不可以"庸陋"之评一笔抹倒。  相似文献   

13.
德国历史学派再认识与中国经济学的自主创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自主创新是中国经济学自主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按照现代宇宙观对西方演化经济学诸流派进行创造性综合并建设中国崛起的国民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自主创新的两项重要工作,这种工作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经济思想史中的许多重要流派。德国历史学派的宗旨与中国经济学自主创新战略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它不仅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的重要先驱,而且在19世纪下半叶对推动德国崛起并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和谐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马克思经济学在主体上与德国历史学派都是同一种哲学传统和经济学传统的产物,而这种传统与中国哲学传统之间又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发展和开创中国经济学研究传统都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50年代掀起反边际主义革命的理论运动之后,后凯恩斯学派对新古典传统的挑战尽管潮起潮落,却从未停止过。近年来,新一代后凯恩斯经济学家在深化其经济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把其理论挑战与批判的视角拓展到消费理论——这个历来被认为是新古典经济学统治地位最牢固的领域,进行了重要的理论变革,提出了若干体现后凯恩斯经济学基本特色的新消费原理。这种新理论更加强调人们选择行为的程序理性基础,消费活动的社会性与消费行为的结构性,消费过程的动态性与非均衡性,收入效应的至关重要性以及替代效应的严重局限性等等。这些理论成果代表了后凯恩斯经济学近年来的重要新发展,修正了主流派消费理论的若干重要缺陷,开创了当代消费理论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在翻译学科发展陷入困境之时,西方"翻译研究学派"应运而生。翻译研究学派在推动翻译研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吸引着一部分人把关注目光投向了这一学派迅速崛起的背后成因。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视角,本文将客观、真实地解读"翻译研究学派"的学术主张以及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6.
吴凤霞 《河北学刊》2007,27(6):97-99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从秦汉起进而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史学记录着这一伟大文明的发展历史,其中,少数民族史学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出了多民族统一国家历史认同的客观趋势。这个客观趋势是历史上的任何矛盾、斗争都阻止不了的。因此,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和撰述,应当不断丰富、充实少数民族史学的内容,以加深我们对多民族统一国家之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在这方面,史学界已经作了许多努力,产生了一些成果,但发展的空间仍然是恢宏广阔的。2007年9月21—23日,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举办了全国性的"中国少数民族史学与历史学多学科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提供论文四十余篇,就会议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河北学刊》对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十分关注,乃设立专题进行讨论,以期推进相关研究的发展。这组论文,正是反映了作者、编者的这一共识。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史学的发展与多民族统一国家观念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林东 《河北学刊》2007,27(6):91-94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从秦汉起进而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史学记录着这一伟大文明的发展历史,其中,少数民族史学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出了多民族统一国家历史认同的客观趋势。这个客观趋势是历史上的任何矛盾、斗争都阻止不了的。因此,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和撰述,应当不断丰富、充实少数民族史学的内容,以加深我们对多民族统一国家之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在这方面,史学界已经作了许多努力,产生了一些成果,但发展的空间仍然是恢宏广阔的。2007年9月21—23日,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举办了全国性的"中国少数民族史学与历史学多学科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提供论文四十余篇,就会议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河北学刊》对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十分关注,乃设立专题进行讨论,以期推进相关研究的发展。这组论文,正是反映了作者、编者的这一共识。  相似文献   

18.
学校督导评估是一个世纪性难题,作者通过手机调查,结合亲身实践,经过理性思辨,指出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学校督导评估项目众多、内容复杂、程序机械、量化不均等四大弊端,同时提出整合评估方案、降低评估重心、制定评估规划、打造评估队伍等四项措施。作者认为,中国学校督导评估亟待改革。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史撰述与民族一统、同祖同源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武 《河北学刊》2007,27(6):94-97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从秦汉起进而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史学记录着这一伟大文明的发展历史,其中,少数民族史学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出了多民族统一国家历史认同的客观趋势。这个客观趋势是历史上的任何矛盾、斗争都阻止不了的。因此,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和撰述,应当不断丰富、充实少数民族史学的内容,以加深我们对多民族统一国家之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在这方面,史学界已经作了许多努力,产生了一些成果,但发展的空间仍然是恢宏广阔的。2007年9月21—23日,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举办了全国性的"中国少数民族史学与历史学多学科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提供论文四十余篇,就会议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河北学刊》对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十分关注,乃设立专题进行讨论,以期推进相关研究的发展。这组论文,正是反映了作者、编者的这一共识。  相似文献   

20.
魏崇武 《晋阳学刊》2014,(3):142-145
自清代以来,赵秉文作品的辑佚工作陆续取得进展,其中有得有失。笔者在为《儒藏》工程整理《闲闲老人滏水文集》时,新辑得集外诗1首、词2首、文6篇,现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