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协同创新已成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区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4种模式,即战略联盟模式、专利合作模式、研发外包模式、要素转移模式,探究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与协同效应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基于长三角都市圈16个城市的427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实证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多维模式与协同效应和创新绩效的交互关系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战略联盟模式、专利合作模式、研发外包模式、要素转移模式均与企业创新绩效和企业协同效应正相关,协同效应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建了创新引导基金模式下的协同创新博弈模型,研究了创新投资基金如何通过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及基金投资策略的设计,激励企业和创新承包方提高协同创新投入,提升协同创新投资规模和绩效;得出了引导基金模式下协同创新最优分配机制和基金投资策略。研究表明:基金应将市场收益所有分配份额交给企业,基金和承包方向企业索取固定收益,从而使企业成为协同创新剩余价值的唯一索取者,激励企业按契约规定进行投资;基金应在满足承包方创新投入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在创新后期阶段才向承包方投资,以激励承包方提高创新投入,最大化基金期望净利润。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协同创新为基础,从协同创新的内涵和理论入手研究了其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意义。并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组织协同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为进一步开展实践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产学研体系的协同创新能力攸关国家竞争力。本文借鉴复杂系统理论中经典的"B—Z"反应模型,在实证研究产学研协同静态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Logistic动态分析模型,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态演进机制,并仿真研究不同政策的激励效果。本研究发现,企业吸收能力是当前我国创新系统主导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导因素,在不同政策激烈条件下吸收能力的作用均举足轻重。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破解产学研系统协同效率问题提供优化方向,并为丰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创新政策理论做出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5.
企业集团内部协同创新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劲  谢芳  贾丽娜 《管理学报》2006,3(6):733-740
提高创新能力是企业集团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企业集团在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企业集团内部各个子公司之间的协同合作,从而影响了企业集团整体的创新绩效。通过研究企业集团内部协同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与协同创新效应的关系、协同创新效应与创新绩效的相关关系,对企业集团内部的协同创新管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188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不同的协同创新网络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企业"、"企业-中介"和"企业-研究组织"等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着显着的正向效应,而"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直接效应,但却存在显着的间接效应.研究证实,不同的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其中 "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效应最为显著.研究还表明,垂直和水平的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程度不同,同顾客、供应企业的垂直协同相比水平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吴小龙  肖静华  吴记 《管理世界》2023,(5):112-126+144+127
随着市场供给的竞争加剧和消费需求的快速多变,企业既希望能创造原创性的产品,又希望能高效匹配用户的异质需求,二者兼顾对产品创新而言是巨大挑战。然而,AI的出现为应对这一挑战提供了条件。本文基于一家智能创意广告企业的案例研究发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人与AI的协同既能有助于实现创意的多样化,又能有效匹配用户的异质需求,据此提出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模式。研究表明:(1)大数据构成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资源基础,AI智能设计、联合计算和即时分析构成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能力基础;(2)产品创意智能化、异质匹配与市场洞察、产品创意更新构成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过程机制;(3)人与AI的协同不仅有助于促进产品创意与用户异质需求的匹配,还有助于启发人的创意思维,从而实现创意与效率的平衡。由此,将现有AI作为产品创新辅助工具的研究拓展为AI作为创新主体与人协同创新的研究,提出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启发式验证,区别于以往研究的经验验证与数据验证而形成创新,丰富数字经济时代的产品创新理论内涵,为企业应对产品创新中创意与效率的兼顾难题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对制造业企业内部协同创新即企业产品创新部门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部门工艺创新的协同发展进行了博弈分析,研究了产品创新部门与工艺创新部门在有限的创新投入情况下,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投入比例应满足的条件。同时,对制造业企业外部协同创新即同行业中的两个制造业企业的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协同发展进行了博弈分析,研究了古诺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在进行产品创新、进行工艺创新以及同时进行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三种情况下,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成本函数、工艺创新成本函数应满足的条件,以及制造业企业如何进行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协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协同创新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了该战略,并把协同创新放在了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这也就使得协同创新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对协同的创新的发展做出论述,并总结出一些协同创新的特点及运行机制,对国内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制造型企业采购成本的高低以及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获利能力。本文研究了传统采购与基于供应链协同理论的采购的区别,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制造企业基于供应链协同理论的采购管理模式即企业内、外部的协同采购模式,最后探讨了物联网背景下协同采购的发展趋势,分析总结了协同采购的物联网架构。  相似文献   

11.
以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例,阐述构建政府、高校、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数据驱动创新成为当前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新契机,探讨了基于大数据的企业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思路,提出企业以创新应用为前提进行发展,构建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的途径.随着数据的生产要素化,将大数据处理技术应用于企业,使企业在模式、内容、技术上实现协同创新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数据能力对企业运营绩效产生影响的传导机理问题,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与双元创新理论,把大数据能力分为大数据资源整合、深度分析和应用三种能力,供应链协同创新分为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两个维度,建立理论框架模型。本文通过对315份制造企业的有效样本数据进行结构方程实证分析发现:大数据资源整合能力与应用能力对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两个维度都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大数据深度分析能力对供应链协同创新的两个维度都没有显著影响;供应链协同视角下的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都对企业运营绩效有正向影响;大数据能力通过供应链协同创新的两个维度间接影响企业运营绩效。其中,渐进式创新在大数据能力各维度与企业运营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但突破式创新并没有中介作用。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供应链协同创新作为互补资产在大数据能力与企业运营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从实践上明确企业应提高其大数据能力并重视供应链协同创新从而提高运营绩效。  相似文献   

14.
协同创新已成为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提高区域创新效率、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以政府为主导、以产业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路径,结合协同创新的3种模式(技术联动协同创新、产业转移协同创新、功能定位协同创新),提出加快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企业协同创新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态博弈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机会主义行为是困扰企业协同创新持续进行的主要障碍。分析了企业协同创新中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原因,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其创新过程中的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协同创新行为是一个不断学习、模仿、试验的过程,其演化存在着多样性和复杂性;(2)企业进行协同创新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分摊机制,从制度上来防范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6.
策略联盟及其协同创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策略联盟已逐渐成为企业间合作的重要方式。策略联盟的组织结构形式可以分为有盟主联盟和无盟主联盟。通过建立协同创新模型研究策略联盟行为主体间的创新协同关系。研究表明:市场机会的识别是确立策略联盟的目标前提,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是其价值基础。策略联盟内成员企业的创新动力及创新需求随时间变化呈现下降趋势,伴随任务的完成、目标的实现策略联盟将会最终解散。协同创新终止。面向长远发展的SA应当通过组织成员之间创新知识的有效集成。充分利用创新知识的外部性,不断提高策略联盟的创新潜能,为区域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创新资源。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协同创新模式在创新活动中广泛存在并日益发挥出优势作用。几乎所有协同过程都会有冲突产生,实践表明随着协同程度的不断加深,冲突的治理成本已经成为协同组织的主要成本之一。本文基于任务冲突的视角研究分布式协同创新的冲突产生机理,以期对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冲突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喜洋  石磊  余谦 《管理学报》2021,(3):402-409
将企业创新系统界定为由技术创新子系统与商业模式创新子系统构成,基于B-Z反应模型,建立由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协同演化的序变协同模型;同时,基于演化方程组的仿真分析,描述了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演化关系,以及二者序变协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创新系统之间存在协同演化,协同演化的结果取决于演化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慢弛豫参量;技术创新会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随着商业模式创新水平提升,也会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同时二者会使得企业绩效不断提升;为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发展,企业应做到多层次实施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保障二者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协同创新在2011年被提出后,全国各地政府、企业、高校纷纷构建协同创新联盟体系,各创新主体之间开展了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到2013年,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已占全社会总支出达76%以上,146家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聚集了5000多骨干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组建了14个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已卓有成效。但是,与国家科技经费投入平均每年12%增速的相比,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完善与壮大还任重而道远。本文在分析了国家历年来科技投入、相关政策及承担主体的基础上,从完善科技成果及人员评价机制、改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支持企业创新机制三方面就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组织网络化发展及创新范式网络化背景下,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是影响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要素。该文分析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构成和内涵,构建"协同创新知识网络能力要素-知识活动过程-知识创新绩效"理论分析框架,从多层次、多维度分析基于知识获取-流动-应用的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要素构成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为培育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提升协同创新绩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